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发脾气,意思是用不恰当的方式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

  静妈说:“宝宝三岁半了,爱发脾气,就不能见人碰她的东西,不留意碰着就会生气,大吼大叫,像个霸道自私的刁蛮小公主。稍不如意就急,连哭带闹,脾气暴躁,都说三岁看大,不知道还能来得及纠正不,我一天天的被气得快坚持不下去了,心已崩溃。”

有什么办法引导这些霸道小总裁、小公主“好好说话”,将亲子沟通拉回正轨呢?

孩子闹脾气的根源:

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形成感受、思考情绪的能力,有情绪就用哭、闹表达。这时候,如果家长,通常是母亲,或再有其他照顾者能接住孩子的情绪,并协助孩子管理情绪,孩子就会逐渐具备成熟的应对情绪的能力。比如,孩子拼积木因为完不成恼怒大哭的时候。如果母亲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告诉孩子如何找到搭建成功,并帮助孩子完成拼接。这种方式能训练孩子的情绪能力。没有指责,只是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引导孩子认识到情绪、思考、宣泄是不同的。让孩子因此明白:有情绪不可怕,我有能力承受并处理它。

反之,如果没有接住孩子的情绪,任由孩子用负面方式表达情绪,随着时间积累,孩子把负面表达方式当成习惯,遇事第一反应是丢出去、宣泄掉,习惯性暴躁。脾气也就逐渐成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情绪管理?

一、中心原则。

人是感情动物,一定要想想孩子在感情上需要什么帮助。先接纳、处理孩子情绪,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x/1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