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不可少的睡前故事,仪式感满满让娃秒
睡眠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宝贝的身体机能得到很好的恢复与成长。在睡觉前,如果能有故事的陪伴就更完美了。在温柔的灯光下,爸爸妈妈们怀抱着散发着奶香味儿的的小宝贝,和孩子共读一本故事。不仅促进亲子关系,而且会给孩子一种睡前的仪式感,让他更快、更易入眠。睡前故事都有哪些种类,该如何挑选晚安绘本呢?让我们来看看亲子阅读专家孙莉莉老师的关于睡前绘本的解读吧!人们通常把爸爸妈妈在宝宝睡觉前为他们朗读的故事称为“晚安故事”。与其说晚安故事具有神奇的催眠效果,不如说这种缓和、稳定的睡前仪式和静谧、温暖的亲子气氛让孩子更容易入睡。我们常见的专门为幼儿创作的晚安故事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可以称为模仿型故事大概是告诉宝宝,某某要睡觉了,它很困了;某某也要去睡觉了,它睡着了……这里的某某可以是小动物、玩具或者其他孩子熟悉喜爱的角色,最好还配上一些语气词“啊……哦……”或者模仿打哈欠的拟声词“哦——啊——”总之,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可供模仿的行为和与之相配合的慵懒倦怠的气氛。年幼的宝宝很容易模仿成人的语言和动作,当他们也学着成人的样子打哈欠、伸懒腰、闭眼睛的时候,他们的神经系统也收到相应的指令——要去睡觉了。这一类的作品大多篇幅较短,情节简单重复,适合年龄较小的宝宝。第二种可以称为告别型对于稍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光模仿打哈欠是不够的,因为真正阻碍他们入睡的是旺盛的精力。这时,不如给他们安排一些可以消耗精力的活动——晚餐后散步、适当的运动等,再用告别型的晚安故事给他们一些指导。比如主人公不想睡觉,爸爸妈妈请他们和身边的一切道晚安,包括他们的玩具、动物和朋友等。这种告别仪式意味着一天中各种活动的结束和一个重要事件——睡觉的开始。不同于模仿型的被动入睡,告别型更具主动意味。睡觉成为了一系列告别后孩子主动的选择。第三种可以称为破解型这一类故事更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孩子4岁以后往往对未知空间和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会对日常经验进行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加工,如想象出某种怪物。在这类故事里,主人公要去面对床下的狼、黑暗中不知名的存在,以及即将到来的睡梦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听这类故事,会让孩子和主人公一起面对压力,也会在主人公最终破解所有威胁并确认自己安全后,得到双重的安全承诺。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很典型的晚安故事,属于哪种类型呢?既然已经成为了某一种类型,它还能有新意吗?绘本《谁要上床去睡觉》恰恰是在具备了晚安故事的典型特征后,又十分巧妙地设计了自己独特的故事路径。《谁要上床去睡觉》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最新出版故事一开始,左下方的文字“月儿高高,星星闪耀……”为我们设立了一个视觉起点。读者的眼睛一般都会先被文字吸引,如果宝宝也在爸爸妈妈怀里一起看着画面,目光也很可能被吸引到手指旁的文字上。但这只是瞬间的停留,他们的目光很快会上移,去寻找画面所对应的信息——左侧上方的月亮和星星。这时,月亮发出的探照灯般的光辉,在几颗星星的凸显下,照向了图画正中,读者的目光也随着这条“视觉引导线”,开始扫视整个房间。我们依次看到了睡在沙发上的玩偶小龙,上方的玩偶猴子,画面正中的船和海盗,靠墙的泰迪熊,靠着城堡的国王和王后,右侧的宝宝床,以及距离我们最近的鼓乐玩具兵和一本打开的书。文字“谁要上床去睡觉?”是另一条引导线,它引导着还不是那么想睡觉的小读者去做一道选择题,从他刚刚看到的角色中选择一个最该去睡觉的“倒霉蛋”,于是我们有了翻页的理由。当看到海盗在海盗船上酣然入睡后,我们很容易按照刚才的视觉移动惯性,继续把目光右移,于是我们看到了树上的小猴子。这似乎是一道给了答案的选择题,所以当文字再次问出“谁要上床去睡觉?”时,小读者早就胸有成竹地说,是小猴子。想要验证自己答案的冲动会催我们再去翻页,果然,在下一页,答案呈现在眼前。在这一页里,我们首先看到了占据较大面积的主体内容——入睡的动物,但还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探照灯般的月光、漂荡在海面上的海盗船,这仿佛标志着来时的道路,让我们有一种因为回路很清晰所以尽可以放心往前走的安全感。路上依然有问题,也有答案。泰迪熊带我们来到了下一页,并且在窗口为我们指出了下一个目的地。可是,国王和王后的寝宫里,再也没有醒着给我们指路的人,所有的人都睡着了。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呢?我们看到了一条回来的路,一盏灯光,把我们带回到出发的卧室,带回到刚刚出现过的小床上。床上有一个不肯去睡觉的宝宝。如果上一段路是我们跟着宝宝的思绪在探险,那么这一次则是宝宝亲自上阵带我们出发。和上一次不同,这次宝宝选择了逆时针的路线,从城堡到泰迪熊的家,从动物的森林到海盗船,他叫醒了所有已经睡觉的小伙伴,想要把最后的精力奉献给一场狂欢。一路走下去,狂欢队伍发现了昏昏欲睡的小龙。这只小龙也许代表了宝宝困倦的身体:尽管心里还想大闹一场,但身体已经撑不住了。于是,宝宝停止了狂欢,请他的朋友们帮助小龙回到床上去睡觉。在这个任务完成以后,他也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作为一个告别型晚安故事,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设计了复杂的任务路线和套叠的晚安告别任务。从卧室出发,一路顺时针行走,让主人公的每个玩偶朋友都去睡觉;然后又逆时针行走,叫醒了所有人。这无疑增加了故事的长度,并拉长了重复循环的间隔,让还不想去睡觉的宝宝很过瘾地听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故事的逆时针行走,其实终点还是卧室,因为小龙就在卧室的沙发上,从沙发到宝宝床的距离,就是宝宝决定睡觉的距离。伴随着文字的一路提问“谁要上床去睡觉”,绘本最后给出了一个指向故事外小读者的回答:“你呀!”于是小读者陪着主人公完成了送小龙去睡觉、送玩具们去睡觉的任务后,又担任了送故事里的宝宝去睡觉的任务,这时,他终于可以和主人公一样,心满意足地自己闭上眼睛睡觉了。复杂的路线和三重套叠的任务设计之后,宝宝真的累了,要睡觉了。现在,故事里的宝宝在探照灯般的月光下安然入睡,读故事的宝宝可能也睡着了。我们的晚安故事就分析到这里,亲爱的读者,你困了吗?晚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11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宝宝名字大全,让宝宝的名字好听又洋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