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头疼这些行为,特别最后一种,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跟父母互相陪伴、互相成长的天使,他可能安静、乖巧、人见人爱,也可能淘气、闹腾、让父母“头疼”。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4种让你“头疼”的行为,不要再头疼抱怨了,因为这些行为暗示你正在养一个聪明的孩子,父母就偷着乐吧! 爱翻箱倒柜的孩子 闺蜜家有个男孩子,一岁多,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她跟我叫苦连连:疫情赶快过去吧,小怪兽在家呆不住了,快要把家拆了!原来这个一岁多的宝宝从八个月会爬开始,就拿到什么咬什么,拿到什么扔什么。一岁左右会走路,更是翻箱倒柜、爬高上低,凡是所到之处必定一团糟,能打开的瓶子、盒子都“咬”开(因为他不会旋转盖子,手指掰开的力气又比较小,只能用牙咬开)…… 我听完之后,这不就是我家二宝的真实写照吗?哈哈,看来男孩都一样爱折腾啊!然后,我和闺蜜一起分析问题,也请教了一个做儿童心理咨询的朋友。她告诉我们,孩子翻箱倒柜是他对外界充满好奇,是他在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思维也比较活跃,有自己的想法,有创造性,父母不用头疼,只要静静旁观,保证孩子的安全就行。 高需求的孩子 妈妈圈中总有这样的一群宝宝:从出生开始,吃奶要抱着,睡觉沾床就醒,哭的时候很大声,笑的时候很热情,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双手握拳、肌肉紧绷,表现出强烈的反抗。 耗尽心力的妈妈是高需求宝宝的标准配备。每个高需求宝宝身边都会围绕着一个甚至几个筋疲力尽的大人,尤其是妈妈,常常为了宝宝耗尽心力。高需求宝宝自带永不停歇的小马达,活力无限,大人永远无法预期下一刻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一旦理解错了他们哭闹的含义,下一秒迎来的就是号啕大哭…… 这样的宝宝光是想想就头大,更别说是身边领着一只了!只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高需求的宝宝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主见,有活力,会利用身边有利资源来满足自己,只要父母引导得当,这些高需求宝宝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可以说是天生的领导者。 话多的孩子 感恩经过国家领导和白衣战士的不懈努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终于得控,孩子们终于可以出门放风了。上个周末,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公园走走。一进公园,孩子们就撒欢了,尽情奔跑。妈妈们自然是开始聊家常。一个妈妈吐槽:“我女儿话实在太多了,每天在家都说个不停,总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 我一看撒欢孩群中,她四岁的女儿的确一直都在说个不停,各种提议小伙伴如何玩。我也惊奇发现,小女孩不是这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但是大家都听她的!于是我劝慰朋友:她的话多说明她语言表达能力强,有领导力,还能交到很多朋友。就像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的主角,她真的算得上是一个“话匣子”,但是小伙伴们都喜欢跟她一起玩,俨然一个“大姐大”。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大师、演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技巧,75%靠的是语言表达。” 的确,话多的孩子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父母不用担心,引导他适时适地的说话,孩子的潜力将会无限。 性格固执的孩子 我家女儿不是摩羯座,但是遗传了爸爸摩羯座特质:强迫固执,坚持己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跟大家分享一个生活小场景:女儿在玩搭积木,要用到红色的方块10块,可现在她只找到9块,建议她用一块粉色的代替,不行,她可以找她全部可能放积木的地方,硬生生找到最后一块。搭积木的时候坚决不让别人碰,就算失败了一百次,她也会搭第一百零一次。 曾经一度我为她的固执头疼不已,感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改善她的固执。直到我看到美国心理协会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以多名9至12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初期,科学家的观察内容主要这些儿童的注意力、自卑感、急躁和违规等行为。40年之后,心理学家再一次对同一批实验参与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他们童年时表现出来的优缺点与成年时的职业成就联系起来。研究结果显示,成年时有一番作为的人,或从事着理想事业,或薪资丰厚,他们童年时在性格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性格固执。 静心想想,孩子的固执未必是一件坏事,比起乖巧听话的“别人家的孩子”,性格固执的小孩坚持自己的想法,有主见,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专注力特别强!这是孩子开始学校生活必不可少的,别人求之不得呢! 你的孩子还有哪些让你“头疼”的行为呢?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个行为除了让大人措手不及之外,它可能帮助孩子发展哪一项能力呢?说不定它又是孩子的一笔成长财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11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写给2岁儿子的一封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