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握拳,正常吗?

宝宝总是拇指内收,我掰开又收回去了,会不会是脑瘫啊?

……

关于宝宝拇指内收、握拳的问题,在芝士妈妈群里,问得超级多。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宝宝拇指内收是否正常。

什么是宝宝拇指内收?

拇指内收就如上图,宝宝握拳,其它几个手指包住拇指的状态。这种拇指内收的状态,有的是正常的,有的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表现,可能和大脑损伤有关,被称为"皮层拇指征"。

小宝宝生下来就是握拳、拇指内收,就不正常吗?

一般出生到第一个月宝宝就是会经常握拳状态,其它手指包住大拇指,这是因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手部肌肉活动调节能力有限,屈肌的力量要强于伸肌力量,所以宝宝总是攥着小拳头。当然有的宝宝一生下来呈伸展状态,如果生长发育指标一切正常,也不用担心。

怎么判断宝宝这种拇指内收是正常的呢?

一是看表现:

正常的拇指屈曲表现:拇指自然地屈曲在食指根部。

不正常的拇指内收表现:拇指内收横过掌心,拇指甚至会到小拇指根部。

二是看握持反射消失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握持反射会逐渐消失,也就是屈肌(握)的力量就会逐渐减弱,伸肌的力量逐渐增强,二者达到平衡状态,宝宝的小手就会张开,不会总是握拳或者大拇指内收。换句话说宝宝的握持反射会被自主性的握持动作取代,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自主放手了。

一般3-4个月大时,握持反射逐渐消失,宝宝的手就会呈现自然的状态,不会出现僵硬的情况。如果超过6个月,宝宝的手还是很僵硬,不能自然张开,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Tips:不同月龄的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表:

新生宝宝:会有抓握反射;

1-3月龄:开始注意自己的小手;有意识的抓、摸、拍打;

4-6月龄:抓握更有方向感;会撕纸;会将盖在脸上的布扯掉;

7-9月龄:有预期行为能力;会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取东西;

10-12月龄: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颗粒;有意识的放置。

13-18月龄:可以模仿着划横道和竖道;能够用积木搭一些矮矮的塔;

19-24月龄:会捏橡皮泥;会串珠;

25-30月龄:会用积木搭一些具有空间感的物体;可以进行有控制的画画;

31-36月龄:折纸;会画简单的图形和填色。

拇指内扣的危害

一般拇指内扣会影响今后的抓、握、捏等精细功能的发育;比如在写字训练中,有的孩子就会写不好,拿筷子就不是很灵活。

另外影响康复训练中姿势的转换、爬等项目的进行,影响运动发育。

拇指内收家庭辅助训练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拇指内收,医院诊断,进行康复训练,另外可以在家进行一些辅助的训练:

1、抚触

妈妈可以给宝宝做抚触,将宝宝的拇指打开,大人用自己的手指从宝宝手掌面下部交替往上揉搓,一边50次。

或者一手握住拇指向外牵拉,一手握住其余四指使其外展,维持1-2分钟。

2、抓握练习

2—3个月的宝宝常处于两手握拳,用玩具碰到手心会握紧,碰到手指外侧则会打开。宝宝俯卧,可顺势将带把的玩具伸到宝宝手心中让他抓握,练习五指张开,也可把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引导他变更体位。

一般宝宝握拳、拇指内收都是正常的,家长不需要过分的紧张。妈妈注意孩子的手部动作变化即可,如果有异常及时就医。

芝士妈妈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母婴健康管理平台。

更多最新孕产育儿知识,欢迎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