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玩的可以常带宝宝练一练,让ta有事
小宝宝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手不仅是运动,更是智能。有心理学家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还有的心理学家说,动作是智力的砖瓦。 那么,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对于宝宝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各月份宝宝该怎样进行具体的精细动作训练? emm...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下面???? 什么是精细动作? 婴儿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手指、手掌、手腕等部位的活动能力,如抓放、手指对捏、模仿、画画、剪贴、折叠、书写等等。 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我们手的抓握、捏起、穿等动作,以及眼睛和身体各个方面统一的配合才能完成。所以精细动作是大动作的一种延伸。 宝宝从最初只能用满手抓握到可以用拇指与其他四指对握,再到可用食指与拇指对握,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代表着宝宝大脑神经、骨骼肌肉、感觉统合的逐渐成熟。 接下来就来见识下精细动作的“厉害之处”(对宝宝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视觉运动能力(这主要是由眼球六条小肌肉掌管、控制); 语言和咀嚼吞咽能力(由口腔小肌肉掌管); 抓握拿取等操作能力(由手部小肌肉掌控); 各种移动和平衡能力(受脚掌的小肌肉影响)。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也非常重要。多动手,大脑才能聪明,不用担心宝宝小手抓脸而他戴上手套(定期修剪指甲就好),或捆起来不让动。我们应当创造条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让孩子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叩、击打、挖、画…… 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宝宝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各月龄宝宝应怎样训练或玩? 1个月大时 1个月的宝宝的双手是捏拳的,如果轻轻地碰他的手掌,他会把拳头握得更紧。 建议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 2个月大时 手的被动抓握:爸爸妈妈常抚摩宝宝的双手,促进抓握反射,也可以让婴儿学习抓住爸妈的手指。 主动抓握:旧橡胶手套洗净,塞入泡沫塑料,用松紧带吊在婴儿床上方其小手能够得着处,父母帮助婴儿够握吊起的手套,让宝宝抓握皮手套,还可使婴儿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以促进感知觉的发育。此时婴儿喜欢手甚至胜过有声有色的玩具,看到自己的小手亦倍感亲切。 看小手:宝宝特别喜欢看自己的手、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这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不仅不能干涉,而且还应当提供条件协助宝宝玩手。 3个月大时 3个月宝宝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30秒钟。这个时期,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要给孩子更多够物抓握的机会,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悬吊玩具可以是小气球、吹气娃娃、小公仔、小灯笼、彩色手套、袜子等,质地应多样化,利于手部触觉训练。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爸爸妈妈还可以挑一些颜色明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 4个月大时 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1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 够取悬吊的玩具:够取眼前用绳子系着的晃动的玩具,要经过许多步骤。先用手摸,玩具被推得更远。宝宝再伸手,玩具又晃动起来。经过多次努力,宝宝终于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将它抱住,“啊,我抓住了,真开心”,宝宝兴奋得咯咯大笑。大概要到5个月时宝宝才能用单手准确够取。 5个月大时 伸手抓握:在宝宝面前放一些彩色小气球等物品,物品可从大到小。开始训练时,物品放置于孩子一伸手即可抓到的地方,慢慢移至远一点的地方,让他伸手抓握,再给第二个让他抓握,观察宝宝是否会把物品传给另一只手。 手指的运动:把一些带响的玩具(易于孩子抓握的)放在孩子面前,首先让他发现,再引导他的手去抓握玩具,并在手中摆弄,然后除继续训练其敲和摇的动作外,再锻炼小孩做推、捡等动作,观察拇指和其他四指是否在相对的方向。 6个月大时 够取小物体:练习够取小物体,物体要从大逐渐到小,从近逐渐到远,让宝宝练习从满手抓到拇、食指抓取。 扔掉再拿:坐着,给他一些能抓的住玩具,先让宝宝两手均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给),然后再给他玩具,看到他会扔下手中的一个,再拿起另外的一个,类似“狗熊掰棒子”。 选择物体给宝宝2-3件种类相同但形状或颜色不同的玩具,让他自己选择,以此建立“比较”、“分类”的数概念。 玩具倒手:玩玩具时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让宝宝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反复练习,宝宝就会飞跃到“玩具倒手”。 7个月大时 抓握积木:把宝宝熟悉的积木块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训练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指配合抓起小积木,每日练习数次。 对击玩具:训练宝宝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例如让宝宝手中拿一只带柄的塑料玩具,对击另一只手中拿的积木,敲击出声时,家长鼓掌奖励。选择各种质地的玩具,让孩子对击各种声音,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8个月大时 捏取:如小糖豆、小包装饼干等,宝宝开始会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 妈妈要陪同孩子玩,以免他将小物品塞进口、鼻呛噎而发生危险,离开时要将小物品收拾好。 