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发现孩子脑袋上插着充电插头你需要
孩子都是爸妈的心头宝 任何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 遭受到一点儿伤害 但意外伤害总是时有发生 作为家长,这些案例 你必须知道并且时刻谨记 01 一瓣橘子差点要了小命 8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妈妈喂了一瓣橘子被呛到,孩子的母亲试图将卡住的橘肉抠出来,但试了很多次,都没用,又一阵拍背,也没有效果,看着孩子渐渐没了反应,家人都急坏了。经过医生的急救,宝宝总算脱离了危险! 医生提醒:气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幼儿,可能因为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生命,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凡发生,请第医院救治。 另外,一般孩子半岁后开始添加辅食,喂食除了营养搭配之外,安全也很有讲究。喂食时不要跟孩子嬉戏打闹,或是边走边喂,很容易让食物卡入咽喉,因保持静坐的姿势喂食。还有就是不要强行喂食,宝宝不喜欢吃的东西,不要强行喂食,在宝宝哭闹的时候,食物喂入最容易发生意外。 02 孩子醒来,脑袋上插着充电器.... 这则意外就更离奇了!10月13日上午7点多,国内南宁的一对父母还在睡梦中,突然被孩子的一阵哭声给吵醒,两人起来一看惊呆了,两岁的儿子的头上,竟然插着一个手机充电插头,吓得夫妻二人医院治疗。 CT检查结果显示,小宇右额骨凹陷性骨折,颅内少量积气。医生表示,若是伤口再深一点,那插头将伤到眼球,后果将十分严重。 医生提醒,宝宝刚刚学会走路跑步,喜欢爬高,容易摔下来,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同时要把家中物品收拾好,不要随意摆放。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从翻身、坐起、站立、到走路等等,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伤害,家中危险的物品都要收好,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意外伤害,家长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婴幼儿急救常识。 记住你是孩子的第一急救人,你正确使用急救方法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如果你有这样的忧患意识,你就不会觉得接下来的急救知识无聊枯燥又太长。 01 儿童误吞异物 按照儿童误吞异物进入的位置不同,一般分为三大类:气管异物、食道异物和胃肠道异物,其中,气管异物最危险,胃肠道异物一般可等待宝宝自行排出。 1、婴幼儿急救常识——气管异物 气管异物多发生在5岁以内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3岁之间的小孩多见,死亡率高。宝宝喜欢将瓜子、花生米、果冻、纽扣、硬币等放入口中,在哭、笑或者吸气时很容易吸入气道。如果气管异物正好卡在声门处或声门下头,堵塞气管时,非常容易发生窒息。 症状:误吞后,宝宝脸色青紫、憋气、呼吸困难,或出现剧烈咳嗽、哮鸣,可能提示物品进入气管。 急救措施: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3岁以下宝宝: (1)家长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边,手臂贴着宝宝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大腿上,且头部稍低于躯干,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 (2)让宝宝仰卧背贴在家长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 (3)循环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按压,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图一:海姆立克急救法之背部拍击 图二:海姆立克急救法之按压 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家长从背后抱住小孩,一手握拳,顶住宝宝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向上、向内紧压,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直到将异物冲出。 2、婴幼儿急救常识——食道异物 食道异物多发生在食道上端开口处。食道异物如果不能及时取出,可能引起食道周围炎、纵膈炎和脓肿,严重时可能引起食管瘘,或穿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症状:如果误吞后宝宝没有面色改变,呼吸平稳,不咳嗽,表明物品没有呛入气管,已经进入食道。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异物感、疼痛、唾液增多等症状。 急救措施: (1)保持安静,切忌再进食,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加重损伤。 (2)如果是光滑小异物,通常经过2-3天时间就能够随大便自行排出,可以让宝宝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红薯等,但不要导泻。 (3)如果是大异物或者尖锐异物,如枣核、缝针等,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肠穿孔,医院,用儿童胃镜取出。 3、婴幼儿急救常识——误食毒物 (1)拨打急救电话,联系医生。 告诉医生误食毒物的种类、数量、时间,以及宝宝现在的情况等,然后听医生指示。因为有些药品不宜催吐,不能任意处置。 (2)紧急催吐。 这些东西可以催吐:化妆水、染发剂、樟脑球、药、肥皂、酒精类、香烟、咖啡。催吐后,让宝宝多喝水分以稀释毒性,医院。 