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这样和孩子一起度过更有意义
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关于清明这一时节,孩子们有多少了解?如何和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 壹和孩子一起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也是二十四自然节气点,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 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贰这些习俗、活动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利用祭祀活动进行感恩教育清明祭祖,其内涵是“孝”文化。向已逝的亲人、祖先送上思念与敬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认识孝文化环境,让他们知道感恩。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扫一扫烈士墓,献上一束花,给孩子讲讲先烈们的英雄故事,创造一个耳濡目染的机会。 当然,孩子还小,认知水平很有限。比如有的孩子甚至说,打仗时他们没有吃的,为什么不吃巧克力等。孩子说得幼稚,家长们不能一笑了之,要有意识引导。家长也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跟他说什么都没用。这种耳濡目染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也许只是一枝白菊,一个鞠躬,但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感受到我们对先人的尊敬和敬仰。 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前后,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候,野外也是绿意盎然、山花浪漫的美丽景象。家长可带孩子去户外沐浴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走进远山近水的田园村落,踏着绿油油的青草,踩着软绵绵的春泥,感悟魅力十足的春天。 春游踏青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五官感受能力。家长可以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为教材,给孩子讲述各种颜色的特点,让他们增加对颜色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孩子闭目倾听风声、松涛声或是鸟鸣虫叫声,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和辨别声音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在小溪边玩水、在花丛中玩耍…… 放风筝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放风筝、荡秋千。 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风筝。而且,晚上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古人把风筝放上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放风筝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清明节的习俗,还可以强身健体。放风筝时,宝宝可以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有利于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消除眼睛疲劳,达到保护和增强视力的目的。 吟诵古诗 和孩子一起吟诵几首古诗,缅怀先人、英雄。有些古诗也表达了清明时节的大自然春意,孩子们一边读诗,一边感受诗韵。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采桑子》 欧阳修(宋)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唐)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寒食城东即事》 王维(唐)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观看电影这几天,家长和孩子可以在家安静地看一部电影,和孩子沉浸在电影里,也是一种特别的亲子陪伴。 一生中,谁都会有面对失去的时刻,失去亲人、又或者珍爱的动物,当那样的时刻来临,我们该如何走出悲伤?推荐几部电影作品,陪孩子一起观看,相信会让孩子有所感悟。 1《父与女》影片介绍: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只有八分钟,这八分钟贯穿而来的永恒与生命,如一条细绳。在《父与女》里,爱、死亡,生命是相等的,他们的意义总和等于:生生不息。2《我们天上见》影片介绍: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体现中国人的爱、含蓄、细腻、不动声色,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图片来源:豆瓣网清明也是亲近自然的好时机,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自然纪录片,当然也非常值得陪孩子一起观看:3《地球脉动》影片介绍: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计数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有人评价,带着孩子刷完这部纪录片,就会感觉走遍了世界各地,收获了万千美景。图片来源:豆瓣网4《美丽中国》影片介绍: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夜香、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次,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图片来源:豆瓣网5《微观世界》影片介绍:围观下的虫子世界,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自然界无法像人类诉说的道理。