食指的技巧:可以食指拨转盘、拨球滚动左右、按键等。小药瓶也有用,但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宝宝手指伸入后拔不出来。 9个月大时 放玩具:玩多种玩具,训练宝宝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分类放玩具: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宝宝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推动滚筒:圆柱体的滚筒(矿泉水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孩子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做对了,给予鼓励。他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10个月大 “放进去,拿出来”:放下、投入的基础上,你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然后再一件件地拿出来,让他模仿。这时你要指定他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个(如让他把小猫拿出来),这样不仅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强了认知能力。每日练习1~2次。 打开套杯盖:将盖好的塑料茶杯放在孩子面前,向他示范打开盖,再合上盖的动作,然后让他练习只用大拇指与食指将杯盖掀起,再盖上,反复练习,做对了称赞他。用塑料套杯或套碗,让宝宝模仿大人一个一个套,以促进宝宝的空间知觉的发展。 11个月大时 乱涂乱画: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把书打开又合上: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懂得将书打开又再合上。未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不懂得翻开书页,只会双手拿书调来调去,不会掀开。 无论是否听过故事书,或是否会开合,只要小孩爱玩弄书本,就有教育效果。给宝宝翻的书最好画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在翻书中培养宝宝的专注、喜欢读书、爱探索的品格。 12个月大时 翻书:拿专供婴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薄而耐用的书,边讲边帮助他自己翻着看,最后让他自己独立翻书。家长观察孩子是否顺着看,从头开始,每次翻一页还是几页。孩子开始时可能不分倒顺和次序,要通过认识简单图形逐渐加以纠正。随着空间知觉的发展,孩子自然会调整过来。 手的动作:继续和宝宝玩多种玩具,加强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可以和小玩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 14-15个月大时 接龙:用积木接龙,大人先示范,后让宝宝自己接,同样也可接火车,接好后,予以鼓励和赞扬。 摆积木:3-4块积木“搭高楼”,或排5-6块“接火车”。大人不在时能自己玩1-2分钟。 这是手—眼—脑协调不可忽视的训练,别怕花费时间而不带孩子玩这类游戏。 16-17个月大时 投小球入瓶中:示范用食指、拇指拿稳小球,拿到瓶口时手放松后,使球落入瓶中。熟练后可以计算每分钟孩子能准确投入几个。 开门:会拧开门把,推开门,或者会拉开横栓和扣吊,打开柜门,有些孩子会将钥匙插入锁眼,学着转动开锁。 18个月大时 倒来倒去:会用手泼水或用塑料小碗装满水倒来倒去。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将小瓶小碗装满水让它们沉到水下面,又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 玩沙: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或者用小碗将沙土盛满倒扣过来做馒头。孩子玩的沙土要先过筛将石头和杂物去掉,用水冲洗过。每次玩之前要用带喷头的水壶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尘土飞扬。玩耍完毕用塑料布将沙土盖上。玩沙是促进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19个月大时 穿珠、画画: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用尼龙绳穿珠子,用筷子夹菜,解系按扣等,要边示范边让小孩学做,反复练习。鼓励孩子涂涂画画,如画直线、圆、曲线等。拼图是一种很好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可将一幅图如人头像或一个水果剪成两瓣或三瓣,让孩子试拼图,你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 玩套叠玩具:套碗、套塔、套桶等,是一种按大小次序拆开和安上的玩具。大人可以示范指导孩子按次序装拆,孩子会聚精会神地自己尝试。既培养了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孩子通过用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20-21个月大时 手的操作:真正形成大小、多少概念的基础上,再教孩子给物品配对。先配形状、大小的同类物,比如为两只鞋、袜、手套配对,亲子服配对等。 倒米面和倒水:其中一只放1/3碗面粉或水,让孩子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全不洒出来为止。 按大小套桶: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每一个套入,并且摆好。 定形撕纸:把纸扎出一定形状,按照针孔撕纸,使之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宝宝学做。 拼出4-6块切开的图:用一图一物的美丽图片裁成4-6块,让孩子自己拼上。拼图能锻炼孩子从局部推及整体的能力,又可练习手的敏捷准确能力。 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主要表现为手的动作的发育。0-3岁是宝宝精细动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精细动作的训练应该依据发展顺序,逐步进行。妈妈们可以记得按照上面的建议按月龄大小,合理对宝宝进行训练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p/9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乐禧宝母婴课堂个月宝宝精细动作能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