催吐方法:家长可以用勺柄、筷子、手指等直接刺激宝宝的咽喉部,诱导宝宝出现呕吐。催吐时间越快越好,呕吐得越完全越好。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多为指数变化,早1秒催吐,就有可能截断药物的吸收高峰。 (3)医院洗胃。 如果吞入毒性较大的物品,医院洗胃。最好将宝宝误食的毒物的包装和说明书,以及呕吐物(装入塑料袋)一并带上,以便医生做针对性的治疗。 这些东西不可催吐 (1)强酸、强碱制品:如厕所所用洗涤剂、管道洗净剂、漂白剂、去油剂等。 (2)石油制品:如家庭用灯油、汽油、挥发油、稀薄剂、指甲油、去光水等。 (3)农药类:如杀虫剂、除草剂、生石灰等。 (4)危险的固体:如圆钉、别针、玻璃等。 宝宝误食药品,家长如何应对? (1)误食一般性药品,剂量较少 如维生素、中成药,可让宝宝多喝水,使药物稀释并尽快从尿中排出去。 (2)误食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品 家长须迅速催吐,再给宝宝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然后可以让宝宝喝几杯牛奶养胃解毒。 (3)误食腐蚀性较强的药品 不要催吐,建议可以服用适量牛奶、蛋清,医院治疗。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减少强酸腐蚀性物质与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触面积,起到稀释、隔离的作用。 (4)误食碘酒 立即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然后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 4、婴幼儿急救常识——如何预防宝宝误吞异物 (1)不要给幼儿吃花生、瓜子、豆类、果冻等不容易咬嚼的食物,带核的食物要先把核取出。 (2)纠正宝宝把小玩具含在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 (3)可能吸入或吞下的小玩具,不要给宝宝玩。 (4)培养宝宝安静进食的好习惯,不要边吃边说。 (5)宝宝进食时,不要让他吵闹跑跳,家长此时也不要逗乐、训斥、惊吓宝宝。 (6)不要强迫喂药,宝宝哭闹时不要硬向他口中塞。 (7)宝宝活动范围内不要存放小物品或危险物品,如硬币、瓜子、花生、小纽扣、图钉、药品等。 02 头部受伤或是外伤 1、婴幼儿急救常识——头部摔伤 如果宝宝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如果宝宝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呕吐、痉挛时,医院急救。 宝宝撞到头部后,即时当时没有任何症状,也要观察至少24小时,48小时则更为安全。如果宝宝出现嗜睡、手脚无力、哭闹或头痛等异常情形,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急救措施 (1)情况危急时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2)不要揉搓淤青处,反而会使皮下出血。 (3)头部肿起大包,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24~48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如果有,则可能是颅骨受外力冲撞导致破裂或下陷,医院进一步检查。 2、婴幼儿急救常识——皮肤擦伤出血 皮肤损伤可分为皮肤擦伤和皮肤破裂伤两种。 (1)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后会出现局部红肿、青紫、疼痛。可用温开水清洗干净,在患处涂碘酒,几天后会自行愈合。对于青紫、肿胀面积较大的擦伤,先用毛巾浸冷水湿敷,24~48小时后改用温开水热湿敷。 (2)皮肤破裂伤 皮肤破裂伤除疼痛、伤口破裂外,还有出血较多、较急的特点。出血颜色鲜红而且不易停止,多为动脉出血,常见于严重的外伤,比较危险,须立即止血。出血持续、缓慢、颜色暗红,多为静脉出血,常见于撕裂伤或切割伤,一般比动脉出血容易控制。血一滴一滴向外渗,为毛细血管出血,一般会自行凝结停止。 急救措施 (1)止血方法 方法一:指压法,用手指或者止血带用力按压伤口处5-10分钟。 方法二:包扎法,用消毒纱布或者干净手帕直接压在伤口处,再用绷带或者毛巾包扎。 如果两种方法还止不住出血,应紧扎伤口,抬高伤部,医院治疗。 (2)小伤口如只伤及皮肤,用红药水涂抹,保持干燥,避免沾水,几天就会愈合。如果伤口较脏,立即用消毒生理盐水或冷开水轻轻擦洗干净,否则会影响伤口愈合。 (3)大伤口内部用生理盐水擦净,注意不要涂药,再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周围用75%酒精消毒,先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外扩大消毒区。切忌不要用脏棉花、卫生纸、灰土等覆盖伤口,以免感染。凡脏污的大伤口,医院处理。 03 烧伤烫伤 烧烫伤一般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表皮烫伤,皮肤会有发红且疼痛的现象。如果能在烫伤后马上冲水冷却至少20分钟,一般2~3天可获得改善。 (2)中度烫伤,表皮溃烂并产生水泡,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层,一般2~3周可痊愈。 (3)重度烫伤,烫伤直达皮下组织,皮肤发硬、发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医院治疗。 应急措施: 发生烧烫伤后,应该第一时间给皮肤降温。这是因为80%的烧烫伤的伤害来自于余热的蔓延。 (1)从流动的冷水缓慢冲洗伤口二十分钟左右,水流要从伤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以防止感染。 (2)保持伤口清洁,皮肤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不要自行涂抹任何药物,以防造成伤口感染,影响愈合。 (3)用保鲜袋保护伤口,送医院就医。在伤口部位套一个保鲜袋,不用包扎,也不用捆,轻轻覆盖即可。 (4)如果衣服和皮肤有粘连,不要强行剥离,可用剪刀剪掉周围没有粘牢的衣服,用清洁被单轻轻覆盖,送医院就医。 (5)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即使伤口面积不大,也可能出现并发症,这时除了冷水紧急处理外,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以防休克。 04 溺水 如果宝宝不小心掉到澡盆、浴缸、马桶里,或在游泳是发生溺水,家长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1、如果宝宝还有意识,首先要清理其呼吸道,把泥沙、呕吐物、污物清理干净,防止发生窒息。 2、可以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者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吐出来。 3、如果宝宝没有呼吸,家长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急救。 4、如果宝宝当时只是呛了一下,马上没事,但过后发烧、咳嗽是,医院就诊。 婴幼儿急救常识——婴幼儿心肺复苏具体操作 第一步:判断环境,检查宝宝的状况。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首先要确保救人的环境是安全的,确保自己和宝宝的安全。 2、立即除去或者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 例如,一氧化碳中毒时,应首先打开门窗,把宝宝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溺水者应首先从水中救出。 3、检查宝宝的反应。 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轻轻敲打其脚掌,1岁以上可以摇动他的肩膀。如果宝宝有反应,但是受伤了,马上拨打。如果宝宝没有反应,比如窒息、溺水的宝宝,家长首先要做2分钟的心肺复苏。因为这时先打电话求助就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了。 4、检查宝宝的呼吸。 观察呼吸至少要五秒钟,最多不要超过10秒钟。检查呼吸的方法:弯腰侧头靠到宝宝的嘴前,眼睛往他脚的方向看——看胸廓有没有起伏,并仔细听呼吸声。如果他在呼吸,你的脸应该能感觉到他呼出来的气息。如果宝宝没有呼吸,开始胸外心脏按压。这会儿不要再去检查宝宝的脉搏了。因为我们是普通人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直接开始进行按压。 第二步:尽快摆好体位,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1、摆好体位。让宝宝仰卧在地面或者坚实的平板上,头部和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不得高于胸部。 2、给予宝宝30次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要用力、快速按压。按压时,手要打直、垂直用力压下,放松时,要让胸部完全的回弹。 ①按压部位:婴儿为胸骨下1/3处,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儿童为胸骨中部。 ②按压方式:婴儿可用双手拇指法或单手双指法。儿童使用两只手掌根重叠或一只手掌根。 婴儿双手拇指法,即双手的大拇指并列或重叠,置于胸骨的下1/3,其他的手指环绕躯干,并以双手手指支撑后背。婴儿单手双指法,以中指和食指的指尖按压胸骨的下1/3,如果床面较软,可用另一只手支撑婴儿的后背。 ③按压深度:婴儿1-2厘米;儿童2-3厘米。 ④按压频率:婴儿、儿童,均为每分钟至少次。 图一:胸外心脏按压,婴儿双手拇指法 图二:胸外心脏按压,婴儿单手双指法 表一:心肺复苏(CPR)指南标准比例表 3、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就是看宝宝口腔、气道里有没有阻塞,如果有异物,需要首先清理。开放气道的方法推荐使用仰头抬颌法,抢救者一只手下压婴儿的额头,另一只手太高下颌,注意不要使头过度后仰。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图三:开放气道的方法 4、给予宝宝口对口人工呼吸,轻吹两次。 5、重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如果你单独一个人,请先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也就是30次按压,2次通气,重复5遍以后,再拨打急救电话。 05 儿童误吞异物 虽然宠物可以和宝宝和平共处,但是有时玩过头了,宠物伤害宝宝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么,当宝宝被动物咬伤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1、清洗伤口:先用清水、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然后涂2.5%碘酒,用纱布包扎,如果出血不多也可以不包扎。注意不要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2、如果有出血现象,不要立即止血,流出的血可以冲掉伤口内的一些细菌和病毒。 3、医院进行治疗。被狗咬伤后,应在2~3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2~4天后再注射疫苗多数起不到预防狂犬病的效果。 儿童意外事故不容忽视 父母更应该加强警惕! 希望每个小孩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看完记得给我们点个?▼ 更多美食资讯尽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2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园共育秋冬季节幼儿流行疾病预防温
- 下一篇文章: 手绘教程漫威英雄简笔画,毒液也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