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暑假之三盯紧水中的孩子
7月23日晚8点多,浙江工业大学游泳馆内,一名5岁男孩见到泳池后兴奋异常,直接跳入了水中。万万没想到他跳入的是深水池,幸亏救生员发现及时,见男孩有溺水迹象,毫不犹豫施救才没有发生悲剧。男孩救上岸后,父母才姗姗到场,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同样是在浙工大游泳馆,前年,一名小孩带着救生圈在浅水区戏水,不小心重心失去平衡头部朝下溺水,幸亏救生员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不幸。一旁的大人们却浑然不觉。 可惜,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游泳池里,在救生员的专业监护下游泳,更多的孩子是在江河湖汊中游泳,一旦出了问题,很难有这样的“辛亏”。夏季是溺水高危期,假期尚未过半,已经看到听到许多关于小孩溺水的揪心报道,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约有40人因溺水死亡,而小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占68.2%。 没办法,水里诱惑实在太多,有浪花,有荷花,有小船,有鱼虾,又有清凉惬意,又能体育锻炼,莫说杭州的5岁男孩见到水就兴奋一跳,就是做父母的又何尝不心动呢。 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太弱势,又是孩子的实情。怎样才能让孩子安全地玩水呢? 没有一次溺水不惨痛 孩子们眼里的水,只有种种诱惑,没有背后的种种危险,因为诱惑是显性的、可体验的,而危险却隐性而不可体验。要让孩子认识到危险,单讲道理没有用,最好的办法是让隐性的危险形象化,让孩子看个真真切切。 建议父母到网上收集一些孩子溺水的相关图文视频,然后边让孩子看图边讲给孩子听,稍大的孩子还可以让他自己看,让孩子看到小生命的冰冷,听到父母痛不欲生的嚎哭。这样做,目的不是恐吓孩子,而是让孩子知道看似柔弱的水能带来欢乐,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从而对水产生敬畏之心。讲的次数不宜多,一次足矣。 然后,把学校分发的《暑假防溺水事故告家长书》拿出来,让孩子重温“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此时的教育效果一定奇好,孩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生命的珍贵,同时感受到与父母相遇今世的不易和生死之交的挚爱。 有了对水的敬畏,孩子跨入水的脚就会谨慎。 没有一只鸭子被淹死 世界上多于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水,除去大海,平原有江河湖汊,山里有水库沟渠。人从古到今都逐水而居,依水而活,面对水,我们注定无法逃脱。 与其因噎废食,不若坦然相对。防孩子溺水,最好的办法不是禁止下水,而是学会下水,让孩子做识水性的鸭子。 教孩子游泳,不会的父母得先行学会,并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分享给孩子。最初学习阶段,父母一定要盯紧孩子,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练习,不可象杭州的两个父母那样浑然不觉。父母可以备一个救生圈在身边,但不要让孩子依赖救生圈学。要狠心把孩子扔到水里,让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水里学会站稳脚跟,学会平衡身体,学会浮在水面,学会换气划水。狗爬式也行,青蛙腿也行,学的过程中即便呛几口水也没关系,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学会了游泳,孩子溺水的风险才真正降低。 弄懂一些常识再下水 会游泳,不代表万事大吉,溺水者当中,有好多就是会游泳的。有的孩子自恃会游泳,看到同伴溺水,奋不顾身下水救人,结果酿成更大的惨剧。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会游泳的,不会游泳的,都必须懂一些游泳小常识。除了上面说到的“六不”之外,下面的一些常识也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会看警示牌。有危险的水域,一般都设有警示牌或围栏、篱笆等,警示牌上标明的水深是该水域的最大深度,同时会标明“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等字样。要告诫孩子遵守警示,不要到这样的水域戏水。 会用救生圈。使用救生圈游泳时,应该抓着或用绳牵着,而不应该套牢,防止重心失去平衡遇到麻烦。在深水区不要用充气式救生圈玩水,防止因气嘴松动、破裂等漏气发生溺水。 会泳前热身。入水前做体育课上经常做的徒手操,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充分活动伸展开;用冷水淋浴一下全身,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 会抽筋自救。抽筋是善泳者的杀手,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处理。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臂膀抽筋,可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直到恢复;腿抽筋,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另一侧的手握住抽筋腿最远端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伸直,一次不行,可以连续做几次,直至缓解。 会正确施救。告诫自己的孩子,在发现同伴溺水时,不可贸然下水营救。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向成年人大声呼救或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将身边能找到的竹竿、木板、绳索、救生圈等,从岸上或船上传递或抛给溺水者,并注意与溺水者保持距离,防止被拖带入水。 炎炎夏日,愿天下的每一位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都能安全地享受到游泳的乐趣。 推荐:来自乐豆叔叔的一封信:孩子暑假怎么过? 上篇:过好暑假之二——留点儿粗活给孩子 提高孩子的生存力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x/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学常识100题,给孩子收藏
- 下一篇文章: 宝祥月嫂20个不得不知的母婴护理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