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我再次来到郑州妇幼保健院,守在媳妇旁边,等待我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按照医生的计划,今天上午剖腹产。毕竟已经到预产期了,媳妇还有点高血压,医生的意思是不用再等了,老大都是剖的,老二还建议剖。那就剖吧,早晚都是那么一下子。回想起上一次,还是16年8月,是个火热的夏天,现在是冬天。不同的季节,心境也略有不同。生老大时,心里诚惶诚恐。现在的心境说不上波澜不惊,但也没什么紧张的。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至理名言也。现在老大4岁多,作为父母,已经初步从养孩子的琐碎中解脱出来了。现在又要进入一个新的征程,如果你问我,养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样?有什么心得体会?我有三点感受可以分享。第一,养孩子绝对是一种复利行为。所谓复利,就是每天的收益都在原有的本息收益上再增加。复利最大的特点是刚开始时没什么感觉,时间长后突然狂飙猛进,让你的收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用复利这种经济学术语来比喻孩子,似乎有点不太恰当,毕竟养孩子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但如果你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件作品来看待,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很贴切。很多人喜欢孩子,但忍受不了养孩子的麻烦。前三年确实麻烦,一岁前更麻烦,满月之前超级麻烦。但这种麻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熬过去,就能有新的体会。直到某一天他不再麻烦你,那就是他脱离你怀抱展翅高飞的时候。麻烦越来越小,成果越来越大,孩子每天一个样。作为你给这个世界贡献的最重要的作品,总有一天你会觉得:养孩子,值!第二点感触是,如果要生,就生两个。在有这个孩子之前,我还打定了不要二胎的决心。但随着二胎的慢慢孵化,自己的心态也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变化。以前觉得,养孩子只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体验一次就够了,知道生孩子养孩子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就开始为自己生活了。不能一辈子绑在孩子身上。现在觉得,一个孩子的体验和两个肯定不一样。如果你想让自己在养孩子这件事上的体验值加倍,那就生两个。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为原有的家庭引入了一种新的变量,就能激活原有的系统。学过高中数学的都知道,三口之家的排列组合有6种关系,4口之家的排列组合有24种关系。有些东西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衡量,但除了数学之外,它有一些世俗的东西,可以证明两个比一个好。且不说你老了之后躺在床上,拔氧气管有没人商量这个梗。单说养孩子的成本问题,通常认为,养两个孩子的成本是养一个孩子的1.5倍。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并非没有道理。生两个孩子,刚刚好。这是我现阶段的体会。第三点感触是,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老,不是为了望子成龙,不要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加到他身上。有一个说法是,不辅导孩子作业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这是典型的养孩子焦虑症。我觉得我不是这种父母,我也不会得这种焦虑症,因为我已经从根儿上把这事儿看开了。首先我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依附于你的存在,你不能对他有太强的控制欲。孩子的人生有它自己的轨迹,不用给他设置条条框框,非要按照父母的意思来。很多父母自己当社畜,感觉这辈子没啥指望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拼命的压榨孩子、要求孩子,就像老板压榨自己一样。这是一种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也是对孩子人生不负责的懦弱的人。我不做这种父母,我对我的孩子要求很简单。只要身体健康、心情快乐、性格健全,长大后能知道自己将来干什么,我就知足了。听起来很简单的要求,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以上三点,就是我分享的,关于养孩子的体会。上午就剖腹产了,今天先写到这里。祝我们好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x/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