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平时不叫孩子名字,直喊宝宝宝
导读:我们平时不叫孩子姓名,叫“宝宝”、“宝贝”好不好? 最近,朋友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平时不叫孩子姓名,叫“宝宝”、“宝贝”好不好? 大部分朋友都认为这样不好: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孩子上学后被老师叫很茫然。 我觉得这个要看情况,我家两个宝宝,大的平时称呼他“宝贝”,小的平时称呼他“宝宝”,从我们家的情况看这种叫法是很温馨的,并没有不好。 我今天特意采访大宝“妈妈平时叫你‘宝贝’,你感觉好不好?”大宝甜甜地说“我觉得很好啊!”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表示亲昵。我又问“在学校里,老师叫你的名字,你能反应过来吗?”大宝很诧异“当然了,老师一直叫我的名字,学校里又没有叫我‘宝贝’的!” 从大宝的反应来看,在家里叫他“宝贝”,并没有什么不好。 叫孩子“宝贝”是孩子的渴望 我家大宝在几个月还不会学话的时候,我也是亲昵地叫他“宝宝”,这个称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字,只是表示可爱。当说出“宝宝”这两个字的时候,感觉一股暖流涌满全身,对大宝都是爱意满满的。 当大宝开始学语言的时候,我就开始叫他的名字了。因为没有取可爱的小名,就给取了大名,所以直呼全名,但是总感觉哪里别扭。 大宝8岁时去学毛笔字,老师们在聊天。一个老师说另一个老师写的不好,说了句“你还没有这个‘小宝贝’写得好呢!”大宝自从听了那句话,就一直记在心里。 大宝回家后说起这件事,一脸的满足,要求我也叫他“宝贝”,他感觉这样称呼他,心里很甜,总会回想起老师夸奖他的情形。也许没有得到过的就是最好的,平时不称呼他“宝贝”,他倒很渴望。 于是我就改成叫他“宝贝”,而且家里只允许我叫他宝贝,是我的专享,别人不能叫。 叫大宝“宝贝”都叫了4年多了,没发现什么不好的影响。在大众场合,我还是叫他的名字,所以没出现什么转换困难的事情。我们大部分人一般会两种语言,一种是家乡话,一种是普通话,一开始转换两种语言的时候,感觉很困难,但是当你熟练运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转换起来特别轻松。前一秒钟是家乡话,后一秒钟会改成普通话。 叫孩子的名字和叫他“宝贝”也是一样,他能知道在什么场合对哪个名字有回应。孩子都是那么聪明,不到小学都认识多字,怎么会连名字都转换不过来呢!除非你从来没有告诉他他的名字是什么。 让孩子在学话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名字 二宝出生后,让大宝给二宝取个小名,大宝就说“叫宝宝吧!我叫宝贝,弟弟叫宝宝,正好一对。”二宝1岁多了,我们一直叫他宝宝,感觉就是很娇他的样子。 现在也教二宝他的名字是什么,每次叫他名字的时候他就会“哎!”一声答应,叫他宝宝他不答应,他已经把名字和答应联系在一起了,目前来看也没有什么影响。 大宝会说话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了,所以当别人叫他时,他能及时反应。 平时可以称呼孩子“宝贝”“宝宝”,当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及时告诉孩子他的名字,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不会出现称呼混乱的问题。 所以,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家的背道而驰,我认为:我们平时不叫孩子姓名,叫“宝宝”、“宝贝”没什么不好,你认为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10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有这3种奇葩的行为,宝妈别紧张,说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