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到假期,虽然知道会身疲、心累、肉疼,还是忍不住收拾行囊,领着孩子往外跑。只因为,我们深知旅行,对于孩子的价值和意义。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学家马克·罗兹维格,爱德华·本奈特等,历时10余年的研究发现早已证实了这一点。

相比贫乏环境,在丰富感官刺激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且更厚,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酶活性更高,从而更加机灵好动、反应敏捷。

旅行中的美景、奇遇,小感动甚至小意外,都将提供孩子丰富多彩的感官刺激,进而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流连名胜古迹,城市闲庭信步,博物馆、书店泡一整天,海边晒太阳,窝在酒店发呆......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美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深度”的旅行,能给孩子最为天然、深刻的感官刺激:来我们的板牙科考营,跟着科学家,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联结自然的神奇。

夜色中漂亮的荔蝽

孩子需要和自然的联结,就像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一样。

亲近春日百花、秋夜之月;

亲近夏日凉风、冬日之雪;

亲近山川河流、森林原野;

亲近奇花异草、虫鸟生灵;

......

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生物形态,能最大限度刺激孩子五感,活跃他们的身心和思维。

而这一切几乎都可以在热带雨林中看到、观察到,因为世界上70%以上的动植物都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热带雨林的形成条件非常严苛,纬度要在10°以下,海拔也不能超过米,终年还要保持炎热潮湿的气候。

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北纬21°,接近北回归线,被称为“回归沙漠带”的地方,竟然保有一片非常完整的热带雨林。

这里的热带森林,和东南亚的相似,连听到的鸟叫也都一样。

它就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国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热带森林,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块绿洲,也是我们最容易到达的雨林。

这里是一个多彩的动物王国。

不用翻山越岭,也不用漂洋过海,我们就可以看到憨态可掬的野生大象~

高傲清冷的蓝喉拟啄木鸟~

版纳雨林中常见的丽棘蜥~

漂亮但有毒的洋辣子~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四条腿”的蝴蝶~

沧桑厚重的大板根~

和大树缠绵悱恻的绞杀榕~

欲言又止的含羞草,

摄人魂魄的曼陀罗,

还有会改变我们味觉的神秘果

……

在这里,有令人目不暇接的雨林美景,触目兴叹的野生动物,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持续感受到那份神秘和美丽。

吸食竹子枝叶的象甲

在这里,可以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傣族文化。就地取材的傣族食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傣族织锦技艺、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傣族建筑……这些都让人惊叹不已。

傣族传统民居

可是,这些神奇,可不是仅仅走马观花就能看到,感受到的。

很多生物隐秘在角落里,没有老师的带领,孩子很难发现,也不知道它是谁,背后又有哪些扣人心弦的故事。

就像这个竹节虫,你们看得出哪个是竹节虫吗?它又为什么要伪装成树枝的样子,藏身于雨林呢?

把自己伪装成枯枝的竹节虫

西双版纳雨林揭秘一直是我们板牙科考营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这个寒假,咱们的西双版纳科考之旅继续出发。

这次寒假西双版纳科考之旅,正值当地气候最舒服的季节(11月至来年3月)。

这里的西双版纳,降水不像雨季那么多,州政府驻地景洪,即便在全年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达16摄氏度。可以说,这里是典型的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的热带气候。

因此这次活动,我们特别根据当地的物候特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科考活动。

孩子和家长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这个寒假咱们的西双版纳科考营,特别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的科考营活动。

小龄营(5岁-7岁),时间:年1月27日-2月2日

大龄营(8岁-13岁),时间:年2月10日-2月16日

不同的活动,同样的精彩。

与前几次活动一样,这次我们邀请的老师,阵容同样强大。

小龄营授课老师:

张丹老师

板牙科考营核心成员,最受孩子和家长喜爱的老师之一

北京大学动物生态学博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后

多次带领科考营前往西双版纳、高黎贡山、若尔盖等地

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核心期刊,曾多次前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老河沟自然保护区等从事兽类及昆虫调查

同时连续多年参与带队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北京小龙门山地动植物、烟台海滨动植物实习

更难得的是,张丹老师同时是6岁孩子的妈妈,所以非常擅长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交流

罗茜老师

板牙科考营讲师

西北大学动物学硕士,研究灵长类动物

原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管

-年分别完成台湾环境友善种子自然教育讲师培训,盖娅自然学校讲师培训及康奈尔环境教育课程

曾参与多个生态保护及考察项目

丰富的儿童科普活动带队经验

大龄营授课老师:

杨小农老师

板牙科考营甘南川西多样生态科考之旅、卧龙大熊猫志愿者之旅授课讲师

四川大学动物学硕士,研究鸟类

成都观鸟会理事

《野鸟漫画图鉴》系列丛书插画作者

职业观鸟人,鸟类科普插画爱好者

常年在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从事观鸟活动,多次前往若尔盖草原

对高原湿地鸟类及野生动物及其了解

李远杰老师

板牙科考营讲师

中科院生态学硕士,从事动植物关系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双学士

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习和研究两年,对版纳非常熟悉

热爱自然教育,喜欢和小朋友打交道

老师们对西双版纳的生态、植物和动物都十分了解。他们每天都会全程陪伴孩子,给孩子讲解,带领孩子们踏上神奇的发现之旅。

那时的西双版纳,是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地方。

因此这次科考之旅,老师们会带领孩子,让他们带着探索卡,带着问题,让他们在植物王国尽情享受探索的乐趣。

他们会带领孩子,带上相机或手机,拿起笔记本,一起记录下自然的奇特与美妙。

此时的版纳,已经是团花簇锦。高大的木棉、绚烂的紫花风铃木、形似鞭炮的蝎尾蕉。孩子们会观察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多样性,get到自然观察的技巧。

有了花香,自然得有鸟语。

大自然的魅力不仅在于多姿多彩的物种,更在于物种间精妙的关系。

有了植物的知识基础,老师们将会带领小朋友了解:哪些是食果鸟?哪些是食蜜鸟?它们的喙怎么适应它们的不同食性?植物和鸟是怎么建立互惠的关系?

他们会带领孩子去了解热带雨林里的秘密。高大的绞杀榕,巨型的板状根、千姿百态的植物,让隐身在这里的动物们更难于被发现,物竞天择下,动物与植物如何存活共处?

到了西双版纳,怎么能少得了亚洲象呢?

老师们会带领孩子到野象谷,追寻亚洲象的足迹。世界上的大象种类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陆地巨无霸生存的困境?

我们还会在热带雨林追踪亚洲象的行踪,深度了解大象的栖息地。老师会教小朋友们如何通过大象粪便的新鲜度、脚印大小以及树枝高低,分析野象出没的时间、年龄、身高等等。

追踪到大象的足迹后,就是与小象亲密互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可以担任野象志愿者,还能获得“荣誉象爸”证书呢!

人也是自然的一份子。在这里,孩子们当地傣族老师一起,带着孩子们体验傣族的民俗及文化,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在他们的引领下,孩子不再走马观花,能更加能够感受到自然万物有灵且美。

榕果里的小榕蜂,它们之前保持着怎样精妙的相处之道?

孩子会掌握很多观察的技巧、研究的方法,更会收获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探索,形成博物观、自然观,更重要的,他们会“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而且,为了能让孩子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热带雨林的生态,我们会安排大家住在王莲酒店,这是唯一一所坐落在植物园内的酒店。

它置身莫奈风格的幽林深处,兼具热带雨林风情与民族特色,名花奇树围绕。

相信很多孩子肯定都喜欢这里。

这个寒假,带孩子到热带雨林里走一走吧!

亲们通过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p/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