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小儿脑瘫是指因出生前或出生后多种原因导致的小儿运动发育障碍,可以伴有智力、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

导致脑瘫常见的原因有早产、未成熟儿、多胎、宫内缺氧过期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低血糖症、异常分娩、枢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痉挛新生儿、脑血管障碍等。

而在我国,小儿脑瘫最常见的原因是窒息、早产、核黄疸。

小儿脑瘫的表现

①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大约30%脑性瘫痪患儿在生后3个月以内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突然发生的剧烈哭叫。

②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持续体重不增。

③非常“敏感”或“激动”,但如果在饥饿时出现则意义不大。

④对突然出现的音响或体位改变很“敏感”,似惊吓状。

⑤护理困难,穿衣时难将其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将大腿分开,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但以上某种情况也可在正常小儿中出现,不能根据其中一两项就诊断为脑性瘫痪。若存在多种异常,而且是发生在有脑性瘫痪高危因素的患儿,就要考虑有脑性瘫痪的可能。

脑性瘫痪的表现是什么

(1)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或)精细运动两方面。正常小儿3个月俯卧位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拿物,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坐;8~10个月时会爬;1岁时能独自站立;1~1岁半时能行走。脑性瘫痪患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脑性瘫痪患儿在新生儿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差。正常小儿在1岁以内尚未形成右利或左利手,而痉挛型脑性瘫痪偏瘫型则表现为经常用一侧手取物,另一侧活动减少,且手常呈握拳状。

(2)肌张力异常:

脑性瘫痪小儿在不同月龄时肌张力表现有所不同,痉挛型脑性瘫痪在新生儿期除个别严重的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外,大多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正常6个月以内的小儿肌张力由高逐渐下降到正常,而痉挛型脑性瘫痪小儿6个月后肌张力依然高。

(3)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患儿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缓消失有关。

(4)反射异常:

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有时可引出踝阵挛。脑性瘫痪患儿还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迟出现:

1)拥抱反射:

拥正常小儿生后即出现,6个月时消失,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此反射活跃。若肌张力极度增高时,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2)交叉伸展反射:

小儿仰卧位,按住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侧足底,出现另侧下肢伸展动作。生后即出现此反射,正常情况下1个月后消失,2个月后仍存在支持脑性瘫痪诊断。

3)不对称颈紧张反射:

正常情况下生后1个月内明显,4~5个月后消失,脑性瘫痪患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此反射的存在阻碍了患儿翻身动作的发育。

4)握持反射:

正常情况下2~3个月后逐渐消失,脑性瘫痪时持续时间长,手经常呈握拳状。

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基本原则

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手段,但鉴于脑瘫病理特点所限,训练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遵循一定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1.早期发现、早期康复

小儿的运动发育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的,对异常运动发现得越早、越早加以纠正就越容易取得满意的效果。

大脑中枢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就会永远消灭,且神经细胞在出生后不能再分裂、增殖。脑瘫患儿的大脑病损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如未能在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运动障碍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等二级损害,相关缺陷未能及时治疗也加重了智力障碍。

这些因素使患儿学习新的正确姿势和运动模式就更为困难,但婴幼儿特别是婴儿的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康复治疗措施恰当,可获得最佳疗效,这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机能有关。   

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约有亿个,但有些神经细胞在一生中并未全部使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突触。正常情况下,只有部分突触经常受到刺激,阈值较低,呈易被使用的活化状态。而相当一部分突触的阈值很高,不易被使用,处于“休眠”状态。受到反复刺激后,这些突触和神经环路,会重组一个神经细胞功能集团的网络系统。

人体有些部位的脑组织具有多重功能特性和许多神经环路,它们和中枢神经各部同时参与活动,一旦承担某种活动的主要脑区受损,其功能可由未受损的其他区域替代和代偿。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脑组织各部位功能尚未专一化,一般约到6岁后,神经系统各位功能才发育分化完善。这些为脑功能康复的潜在基础。

2.“促进和抑制”训练并用

脑瘫儿童由于运动发育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可能会出现发育延缓或脱节。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促进小儿产生正确运动,同时对一些异常或不良姿势与动作加以抑制,就可以使脑瘫儿童的运动发育更上一层。

3.保持正确与对称

脑瘫儿童身体各部分肌肉收缩不协调,产生不正确和不对称姿势,进而加重了肌肉的痉挛,导致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如脊柱侧弯等。保持正确的姿势有助于协调全身肌力也有利于保持对称和促使正常运动发育。

4.加强调节和平衡力

许多脑瘫儿童身体稳定性差,不能协调地调节身体各部分以平衡重心的改变,比如难以用单脚站立,把身体的重心全部移到另一条腿上。若要脑瘫儿童能正常运动和自理生活,就必须先掌握调节和平衡的能力,这是正常运动的基础。

5.训练与游戏相结合

小儿注意力不易集中,也难以持久,脑瘫儿童更是如此。小儿喜欢游戏、玩耍,如果能将训练与游戏相结合,就容易提高患儿的兴趣,使其自觉自愿去做,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家长与医生互相配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家长与治疗师的相互配合,要让脑瘫儿童感觉到家长的坚持、努力与爱心。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家长应该跟治疗师共同参与下一块检查、评估患儿的训练效果,肯定已取得的进步,纠正不合理的训练方法。

科室介绍

医院?儿童康复科

儿童康复科是我院重点科室之一,从事发育迟缓、脑瘫、小儿多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血铅超标及其他儿童康复的规范化诊治。

目前我科下设门诊部、评估部(发育评估、运动评估、言语心理评估、神经电生理评估)、物理治疗部(运动治疗组、悬吊治疗组、电刺激治疗组、器械治疗组、康复辅具治疗组)、特殊教育部(职能训练组、语言言语训练组、引导式教育组、经颅磁治疗组)、中医部(针灸组、推拿组、艾灸组、熏蒸组、游浴组),并且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康复治疗及随访体系。

引进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和经验,结合祖国传统医学和药物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创造了一套集传统医学手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的先进治疗体系。科室自成立以来,本着“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定期选派优秀人员到国内外各康复机构进修学习,引进先进的康复技术,全面提升了科室的业务水平及技术力量。儿童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以精湛的康复技术为患儿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走向课堂,走向社会。

儿童康复诊疗范围:

脑瘫康复、语言障碍的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指导、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脑外伤、抽动症、小儿多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血铅超标、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弱智、痴呆、癫痫、面瘫、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等。

往期回顾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x/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