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奇怪的握笔姿势,要强行纠正吗
最近有人留言,家里快六岁的宝宝要正式上学了,开始用笔练习写字,但是她发现孩子写字的姿势不对,怎么死磕都改不过来,非常焦虑苦恼。 然后在我这里看到我家果果(也是5岁半)的握笔姿势,也是非常别扭,所以想问问我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握笔这件事,看上去好像是上学的年龄才需要操心的,但是决定孩子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这件事,是从婴儿时期就埋下了伏笔,所以关于这个话题,咱们还是要从头说起。如果你的宝宝喜欢用笔涂鸦,你会发现,小孩子经常会有很多非常奇怪的握笔姿势,研究发现,宝宝从1岁开始有涂鸦行为开始,一直到六七岁左右,握笔姿势一般会经历下面这5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岁,会用拳头来握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手指的力气太小也不灵活,所以他们涂鸦的时候,手指和手腕是不动的,而是要借用大运动的力量,也就是整个手臂的移动,才能顺利画出非常混乱的线条。 第二阶段,2-3岁,这个时候的宝宝,手指和手腕比之前要灵活一些,所以他们会抛弃之前非常费力得挥动大臂的方式,转而使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来移动画笔,所以就会形成这样“倒着拿”的握笔姿势。 第三阶段,3-4岁,随着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越来越好,所以他们开始不需要再移动前臂,而只用手指的力量和手腕的力量来握笔涂鸦,这个阶段因为手指的力量依然不是很够,所以宝宝会动用四根指头才能把笔固定住,姿势不一定是图上这个姿势,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只要他们选择动用四根手指,都属于这个阶段。因为四个手指握笔会非常得死,无法灵活移动,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是写还是画,都基本上是手腕在用力。 第四个阶段,4-6岁,孩子开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来握笔,这样的姿势让他们的手指可以有空间移动,所以这个阶段,他们手腕的移动会变得少一些,手指的动作越来越多。 第五个阶段,6-7岁,就是标准成熟的握笔姿势了,中指作为支撑,主要靠拇指和食指的动作来移动笔。 看了这五个阶段,你应该会明白,孩子握笔的姿势是“不断演进”的,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可能有的孩子天赋异禀,手指就是天生比较灵活又有力气,一拿笔马上就是正确姿势。 但是这是运气,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绝大多数普通孩子握笔姿势都要经历这么个渐进的过程。 事实上,用标准的握笔姿势来写字,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作,需要动用手心上的17种肌肉+手臂上的18种肌肉发力配合,既要考验手指和手腕足够力量和灵活程度,还需要肩膀和前臂的肌肉形成足够稳定的能力。这其中只要是任何一种肌肉的力量、灵活协调性,稳定性没有到达那个程度,孩子就没有能力用正确姿势进行书写。 如果孩子肌肉能力不到,却又很小就有大量的书写任务要完成,他们的手就会非常疲劳甚至酸痛,他们就会顺其自然地动用“其他肌肉”去弥补那些“让他感到疲劳的肌肉”。就好像左手举东西酸了就想换右手一样自然,这一旦“弥补”,就会形成很奇怪的握笔姿势,天长日久就会形成习惯,就难改了。 (这就像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大人如果硬要扶着他走或者站立很长时间,他腿的力气不足,觉得难受,会倾向于用脚掌的力气去补充,形成走路踮脚的习惯。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导致孩子拿笔姿势错误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种原因是孩子还小,各种肌肉能力不到,握笔姿势还在演进当中。 所以一般6岁之前的孩子握笔姿势不对,不用去刻意纠正干预,孩子能力到了,自然就会开始选择使用又省力又快的握笔姿势了。 另一种原因是已经形成了坏习惯。 小的时候对相关肌肉的锻炼不足,又被强迫承受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书写任务,反复固化错误的姿势,让“坏姿势”定了型。 那作为父母,你可以为孩子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做点什么呢?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你需要未雨绸缪: 1,婴幼儿时期,鼓励孩子多“手膝爬”,可以锻炼肩膀和手臂的稳定性。 2,从1岁开始,给孩子提供各种画画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蜡笔、水彩笔、粉笔、油画水彩等等,鼓励孩子上色,涂鸦,画得一片黑漆漆乱糟糟也无所谓,主要是让孩子有更多机会锻炼握笔。 3,陪孩子多捏橡皮泥,可以非常好地训练孩子的手指力量。 4,和孩子玩贴纸或者贴纸书游戏,训练孩子自己撕、粘贴纸。5,如果孩子到了4岁,拿笔姿势依然是“四根手指固定”的奇怪方式,可以有意识地让他用短短的粉笔或者蜡笔画画涂色,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向“三个手指拿笔”的方向演进。 6,学龄前不要强迫孩子书写很多文字,即便是需要学写字也千万要注意强度,如果孩子表示失去兴趣或者累了,就立即停止,换个时间再来,避免孩子形成握笔坏习惯,更避免败坏对于学习书写和文字的胃口。 对于已经学龄,六七岁的孩子,如果拿笔姿势还是很不标准,需要纠正嘛? 这个问题还是要分情况:如果是在北美,拿笔姿势就不太受重视,事实上这边的老师也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9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婴儿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怎样快速消除婴儿脸
- 下一篇文章: 宝宝危机一刻,妈妈的这个举动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