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买笔帽有孔的笔买文具
在给孩子买笔时,你是否留意到许多笔帽是有小孔的?你想过笔上的这个小孔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吗?可别小看这小孔,因为关键时刻,它可是能“救命”的! 第一次看到这个知识点就觉得虽然很小但很有意义,今天分享给亲们。 前段时间,一个令人痛心的新闻再次为所有爸妈敲响警钟:广东一个1岁5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异物吸入气管,不幸窒息死亡。 这是医生从宝宝体内取出的金属小部件。 宝宝会爬会走以后,爸妈要操的心真的多了N倍!好奇宝宝逮住什么都要摸一摸、舔一舔,甚至还要塞进嘴里尝一尝。 这是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但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诱因。数据显示,儿童因卡入异物致死率占2%~3%! 儿科专家总结出十大“异物杀手”(下图)。真是看看都吓人,吞下这些东西,宝宝一定要吃不少苦头。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笔头笔帽排名第四,竟然比很多人想象中更容易误吞的纽扣还靠前。 学龄期前后的孩子经常要和笔打交道,不少孩子有把笔帽放进嘴里的坏习惯,这就构成了笔帽吸入的潜在风险。 有文献报道,在非食物类异物吸入中,笔帽可占到3%—8%。在美国儿科学会所列举的可能造成儿童窒息的日常物品中,笔帽也名列其中。 异物吸入是相当危险的事情,如果堵住了主要的气道,随之而来的窒息会迅速对机体产生伤害。窒息导致的缺氧只要持续4分钟以上,即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这一风险,国家对于笔帽的设计和生产做出了强制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中的规定,书写笔、记号笔、修正笔和水彩笔的笔帽应符合下列3条规定中的至少一条: 1、笔帽尺寸足够大(垂直进入直径为16毫米的量规时,不通过部分大于5毫米) 2、笔帽体上需要有一条连续的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可以由笔夹等凸起的部分提供。 3、笔帽应在室温最大压力差1.33千帕下最小通气量为8升/分钟。 其实,类似的规定并非中国独创,这些笔帽的安全性技术指标采用的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书写笔和记号笔上帽——安全要求》中的标准。 注意第二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很多笔帽上看到有个小孔的原因。关键时刻,它可是能“救命”的。 由于笔帽的尺寸和形状都与人的呼吸道特别“契合”,可能会严丝合缝地卡住呼吸道。同时因为表面光滑、材质坚硬,使得救援难度大大增加。 如果笔帽在被孩子误吞时,还能够保证足够的通气量,卡在喉咙里时能透气,则能在发生意外时争取更多的抢救空间。 关于这点,可以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一名9岁儿童由于上呼吸道症状,医院医院就诊。孩子此前吞入过一个塑料笔帽,但X光片却并未发现异常(X光可能检查不出塑料材质的笔帽)。 此后,孩子仍持续咳嗽,还出现了气喘。医院决定实施支气管镜下异物钳取术。在术中,医生发现了一个塑料材质的圆柱状异物完全堵塞了呼吸道——那正是一只笔帽。 左图:该病例气管中的笔帽,通过气管镜拍摄。右图:取出的笔帽。 再来看看一个关于笔帽有气孔和没有气孔的实验: 实验人员用一根橡胶管模拟人体呼吸道,将一个顶端无空气孔的笔帽塞进管中,模拟人不小心将笔帽吞咽的情况,然后对胶管一端充气。结果另一端几乎无气体喷出,橡胶管被完全堵死。 而将一只顶端有空气孔的笔帽塞进胶管实验时,胶管的另一端有气体喷出。如果胶管就是呼吸道,孩子不小心吞咽的是一个无孔笔帽,后果不堪设想。 有气孔 通气之后,确实能够减少窒息的风险,胸部还是有起伏,能保证通气,医院去。 没气孔 胸部完全没有起伏,没有通气,3-4分钟就会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死亡,医院抢救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在给孩子挑选文具时,除了材质环保、做工精细外,窒息风险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千万不要给孩子买笔帽小、还没有通气孔或突出的笔夹的笔! 另外,如果看到孩子有咬笔帽的不良习惯,赶紧制止,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爸妈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防止误吞异物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家里一切有风险的小部件都收拾好了。万一孩子出现气管卡住窒息的情况,建议直接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不过,正确掌握下面几个急救的方式,或许能为孩子在医生救援到来前争取一些宝贵的时间。 方式一 一般情况下,对于两岁以上的孩子,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异物阻塞的法宝。 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方式二 先拍背:将宝宝翻转,使脸朝下,让宝宝趴在施救者手臂上,然后用手掌托住宝宝的头颈,用大腿抵住手臂作支撑。宝宝头一定要低于身体其他位置,再用手掌根部果断、用力地叩击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5次,利用异物自身重力和叩击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促使异物排出。 后压胸:如果上述方法仍未将异物排出,这时,把宝宝翻正,让脸朝上躺在施救者手臂上,用手掌托住其头颈部,再用腿抵住手臂以支撑。宝宝的头低于身体其他位置,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挤压器”,将指肚放在宝宝的两乳头中点向下一横指的位置,迅速轻柔地向里向上挤压,连续压胸5次,促使异物排出。 若异物仍未排出,需连续重复拍背压胸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方式三 仰卧腹部冲击法:如果孩子意识不清躺在地上,取仰卧位,首先开放孩子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孩子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在此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直至异物排出。 另外,医生提醒,在孩子误吞异物后,还有4件事,家长不要做: 1、不要用手掏 如果不能明确看到咽喉部的异物,不能用手指盲掏,避免引起宝宝恶心反射和咽喉部损伤水肿。 2、不建议催吐 不建议催吐,锋利的异物可能会对食道造成二次损伤,呕吐还有误吸的风险。 3、不建议导泻 一般不建议导泻,只要孩子能正常排便,一般能解出来都能解出来。为了排出异物,导致孩子腹泻、肠道痉挛、肠功能紊乱等也是不值得的。 4、醋和馒头都没用 还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卡住骨头的时候喝醋,或者用一大口馒头咽下去,也是不对的。喝醋并不能有效地软化骨头;卡住的异物强行用馒头咽下去也会容易损伤食道黏膜。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1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9条婴儿可能出现的状况,小编为你逐个数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起床时有八大禁忌,第一条恐怕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