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国际红溪谷幼儿园幼儿脾胃虚
当孩子饮食摄入过多或不易消化时,就容易出现积滞、厌食、吐泻等疾病。多数孩子的脾胃虚弱都是正常情况,但反复出现积滞、吐泻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时,脾胃虚弱就是病理性的了,即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简单理解就是二者功能不协调,较脾胃虚弱的程度要轻一些,是疾病的最初阶段,积极调整饮食习惯会避免脾胃虚弱的情况。常见的脾胃不和症状有以下几点: 1.食欲不振,饮食量比平时明显减少,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感兴趣; 2.肚子胀,偶有间断腹痛; 3.呕吐物或大便有不消化物或奶瓣味,气味臭秽; 4.睡眠不踏实,爱趴着睡或咬牙、磨牙; 5.舌苔白厚,口中有酸腐味,还可长时间地表现为地图舌。 6.面色发黄,手足心热,精神活动差,爱发脾气,常哭闹。 调和脾胃,喂养最重要 孩子的饮食不能自制,时常遇到好吃的东西不加节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总是家长喂什么就吃什么。如果家长添加的餐数频繁,或是营养物质过多,孩子的脾胃不能将其消化,那么孩子患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同时不能代谢的营养物质也会加重其他脏器的负担。 1.健康饮食分利弊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少吃冷饮。以上“三少”尤其是在饭前需要注意。同时不要冷热夹杂着吃,特别是吃了油腻的东西不要吃冷饮。 2.按需喂养因人异 任何年龄阶段不强迫进食。每个人的饭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千万别和别的孩子比饭量,而强塞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了脾胃的负担,造成虚胖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损伤脾胃功能。 3.饮食结构均衡宜 人体的饮食金字塔中,糖盐油10%,鱼肉蛋奶20%,水果蔬菜30%,面食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占40%。新生儿到婴儿时期的饮食只能是乳制品。随着孩子的成长,饮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一岁以后的孩子晚上睡前不要加牛奶。同时切勿给孩子吃蛋白粉等保健品。 由脾胃不和发展到脾胃虚弱还有一个阶段,在“不和”的阶段,注意饮食往往就可以避免出现脾胃虚弱,同时使用一些简单的食疗方法,可以帮您轻松搞定宝宝身体不适。 1.山楂粥 去核并切碎的山楂,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将炒好的山楂熬入小米粥中即可。因食入过多造成食积往往需要清淡饮食,对于呕吐、泛酸、消化不良有一定功效,炒至的山楂对于消除肉食的积滞屡试不爽(生山楂活血化瘀效果较好)。 2.白萝卜水 白萝卜,具有开胸顺气、消食除胀的作用。对消化不良伴有腹胀有疗效。 3.山药米粥 山药和大米各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熬成山药大米粥。大米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的作用,山药可以补肺脾肾之气,闪耀大米粥具有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的作用,对脾胃不和较久、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或腹泻日久属于脾胃气虚的宝宝,都有良好的功效。 儿童“脾常不足”,常易为饮食所伤,故临床多见脾胃疾患,如积滞、疳证、呕吐、腹泻等。常用的按摩手法有: 摩腹 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抚摩,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顺时针抚摩,每天1次。 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足三里,每天1次,有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以下四横指) 捏脊法 通过按摩督脉和膀胱经,能通经脉、平阴阳、调气血。患儿取俯卧位,术者双手半握拳,拇指伸长,罗纹面对食指第二指间关节的桡侧,虎口向前。以双手拇、食指将患儿皮肤捏起,从尾骨端开始,沿脊柱由下而上,直到大椎穴为止,如此反复3~5次,每周3~5次。DIC国际红溪谷幼儿园年春季招生开始啦! 联系方式: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1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潍坊金都南苑清华星幼儿园为教师举办幼儿急
- 下一篇文章: 8090后父母需要收藏的小儿推拿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