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上有个话题火了。

“生完孩子,你后悔了吗?”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评论区,有一个妈妈的评论获得了极高的赞同:

我从不后悔,但我内心深处,很深很深的地方,我明白,生活已经没有留给我自己,留给我的爱好任何的空闲时间。

人生清单上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是,没有一件事属于我自己。

是啊,不后悔生孩子,但是生了孩子,自己失去的东西也再也找不回来了。

成为母亲,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但承认自己有时候会讨厌母亲这个身份,仍然是社会的禁忌。

之前,一位名为

脑肛的博主发布了一篇“我非常讨厌自己的孩子”的微博,引发了网友强大的共鸣。

一位妈妈在留言区写到,

“我同样有这样的感觉,我不敢也不能说,因为周围不会有人理解。

我活活扭转了自己的性格,去学习怎么陪伴孩子怎么教育孩子,看绘本,蹲下来说话,耐心的教导,感觉自己要疯了。”

你有过后悔成为母亲的时刻吗?

生孩子是一件特别糟糕的事

作家多纳丝曾说:“如果妈妈们只能被装在画框里,或者藏在面具后面,那么我们都不会知道关于母亲的更完整的故事。”

后悔成为母亲,并不意味着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思考:当妈,对于女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妈后,最难过的是,找不到自己了。

就像《三十而已》里顾佳说那样:

生孩子是件特别糟糕的事,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个叫妈妈的头衔里。

她觉得自己出月子之后,原来的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感触,当妈之后,原来快乐潇洒的自己已经“死了”,而成为了一个孩子的妈妈。

生孩子很折磨,但更折磨的是生孩子之后的事。

生完孩子后下体仿佛被撕裂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在涨奶却排不出奶时,被孩子半夜哭喊着吵醒;

在抱着孩子柔软的身躯,却感觉不到自己对孩子的爱。

想抱怨时,却被告知:“当妈妈本来就是这样啊~”

可为什么就我一个觉得熬不过去呢?

之前微博上有一个“九张图记录全职妈妈一天的帖子”看哭了无数人。

“这世上,没有一个女人是真正做好了准备才当妈的,每个全职妈妈都体会过一种快窒息的感觉,那是种深潜到海底的孤独感。”

很多妈妈,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带娃。她们不敢停歇,更不敢抱怨。

面对散落一地的玩具,堆积成山的脏衣服,和满满的洗菜盆,无从下手的那种无助的感觉。

一个不注意不知道孩子又把什么打翻了,杯子碗不知碎了多少,忍不住想吼孩子,可吼了之后又自责不已。

可悲的是,哪怕你做得很好了,孩子有一点点小事,都会被老公婆婆指责“不够称职”。

每一个人都先把你看做母亲,其次才是你自己。

有个叫“怪力少女”的妈妈说:

“孩子八个月,前几天开空调冻到了,发烧感冒。今天给他做辅食的时候,把他放在摇椅上,又差点磕到眼睛,脸磕出血了。

晚上给他洗澡的时候,发现屁股了张了好多白色疙瘩,不明原因。忍不住又哭了好久。当妈妈好难。”

“别人做妈妈都这样,你为什么不可以?”

但当众人指责妈妈的时候,没人问妈妈:“你还好吗?”

妈妈不是矫情,她们真的太累了

袁咏仪曾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自曝自己产后抑郁过半年。

那个时候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非常敏感,看见妈妈买菜回来都会莫名哭。

老公张智霖随口说的一句话,她都会认真。

要是说错话,提到她肥,袁咏仪更是立刻炸毛:“你是嫌弃我吗?”

逼得张智霖崩溃地说:“如果你继续这样,我们真的没办法生活下去了。”

深陷其中的还有:

月子里整天哭,后来眼睛受损,不得不做手术的秦海璐;

曾以为在深夜里抽泣只是文学描述的矫情,实际上,很多妈妈真的会在深夜里抽泣,在洗澡时放声大哭,只因为发现自己深陷在生活的泥潭里,逃不出来。

她们根本没有初为人母的喜悦,只觉得责任太重,自己根本做不了合格的妈妈。

但当妈的责任驱使她们,继续坚持做一个母亲。

“明明自己笑不出来,还要逗孩子开心。”这种矛盾的情绪就让妈妈们很受折磨。

长此以往,自责,绝望的情绪得不到排解,就会从抑郁情绪变成了抑郁症,甚至轻生。

这个时候,爸爸去哪里了吗?

一天24小时,妈妈在陪孩子玩的时候,爸爸在打游戏;

妈妈在喂孩子的时候,爸爸在玩手机;

妈妈在哄孩子的时候,爸爸在看论坛;

孩子睡觉的时候,妈妈在洗衣服;

当妈妈想休息一会儿,让爸爸看护会儿孩子,爸爸说:我要工作!

从不照顾孩子的爸爸,偶尔扮演一下慈父,效果还不错,收买孩子的心后还说孩子根本不难带。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段话:社会评价体系要求母亲做到90分以上才是应该,而父亲能做到60分就已经值得赞扬。

真正击溃一个妈妈的,并不是生育的艰辛,养育的艰难,而是家人的不理解,是自己背后空无一人的心酸。

每个妈妈都值得温柔相待

为什么这几年,总有产后抑郁的妈妈抱着孩子离开这个世界?

是因为她们觉得无助没有希望,自责后悔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心理学上把这叫做“扩大性自杀”,她觉得没有了她之后,宝宝不仅不安全,日子过得也很苦,她宁肯自己带走。

而这时,丈夫的态度至关重要。

就像霍思燕说,她刚生完嗯哼时,情绪非常不稳定,爸爸走之后她就狂哭,认为大家就是来看孩子的,并不是看她。

可幸好,这时候杜江在,就在她身边安慰她,告诉她:别害怕,有我在。

袁弘在妻子张歆艺“扔下”孩子去旅行时,一边嘱咐她“好好享受”,一边写下万字带娃日记。

当全世界都夸赞他是好丈夫好爸爸,他会说:“这是因为我的另一半足够好。”

有爸爸在,妈妈的情绪可以流动,妈妈才有足够的空间释放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这一概念。

温尼科特认为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足够好的母亲会给孩子提供足够又不会过多的抱持,既不忽略,也不会过渡的干涉。

这种足够好的的母亲不同于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思路,后者剥夺了孩子某种成长,没有机会去适应外部的挫折。

而“足够好的妈妈”同时也告诉了妈妈们,那些做不到的,不能够完美的地方不是错。

是的,妈妈们,你们不必要求自己分,60分就可以了,剩下的40分就交给爸爸去完成。

愿每一个妈妈都能被温柔相待。

就像一首歌唱的,推动摇篮的手,也能推动整个世界。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