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每个阶段的胃有多大看完再不会给孩子多
在宝宝出生后,很多新晋宝妈都会遇到一个“世纪大难题”:如何判断宝宝吃多少? 妈妈们都有一种这样的心理: 要么生怕宝宝饿着,动不动就喂,宝宝已经吃饱了,开始变得有哼唧、满足等表情,你依然get不到:“麻麻,饱了!饱了!不要再喂我了!” 要么宝宝沉迷于睡眠中,叫不醒,麻麻:“算了还是不要打扰他,让孩子好好睡才能长身体!殊不知宝宝快要饿到低血糖了!” 作为妈妈,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仅凭直觉来迎合与宝宝的这场“心理战”! 1宝宝的胃究竟有多大? 一张图读懂! 宝宝的胃不是看不见底的“小漏斗”! 其实,对于婴幼儿的胃容量会随着年龄的的增大而逐渐扩大。 而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宝宝,他的胃仅仅只有一颗樱桃大小,等宝宝长到1-6个月之间,胃容量才能变得像一颗柠檬一样大! 2如何判断宝宝饿了? 还可以看表情! 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每次吃奶量少,加上母乳中又含有大量的消化酶,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所以宝宝饿的快。 那该如何判断宝宝真的饿了? 比如:宝宝刚睡醒,眼球动作增快,张嘴伸舌左右转头,发出轻柔的呜咽声,吸吮手指、毯子等嘴巴可以接触到物品等,就说明宝宝饿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按需喂养”即饿了就吃! 选择按需喂养,可以及时补充宝宝需要的能力和营养,更有助于宝宝体重、身高的增长! 另外,按需喂养还能刺激妈妈的激素分泌,使乳汁分泌旺盛;更有利于消除奶胀,预防乳腺炎。 3如何判断宝宝吃没吃饱? ◆看动作 在刺激宝宝嘴角时,不再有寻乳反射及泌乳反射。 宝宝吃饱了会自己吐掉奶头或停止吃奶,开心的笑,或者香香的睡去。 而如果宝宝吃完奶后仍然哭闹不安,或者睡不到2小时又醒来哭闹,表示没有吃饱,应再给予宝宝补喂。 ◆看体重 对于一个足月出生的宝宝,1个月后体重可增长1-1.5kg;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增长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9kg)。 不同月龄宝宝体重的计算公式: 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6(kg)+月龄×0.25 如果宝宝的体重波动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就无需担心喂养欠缺的问题了。 但是如果宝宝的体重小于均值的10%,就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喂养不足了! ◆看尿量 如果宝宝支持母乳,而每天小便6-8次。 若尿不湿沉沉的,就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且小便浅黄清亮为宜。 而如果宝宝的尿不湿上有橘色或淡粉色结晶,就说明宝宝摄入的水分过少,也进一步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看便便 当新生儿(<28天的宝宝)排除胎粪后,每天至少会大便3次,如果宝宝次数少于3次就可能是宝宝母乳没吃饱。 等宝宝出生后的第3-4周后,宝宝便便的次数会转件变为一天一次或者几天一次。 这是因为宝宝在“攒肚”,这就说明着他的消化功能开始变得强大。 在“攒肚”期间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都正常就要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了。 4不同阶段的宝宝 每天到底应该喂多少? 重点来了! 妈妈们与其自己瞎猜,还不如知道每个阶段的宝宝至少喂几次! 这份喂奶量参考标准来了: ●3月龄以内的宝宝(包括3月龄):主要是按需喂养,若超过2~3小时宝宝不喝,宝妈也要主动喂。一般不说次数和量,但范围基本在8~10次。亲喂则单次保证15~20分钟且大口吞咽至少5分钟。 ●4-6月龄的宝宝:4月龄起按时喂养,奶量保证在~ml,一天6~8次,最好不低于ml,亲喂同上。 ●7-9月龄的宝宝:每天奶量保证在~ml,一天喂4~6次,亲喂则单次保证10~20分钟且大口吞咽至少5分钟。 ●10-12月龄的宝宝:每天奶量保证在ml,一天喂3~4次,亲喂同上。 ●13-24月龄的宝宝:每天奶量控制在~ml,一般建议在ml左右,但此后以一日三餐为主,宝妈需要优先保证他三餐的摄入量。 其实,判断宝宝吃没吃饱,是每个妈妈必备技能,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非常难以掌握。 但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一切还得按照宝宝实际的需求量,一味的按照一个死板的数字来给宝宝喂奶就是不对的。 所以,妈妈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应灵活运用! 责编:赵樱茹 医学审核:张娇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7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胃容量,你知道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政策卫健委关于印发婴幼儿喂养健康教育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