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元智能天赋测评对家庭教育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最难的莫过于“为理解而教”。每个家长都希望做到因材施教,然而,凭经验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即使是双胞胎,他们大脑各功能区的强弱也不同,因此,呈现的性格特点与行为模式也不同。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潜能和发展路径,只是家长没有认识到,所以不知道教育孩子的路怎么走才对。目前,多元智能天赋测评所给出的优势报告就是家长读懂孩子的大脑地图的导航仪,家长根据报告的分析和建议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多元智能天赋测评应用案例解析

1、爱打人的问题孩子

李女士和丈夫自开公司,生意顺利。由于忙于打理公司事务,没有时间陪儿子,孩子从小跟着姥姥。后来上幼儿园,虽然淘气,但还是比较懂事。

自从姥姥回家后,孩子就频频被老师请家长,有时一天就被请多此。每次不是因为孩子打人,就是因为跟老师作对。老师说,孩子上课根本坐不住,老师讲什么也不听。每次听老师说完,爸爸气的回家对孩子又是打又是讲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怕被幼儿园辞退,所以接受朋友的建议,做了测评并对报告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解决方案。

2、家长描述的孩子现状:

老师说经常打小朋友,而且不道歉。

跟她说话听不见。

上课不听讲,随意下位溜达。

跟老师顶嘴、作对。

就喜欢玩乐高,玩时能坐住。

3、多元智能天赋测评报告分析

打小朋友,且不道歉。据测评报告分析,孩子的行为模式属于认知型,说明孩子固执有主见,不易认同别人,吃软不吃硬。当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反对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动手。

跟她说话好像没听见。据测评报告分析,孩子的听觉功能明显弱于体觉功能,且听觉辨识是补,所以,孩子不是故意不听,而是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弱,对语言的理解比常人都要慢很多。

不听讲,随意溜达。据测评报告分析,孩子体觉功能是优,且听觉辨识是补,说明孩子天性好动。所以,常规的授课方式孩子听不明白,坐着不动就会很累。

跟老师顶嘴、作对。据测评报告分析,孩子食指有反箕纹,说明孩子有逆向思维,想法与众不同。所以,在被老师批评时,会不自觉地还嘴。

玩乐高时能坐住。据测评报告分析,孩子属于认知型的体觉型小孩,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喜欢动手。所以,孩子喜欢玩乐高,且想拼出自己的目标物品时,就会表现非常专注。

4、调整方案

运用孩子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补强。每天陪孩子跑步,释放过剩体能;给孩子报跆拳道班,学会正确使用力量;每天玩搞笑表演,将逆思用于创作;跟孩子比赛讲绘本,分享感受,培养同理心;每天早晚拥抱孩子,让孩子在爱中学会爱。

5、效果

经过3个月的行为调整,孩子与小朋友的关系逐渐融洽,打人的行为得到了良好改善。家长说:老师觉得孩子完全变了个人似的,特别爱帮老师干活,孩子变得比以前开朗,懂得帮助人了。

现在,孩子已经顺利上小学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