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新莓daybreak,撰文:翟文婷

垂直这个词,曾在互联网经历爆红,也被打落悬崖。

最典型的是垂直电商,以硅谷鞋类电商Zappos为标杆,国内几乎无差别复制了乐淘、好乐买。美妆垂类电商最著名的则是0岁创始人即敲钟的聚美,曾经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寞。

也有特例。互联网垂类工具或内容大部分时候都被温柔对待。

不论是专注理财投资的雪球,还是影视音乐为主的豆瓣,母婴领域的亲宝宝,抑或懂车帝、丁香园,都在各自专业领域拥有忠实用户,且他们都保持了旺盛坚强的生命力。

如果梳理这些公司的过往,有个共同特点:在相应的垂直领域积累足够深,基本都是成立八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公司。而且一定是解决了用户的某个痛点需求,与用户的连接紧密,轻易不会被取代,从而形成公司竞争优势和壁垒。

这种「精而美」的路线,看上去是穿越周期的成功途径,也是不少中公司的理想状态。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冒险的做法。

这取决于创始人早期,是否就找到足够尖锐又是刚需的市场特点,快速击中目标用户群。以及这个需求点是否具备持续深耕的潜力。

以及当行业变迁进化时,掌舵人要持续带领公司行驶在最适合的航道。既能顺势而为,又不失去自我。

这些考题冯培华都曾给出过回答。在创立亲宝宝的十年时间里,这位创始人几乎把亲宝宝恰如其分地嵌入某个轨道。从早期的快速增长,到中期的平稳过度,虽然没有像抖音、快手等明星公司大开大合,但探索出一家中公司的持续成长路径。在众多互联网公司陨落的时候,他们还是稳定成长。

一组数据可以侧面说明这份成绩:十年收获超1亿用户,多万年轻家庭,1亿次孕育早教问题在这里得到解决。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自然增长的结果。

1.相册的魔力

时至今日,亲宝宝最深入人心的功能还是相册。

一个云空间服务,可以承载孩子的照片、视频甚至文字日记,但这个空间只有经过创建者的邀请才能看到,继而进行点赞、评论和分享等互动。

通常情况下,那个创建者都是妈妈,互动者多为家庭成员或亲友。一位宝妈创建的空间,平均全家人的访问次数在千次以上,每天多达12次。

一位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宝妈表示,她和朋友备孕期间就开始使用亲宝宝,当时是几个准妈妈分享各自孕期的进展,孩子出生后,她们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不定期上传照片。一来是备份,防止换手机丢失照片。而是跟家庭成员和其他妈妈互动非常方便。

她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平时上传照片和视频基本不用动脑思考或筛选,因为空间会自动按时间分类整理。如果想找某个特定时间的照片,比如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照片,很容易就能找到。」

这是亲宝宝的典型用户,她所呈现出来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基本精准落在冯培华创业之初的设想框架。

亲宝宝最早讲述相册空间规划的时候,曾被投资人反复挑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1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