如果近距离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会发现原来毛毛虫的毛这么光滑;相互依偎的蜗牛温馨得赚人眼泪;蜘蛛会在水下用一个小气泡作为自己的餐厅;天牛就像公牛一样在互相较劲……图片来源:豆瓣网6《时间的风景》 影片介绍:浩瀚的星空,数亿个星球缀满夜空,争先闪耀着璀璨的生命;高山之巅,光影变换、时光更迭、城市的光芒汇成一条条闪耀跳动的光芒线,大地以谦逊广阔的胸怀拥抱迎接着天空。看这部纪录片时,不仅仅要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更要带着期待与好奇的态度欣赏。图片来源:豆瓣网7《森林之歌》影片介绍:摄制组从年开始,历经艰辛与危险,赴西藏、新疆、华北、秦岭、云贵高原、东北、海南、福建等典型林区,拍摄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和精美画面。节目论述了森林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阐述了人、动物、森林和谐共生的关系。图片来源:豆瓣网共读绘本清明来临,如何带孩子恰当地认识生命与衰亡是最近热议的话题。而孩子们喜爱的绘本故事自然是首选途径。共读绘本,与孩子讲述死亡,读懂生命。 叶子为什么要飘落? 没有感情地活了万年的猫为什么流泪了?当鸭子遇见死神,会产生怎样的对话?爸爸的围巾有着怎样的魔法…… 不说教,不浮夸,生命在一个个绘本故事中被还原以温情和希望。家长与孩子一同读绘本,让孩子感受学习一堂温柔而有力量的生命课。 《一片叶子落下来》(美)巴斯卡利亚著绘,任溶溶译,南海出版社绘本介绍:这是一则关于生命的童话。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共同经历过四季的变化,从而体验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与其他绘本不同的是,这本书不是画出来的,而多数是精美的照片,作者通过这些摄影作品,来展现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进而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爷爷变成了幽灵》(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彭懿译湖北美术出版社绘本介绍:爷爷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大街上。就在爷爷入葬的那天夜晚,伤心的艾斯本看到爷爷坐在房间的壁橱上,变成幽灵回来了!书上说,人死后之所以回来,是因为他忘了做一件事。艾斯本陪着爷爷一起去寻找那件忘记做的事。回忆的闸门由此打开,往事的潮水将他们包围。《长大做个好爷爷》(澳大利亚)奈杰尔·格雷文(英)瓦奈萨·卡班绘,金波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绘本介绍:小小熊最快乐的事,就是在每个星期五去看望他的爷爷。爷爷和小小熊会一起喝茶、吃点心,一起爬上花园里的书屋……这时,爷爷还会给小熊讲故事,讲他年轻时的往事。但是有一个星期五,小小熊去看爷爷的时候,爷爷却不能出去了。《爸爸的围巾》阿万纪美文,麦克·格雷涅图蒲蒲译,21世纪出版社绘本介绍:爸爸的围巾是一条暖暖的绿色的围巾。妈妈说很适合我,于是我戴上了爸爸的绿围巾。后来,围巾找不到了。原来爸爸的绿围巾会魔法,变成了春天的绿树绿草。我看着满眼的春天绿色不再哭了。《活了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著,唐亚明译接力出版社绘本介绍:有一只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万次,又活了万次,有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獾的礼物》(英)华莱编绘;杨玲玲彭懿译,明天出版社獾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他所有的朋友。没有了獾,大家是那么难过。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所有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回忆起他给大家带来的所有帮助。獾虽然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一直在温暖着大家。《麦先生的旅行》(法)吉利斯·蒂伯文,(美)拉克·瓦勒森绘汪芳译,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绘本介绍:麦先生的儿子去世了,他决定带着儿子生前最爱的玩具泰迪熊去远方流浪……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孤独的流浪儿,于是,他们一起开始了新的旅程……无论生活中碰到多大的痛苦,人与人之间的爱都能抚平伤痕,并且能陪伴彼此一生。《小鲁的池塘》(美)伊夫·邦廷文(美)罗纳德·希姆勒图河北教育出版社绘本介绍:小女孩和小鲁是住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他们总是形影不离。但小鲁的心脏病日益严重,最终故去,把悲伤留给了小女孩和其他同学,于是,大家试图一起找到一种可以纪念小鲁的方式,来抚平内心的创伤。《当鸭子遇见死神》(德)沃尔夫·埃布鲁赫著绘陈科慧译,新蕾出版社绘本介绍:如何学会接纳和勇敢面对“死亡"这个字眼,那就看看文中的鸭子是如何直面死神的吧!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死亡的感受以及死后是什么样子,而是我们留了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就像那只鸭子,当它放下恐惧从容面对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来源:幼儿教育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7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起名字大全牛宝宝起名大全分
- 下一篇文章: 宝宝便秘怎么办,四个方法帮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