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宝宝在出生后不久,皮肤和黏膜等发黄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俗话说“十个宝宝八个黄”,

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的临床表现,超过7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生后的早期可出现黄疸。其发生是由于新生儿期有诸多因素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黄染或其他器官黄染,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或者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非生理性黄疸两种,

生理性黄疸是排除性诊断,其特点为:

1)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最长可延迟到3-4周;

3)每日胆红素升高85nmol/dl,(5mg/dl),或者每小时0.5mgl/dl;

4)血清胆红素值未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者尚未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第95百分位。

非生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出现的黄疸;

2)血清胆红素值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者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第95百分位;3)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l。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可自行消退,只需动态观察,不需特别治疗;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从而造成神经系统及听力的损害,也有些黄疸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治疗。

新生儿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1.目测宝宝黄疸水平

家庭中的看护人应该利用护理中,比如洗澡、换纸尿裤、换衣服等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发生和进展,观察的方法是利用手指轻轻按压皮肤然后抬起手指观察按压部位下的皮肤颜色,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状态:

1)颜面至脐部以上的躯干,黄疸程度轻度;

2)黄染延伸到下腹部甚至膝关节,黄疸程度中度;

3)黄染延伸到膝关节以下、四肢,则中度以上;

4)如果手脚心已经黄染,则黄疸程度有可能已达重度。

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好转则是从手脚心开始,然后是四肢、躯干、颜面部,最后是眼睛的巩膜。眼睛是最早黄,最晚消退,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我们还未能解释新生儿黄疸出现部位的顺序以及反映严重程度的理由,但目测方法受肤色、新生儿状态(安静或者哭闹)、环境因素、目测经验以及光疗等因素的影响,其正确性被质疑,但作为家庭观察是初步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简便方法。

2.观察宝宝大便颜色

假如黄疸是由于肝脏胆道问题所致,宝宝的大便会变白,但不是一下子变白,而是越来越淡。假如再加上身体又“黄”起来了,这时候就必须去看医生。

这是由于一般状态下胆红素会通过肝脏的处理后,由胆管被排至十二指肠中,最后大部分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因而粪便带有颜色(一般为黄色)。但当胆道闭锁时,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没办法排出,则会形成肝脏受损,大便就会变白了。

3.给宝宝进行太阳光照

太阳中的蓝光可以把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产物,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医院里把宝宝放在暖箱里照蓝光,也是这个原理)。宝宝出院回家以后,家里不要太暗,窗帘不要拉得太严实。白天可以让宝宝靠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可以在阳台等户外照,也可以隔着玻璃照。但要注意,阳光里不只有蓝光还有紫外线等,宝宝皮肤娇嫩,长时间直晒宝宝容易被晒伤,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并给宝宝保暖。

4.确保成功的母乳喂养

妈妈在生后1小时内尽早的开奶,最初的几天到生后2周以内每日母乳喂养频次10-12次,从而促进宝宝的代谢,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较多胆红素,胎便不排完,胆红素就会经肝肠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不知道宝宝奶量够不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尿尿的次数,以及宝宝的体重是否持续增加上来判断,新生儿一般一天尿6次以上,再加上体重增长正常就提示宝宝吃的奶量充足。

对于2周以后甚至1个月以上黄疸不消退,排除其它病因被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应对家长过多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必要时可暂停或减少母乳喂养2-3天,改用或加用配方奶,或适度水解蛋白奶粉。达到蓝光治疗干预标准的行光疗,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不必因母乳性黄疸而放弃母乳喂养;其次可适当减少母亲膳食中脂肪的比列。

常见黄疸治疗误区:

1.太阳光照晒就可以了:对于生理性黄疸,可以采用太阳光浴的方式促进宝宝好转;但是对于病理性黄疸,小面积暴露效果有限,大面积无法保暖,而且可能晒伤宝宝稚嫩的皮肤。

2.服“茵栀黄”口服液或颗粒:可能带来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喂宝宝喝葡萄糖水:不建议给没有脱水的新生儿额外添加水分和葡萄糖,对于预防黄疸增高没有依据。

4.母乳性黄疸要断母乳:妈妈细心观察宝宝情况,如宝宝胆红素水平过高,在医生的建议下可暂停哺乳3~5天,期间可把母乳吸出来放在冰箱冷冻保存,之后可继续母乳喂养。

5.病理性黄疸宝宝家长不可掉以轻心,黄疸的影响可大可小,确实很多黄疸宝宝没有经过治疗也没什么事,但还是有一部分高危宝宝因没得到及时治疗出现胆红素脑病(俗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脑损伤、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假如家长仍有疑问,需要积极寻求专业儿科医生的帮助。当宝宝黄疸症状越来越严重,精力及胃口都不好,或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一定要在做好周密防护的前提下,医院治疗。

专家简介

陈春艳

儿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擅长新生儿黄疸诊治,新生儿喂养及营养管理,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湿疹)、小儿内分泌性疾病(矮小症、生长发育、性早熟、肥胖症等)、遗传咨询以及小儿常见病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