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宝小脸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颗粒状的疹子,严重时还会大面积出现,甚至会爆皮儿、流水儿……让妈妈们揪心不已,新妈妈更是不知所措。那这到底是什么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别急,小编这就为您支招。

一般而言,这种疹子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敏导致的湿疹,另一种是与过敏无关却常常被家长误以为是湿疹的热疹(俗称痱子)。那二者到底应该如何鉴别呢?妈妈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长相:虽然湿疹和热疹都是红红的、一层小疹子,但湿疹的小疹子没有白色或黄色的小尖尖,热疹一般都有发白的小尖;湿疹患处的皮肤比较干燥粗糙,像是结了一层痂,长热疹的地方不会这样;

二、位置:湿疹多从脸部开始出疹子,严重时全身都可出现;热疹婴幼儿颈部、腋窝、肘窝和膝部、腘窝等褶皱,爱出汗的部位,更容易发生。捂热容易使小儿多汗,可在头部,甚至全身出现热疹。

三、速度:湿疹一般都是几颗几颗较缓慢地冒出来,不会猛然一下子冒出来一大片,而热疹恰好相反,短时间内就是一片;

四、消退:湿疹一年四季都很常见,易反复,不容易好。而热疹好发于炎热的季节或者闷热的环境,凉快后就会自行慢慢消退。

认清了他们的“真面目”后,接下来我们要找出原因对症治疗。

热疹是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例如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脸部与妈妈乳房皮肤每天多次密切接触,会出现“热疹”。而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常见有:进食一些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等等。宝宝最常见的湿疹原因是食物过敏,其中主要是牛奶蛋白过敏。

所以对于热疹宝宝,临床上医生建议:保持皮肤干爽,少用各种药膏(若使用一些药物促进热疹快速消失,一定要选水剂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千万不要使用油性较大的膏剂,因为膏剂更不利于皮肤散热);不要穿盖过多;保持室内透气。建议母乳喂养的妈妈每次母乳喂养后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轻轻蘸去孩子脸上的汗水,保持脸部通风,这样就可缓解因母乳喂养引起的热疹。

而对于湿疹宝宝,临床上建议除了用能治疗湿疹的药物,如不含激素的外用药以外,还要寻找引起湿疹的原因。要是过敏,必须尽快解除过敏原。那如何解除呢?在这里我们以引起宝宝湿疹最常见的牛奶蛋白过敏为例进行说明。

专家表示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治疗,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例如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适用于轻中度过敏宝宝。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圣元优博乳蛋白深度水解婴儿配方粉,就是将大分子蛋白质深度水解成短链多肽以及氨基酸,从而有效降低致敏性。而对于有严重牛奶蛋白过敏、多种食物蛋白过敏的宝宝,临床上建议最好使用无致敏性的氨基酸配方粉。 

最后小编再啰嗦一句,如果确认宝宝为热疹,家长可以尝试自行处理;如果家长确认宝宝症状为湿疹,请找皮科医生确诊后再行治疗,上文例举的只是常见病因,请不要盲目治疗。

喜欢就点屏幕右上角分享给好友吧!

了解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