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重点小学语文老师说:识字要趁早,识字多的孩子,步入小学后,不仅语文学起来轻松,其他科目也会有很大优势。

根据语文教材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孩子要认识~个字。一年级刚入学时,是从比较简单的“人口手”开始学,但是很快会过渡到比较复杂的字。如果孩子没有基础,天赋一般,识字会成为孩子迈上学习正轨的一道“坎”。

识字很重要,关系着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两项能力直接决定着语文、数学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

但是,我们很多大人对认字有误解,认为认字就是死记硬背、多看多写。

一开始字少、简单的时候,看不出问题。但是随着字数增加、结构复杂之后,就会出现记不起来、记不清楚、写错别字的情况。

比如,很多孩子的语文作业会出现:“神”的偏旁写成衣字旁,错别字;“贯”写成“贵”,记不清楚;“揠”苗助长的“揠”,字形复杂,孩子完全记不起来怎么写。

北京市的特级语文教师、清华附小的执行校长李怀源曾说:教孩子识字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认字的能力”。

认字的能力指的是,能了解简单的字理,可以从音、形、义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归纳,知道怎么去理解汉字的构成、怎么去记忆。

我在带女儿进行识字启蒙时,一开始不教她认和写,而是给她讲字的音、形、义,让她慢慢积累这方面的理解。

比如,我给她讲“从”字,我跟她说,这个字很像一个人跟着另外一个人。然后和她爸爸一前一后把字形演给孩子看,最后解释它的意思是“跟随”,孩子就很容易理解。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

下次她看到这个字,想不起来,我只要提醒一下,你看它像什么?她马上就能联想起“一个人跟着另外一个人”,多看几次,就能完全记住。

把“死记硬背”变成“理解+记忆”,孩子学起来轻松,也能记得很牢固。

古人造字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孩子认识树木的“木”字后,可以跟她说,古人画出“木”之后,就想着,在上面再添个小标签,来表示树木上面的一个部分,这样就延伸出一个新字。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

比如:“木”字下面加一横,代表树木最底下的部分,是根本的“本”;

在上面加一横,代表树木最上面的部分,就是“末梢”的“末”;

人靠着树木,就是休息的“休”;

树木上面加个“手”,就是采摘的“采”。

这样串起来理解记忆,一下就能认识很多字。

古人造汉字,有一套造字的方法和逻辑,理解这些方法和逻辑,是识字的基础。

用这样的方法去认字,事半功倍,而且非常有趣,孩子也很乐意学。

我带女儿进行识字启蒙,用的是著名教育家刘墉写的《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这是一本真正适合3-6岁孩子识字的趣味启蒙书。

刘墉的儿子刘轩、女儿刘倚帆都是在美国长大的,但是中文能力都非常厉害,得益于刘墉独创的识字秘诀。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

书中采用刘墉独创的“图像联系记忆法”。一个字×一幅画×一个故事×一张生活照片,四步结合,把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解释的一目了然。

刘墉给孩子的汉字启蒙书

家长不用刻意教,孩子不用死记硬背记,识字的同时gt汉字演变的精髓,这对以后语文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这本书原价68,活动优惠价29.9元,非常划算,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我是

柠檬读书育儿专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幼儿家庭早教,每天分享育儿干货,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1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