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我同事家的宝宝今年一岁半左右,有一次我和她聊天,她给我诉苦到:“最近想着给他进行如厕训练,不巧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已经习惯了穿纸尿裤,脱下就不适应了!比如有时候撒尿把裤子尿湿了,但是不说,最后把屁股淹得通红。一开始,我尝试好好跟他讲道理,训练了两三天,后来终于肯坐在马桶上上厕所了,我觉得很棒,多引导他,没想到过几天又打回原形了!后来说他也不是,打他也不是,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再给他穿上纸尿裤了……他这都一岁半了,以后怎么办呀?”

我听罢,笑了笑,对同事说:“好姐妹,瓦伦达效应了解一下?”

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源自一个美国知名的特技表演家卡尔·瓦伦达。他经常进行各种危险的高空行走,而且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稍有不慎,就会把自己的生命葬送进去。

但是,瓦伦达却经常能挑战自我、突破世界纪录,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因为我不计较的得失,也不计较结果,更不在乎别人的喝彩,我只想做好自己的事,只想成功。”最这一段采访后来被心理学家总结成“瓦伦达效应”,同时把这种只在意过程,而不在意结果的不良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效应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要一心坚信自己能成功,并朝着这个目标无畏前进,即,假如给自己“一定能成功“的心理暗示,大半就会事成。

同样,对于孩子戒断纸尿裤依赖这件事情,我们也要下定决心,从一而终,要确信我们最后一定能让孩子戒掉纸尿裤。切不可中途放弃,最后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两年,还没让孩子戒掉,那可就麻烦了!

选好如厕训练时间,很重要

德国儿童学家威尔森说:“与其挑选好的训练时机,不如先避开坏的训练时机。”

训练孩子如厕,一般挑夏天,如果选冬天,孩子不小心尿湿了,容易感冒,挑夏天则避免了这个隐忧。而且,在夏天,孩子尿湿了也会觉得很闷,不适感增强,而想要摆脱尿布。

别看孩子还处在幼儿期,其实幼儿期孩子就第一次萌生了反叛意识,潜意识里会反抗家长的“命令”。因此,在宝宝出现自发性、愿意配合和学习的情况下,如厕训练也会顺利得多。

做好训练前准备

想让孩子戒断纸尿布,最好先给他介绍便盆,等孩子对便盆逐渐产生了适应感,也就不觉得如厕仿佛魔鬼一般了,如厕训练时我们就更容易引导。

我们可以把便盆放在孩子常活动的区域,放些书、放些小积木,让孩子在训练期间顺带着进行阅读、游玩的训练,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益智,锻炼思维。同时也增加了便盆对孩子的吸引力,孩子很快就会喜欢上这种新的如厕方式。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坐在便盆上,不要强迫他们——这样只会造成他们将来的抵抗,使整个如厕训练受阻。

让孩子逐步适应不穿纸尿裤

为了让孩子适应“无裤生活”,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纸尿裤取了,每天让他们光屁股的在家里跑上一两个小时,让孩子逐渐适应这种感觉,从而摆脱纸尿裤依赖。同时孩子在没有纸尿裤保护的情况下,更加能意识到身体发出的“需要去厕所”信号。

必须注意,这个实践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还没适应而尿裤子,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给予孩子信心鼓励,不要着急着呵斥他。

教孩子正确的如厕方式以及习惯

我们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正确擦屁股和冲马桶。在他使用便盆前,我们还要教他如何正确使用厕纸。这对女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如果是孩子是女孩,还应该教她从前面往后面擦,以免细菌传播。

更重要的,提醒孩子每次使用完便盆后要洗手。疫情过后,洗手究竟有多重要,不必多说。

孩子玩心重,通常在便便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玩耍,所以我们必须记得时刻向他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为了鼓励孩子洗手,我们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垫脚凳,这样他们就能轻易够着洗手池,我们还可以配备一些孩子喜欢的、颜色鲜艳的儿童抗菌皂,确保孩子的卫生健康。

我们还知道,洗手至少要30秒才能洗干净,有些孩子却喜欢洗3秒就“溜之大吉”,有家长不知道怎么让孩子洗够一定时间,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妙招:在孩子洗手时教他唱首歌,这样他们就不至于洗得太慢或者太快,歌曲的时间我们可以自己把控,想要多久就多久。

如厕训练并非易事,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时间与耐心,作为家长,切勿因为孩子没有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操之过急,强迫孩子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去如厕,反而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把他心中稚嫩的童真之花给“压蔫儿”了。

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放慢脚步,让孩子慢慢跟上,而不是一味把孩子往前推,不计后果。并且当孩子出现失误时,不要打骂,而是要讲道理,慢慢教育,诚心相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x/1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