兜率寺从西江口走出圩区到高旺镇要走一个多小时,到狮子岭要走两个多小时。一路风景,老山各座缓峰林立,起伏婀娜,是园林叠石之精神。到了山脚顺溪而上,二十分钟后便抵达幽谷空间,兜率寺便藏于峰凹内,寺里和尚从九华山来。“兜率”是佛家梵语,意为知足。明代建寺后,建寺毁寺,大兴土木,均未见佛,成佛,只留和尚遗墨混迹市场。当年和尚初尝墨香,毛毡净白,下笔不见所云。我用墨枯湿浓淡,转笔施线故与和尚有所交流。我们聊倪瓒、弘仁,我将抱石皴法示范在纸上,和尚又裁几张四尺放在一旁,面带微笑一言不发。隔日离开寺庙,约摸一刻多钟穿过丛林就来到龙洞。洞口十多米高,隐藏在峰下绿植中,洞内高阔似教堂。越往里爬洞越小,直到无法伸直腰膝,不见五指,顷刻,阵阵清凉风扑面而来,隐约天光在洞远处闪烁。

老安《和尚》江西庐山

山林、峰峦、古寺、溪流、溶洞、崖壁、古道、松柏,仿佛是人的皮肉、骨骼、脏器、头颅、魂魄、精神、思想。

出龙洞,走山脊古峰险道,远望天边长江,似带鱼蜿蜒闪烁,辽阔无垠。穿越老山林场就到了汤泉镇。镇上有古温泉,男女同池,中间只隔一墙。墙下漏空,泉水互流,小孩在两边钻来钻去,传皂角,递换洗衣物。泉水温度宜人,硫磺浓度含量高,用肥皂洗头发便会板结僵硬,用清水冲洗才能恢复,这一地带普遍温泉含硫高,反之,是人工烧热水充次。老山在钟山以西,长江从两山间穿过。当年项羽迷路,被农夫骗入沼泽,就是今天的圩区。双垅大队,兰花公社,是我下过乡插过队的地方,也是虞姬掉落花簪之地。在窦率寺峰顶向南向望,隐约可见乌江,是英雄洒泪的地方。世界是你们的年3月的早晨,鼓楼广场几十辆军车,在主席台前一字排开。一群群十七八岁的男女青年,背着背包手握语录,高音喇叭播放“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举国上下大炼红心的运动如火如荼,“再教育”进行时,一场红色成人礼正在开展。“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新三届第一批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始,隆重热烈,从主席台到广场红旗招展。红色塑料封面的笔记本,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毛头像,普遍烫金。时代的礼物,革命的信物。认识的不认识的男女青年,互赠笔记本,传递私密信息,这种交往形式,是当时流行的文化。积极改造思想意识,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如同感染、传播红色的基因……

老安《舞台》北京

老安《喇叭》海南你无法躲避刺耳的高音喇叭,因为分贝高,你的身心只得被迫接受。激进亢奋的旋律,重复播放的旋晕。当泪水覆盖了脸颊,卡车缓缓开动,车队上了长江大桥,又放慢了速度,经过三面红旗和工农兵雕塑时,又被示众式热烈欢送,又一次声嘶力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恍恍惚惚又升华了,虚荣被推至可笑的高点。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路四散,车越开越少,最后只剩我们的车还在前行。村庄渐渐稀少,到处可见茅草棚和土坯房,车越开越荒芜,越开越凄凉。整车人都在嘀咕“还没到啊!还有多远?”。车开到公社,再由老乡分头把人接到各个生产队。煤油灯下我把红宝书扔在一旁,望着两件行李,肚子咕咕叫的不知所措,我这是在那?要干啥?……其中写有地址、姓名,并夾着照片的笔记本,我把它藏在书包的底层。我们通信了。每封信她都写三、五页或七、八页。她畅想革命的浪漫情怀,描述革命的爱情观,想象与贫下中农学习,与阶级敌人斗争的场面……期盼的信件接踵而至,邮递员也显得亲热起来。这天,邮递员没来,却到了一辆公安局的嘎斯69,是因为一起流氓案调查。他们把我所有的物品翻了个底朝天,把纸质物品全部装包,连人押到鼓楼分局。连夜突审至清晨,问遍了祖宗八代和所有人的关系。反复逼问信里的内容和“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在那见的面做了什么?”等等等等。敲桌子打板凳,皮鞋踢腿,还说要给上手段……“没有”“不知道”是真实的事实,实话实说,更不存在什么“不正之风”或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一问一答一边训斥,时不时又离题了。天很快亮了,让我签字,平生唯一一次摁了十指手印,我到底犯了什么罪?“少啰嗦,你回家吧。”就这样,我握拳藏起黑色的十指,捧着一包笔记本信杂,匆匆回到家却不敢进门。我说谎了……通信戛然而止,革命的纽带被中断,灵魂深处缺少了激励。往日的期盼,成为后来的焦虑和恐惧,仿佛有只魔爪始终缠绕在揪心。很长时间一触碰信纸信封,脊背就会一阵痉挛。抑郁开始纠缠,无法摆脱的困惑和苦恼,革命激情一落千丈。在广阔天地我关闭了自己。经常自问自答自我反省。从灵魂深处拷问,如何清空强行植入你意识的斗争哲学,违背逻辑的观念和渗透血液的旋律……被动记忆是不自觉的,是无形的,更是潜移默化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汤国,祖籍宁波,出生无锡,现生活在南京。插过队,当过工人。曾任《钟山》杂志美编三十年,现为自由艺术家。重视创作材料,喜欢山村田野,亲自造访古法造纸,年修复明代建筑“澹园”,年参与修复智珠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建修复优秀奖”。老安(AndreaCavazzuti),意大利人,年来到中国,从事摄影、纪录片拍摄和多媒体视频创作,积累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大量影视资料。现居北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