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老爱哭闹,太坏别怪他,他可能遇
最近,新手妈妈李女士发现娃娃越来越难带,经常歇斯底里地哭闹,怎么哄都没用,弄得她又烦恼又揪心,医院一查,才知道是生理性肠绞痛在作怪。 虽然这种病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可能影响他以后的性格和行为! 学会这些居家护理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发生很有用处。 01婴儿常哭闹,力竭才肯休 “我的孩子以前很乖。”李女士说,孩子现在3个月大,从满月后开始变得越来越难带,经常高声大嗓地突然哭叫,把小脸憋得通红,哭时双手握拳、两腿上蜷,腹部肌肉绷得紧紧的。 喂奶、抱哄、换尿布……李女士想尽办法,孩子都“不为所动”,最后总要哭到力竭、排气或排便,前后持续数小时,才肯停止。 每周数个回合下来,李女士烦躁、憔悴,感觉都快产后抑郁了。 02 原来是肠绞痛在作怪! “不要怪孩子,哭闹都是有原因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刘光华主任医师说。 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肠绞痛后,他推断,这孩子患了生理性肠绞痛。刘医生建议,孩子再哭闹时,可以带他出门“兜兜风”,待安静后再返回。 李女士试了试,发现有效,孩子哭闹的时间缩短了,自己的心情也能好些。 网络图 03 这病很常见,不治疗可自行消失 刘光华说,小儿肠绞痛的发病率高达20%,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 然而,许多家长对这个病名还很陌生。有家长以为孩子在“胡闹”,有家长给孩子补钙、乱吃药,还有老人寻求封建迷信,给孩子“做法驱邪”。 实际上,生理性肠绞痛无需特殊治疗,此病可发生在婴儿期或幼儿期,一般持续三四个月可自行消失。幼儿能喊“肚子痛”,婴儿则用哭闹表达。 医生多基于婴儿哭闹的行为特点,如突发的、无法安慰的哭闹;常伴有肢体语言,即膝盖弯曲、握紧拳头、面部扭曲(通常通红)等共同表现出的痛苦状态,来做临床诊断、避免误诊。 04 肠绞痛的影响,可能不止肚子痛…… 棘手的是,肠绞痛的影响并不容易随症状消失。 1 婴儿肠绞痛可增加照料者的心理困扰,阻碍母婴关系良好发展,或导致婴儿受到意外伤害。 2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婴儿期肠绞痛患儿在10年后发展成经常性腹痛的风险较婴儿期无肠绞痛者的风险高11倍,发生过敏性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几率也较高。 3 对婴儿期患肠绞痛儿童的随访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学龄前和学龄期,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与多动冲动、低效感觉处理、认知功能障碍等。 尤其当婴儿过度哭闹超过3个月,或合并饮食和睡眠问题时,这些问题更突出。 4 还有研究提出,婴儿期肠绞痛与青少年期的偏头痛密不可分。 网络图 05 家长要改善患儿居家护理 “90%的婴儿肠绞痛病例,需要的不是肠绞痛治疗,而是帮助照料者顺利度过孩子生长发育所经历的这个特殊挑战期。”刘光华主任指出。 网络图 刘光华说,婴儿肠绞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跟肠胃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睡眠问题、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或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究显示,父亲或母亲在孕期存在抑郁症状,会大大增加婴儿出生后过度哭闹的发生。婴儿肠绞痛似乎更容易发生在无喂养经验且焦虑(尤其是母亲)的家庭中。 福州晚报记者朱丹华 新媒体编辑兰超 福州晚报新媒体部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综合福州晚报、网络 也许你还想看这些 省图书馆要大变身了!施工期间,要去哪里看书呢?答案在这里…… 高温再来!福州“新马泰”,还有这么多避暑胜地!周末就去~ 五彩花海!下个月福州花海公园有多惊艳?你一定不要错过! 台智能机器人即将抵达福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些便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儿课堂丨幼儿不宜过早学的8件事,父母必
- 下一篇文章: 握拳30秒,你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