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硬化是老年病?错。对多数人来说,血管从20岁就开始变硬了,胖孩子血管硬化开始得更早。我国6~17岁的儿童中,接近1/3体重超标,他们的血管更容易“早衰”。

血管硬化虽然深藏不露,但其危险性不容小觑,冠心病、中风都与它有关。今天教你一个简单动作,测一测你的血管。

握拳30秒测出血管弹性

测试方法:

双手握拳30秒,打开后看看手掌变白的现象,是否会马上消失。

测试结果:

很快复原,血管健康

握紧拳头时,手掌的血管会受到压迫,血液流通被阻断,手掌会因此变成白色。手掌松开后,血流恢复,如果变白部位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弹性好,血液循环正常、末梢神经比较灵敏。

超过30秒复原,警惕动脉硬化

如果需要30秒以上,手掌肤色才能恢复,就要当心是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就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进而出现血管内的“管道”变窄,影响供血。其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不同部位的血管硬化,表现也不同。

血管变“脆弱”,后果很严重

如果测试结果显示血管硬化了,你就更需要留意以下器官的情况。

1心脏冠状动脉硬化,让心脏缺氧

心脏“御用”的血管——冠状动脉一旦硬化,就会引起冠心病,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表现为胸闷、心绞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脑动脉硬化,可能脑出血

脑动脉硬化,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等。遇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造成的血压骤然升高,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它和脑血栓都属于中风(脑卒中)。

3颈动脉硬化,容易脑梗

颈动脉硬化易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会让人经常感到头晕、目眩、记忆力差、失眠或嗜睡等症状。

若硬化了的颈动脉斑块脱落,随血流阻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血栓,出现失明、言语不清、瘫痪等表现,甚至威胁生命。

4肾动脉硬化,出现蛋白尿

肾动脉硬化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会有微量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有泡沫,医院做相关检查。

6个元凶加速血管硬化

动脉硬化通常在20岁左右就开始了,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加重、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这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但下面这些坏习惯,会让血管加速“老化”,提前变硬。

吸烟、饮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引起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及时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饮酒量也十分重要。

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更高,血压过高又会损伤血管。所以,不能根据头晕、恶心等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控制血压,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生活不规律

生活规律是指每天作息定时定点,所以不是睡够7~8个小时就能称之为生活规律、不缺觉。经常熬夜会扰乱生物钟,使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受损,影响血管及全身健康。

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因此,控制体重对保护血管很重要。

高盐饮食

食盐摄入量增加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风险,必须从日常饮食着手,降低每餐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

胆固醇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健康人群“坏胆固醇”应该低于3.4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内。

来源:生命时报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编辑:PP璇璇校对:璇璇

齐鲁女性邮箱:sdflxmt

.







































甲磺酸左氧沙星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