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我家孩子哪哪都挺好的,就是比较“自私”,不爱和别人分享。”

“每次有小孩来家里玩,他都不爱分享玩具,我软硬兼施都不管用,搞得我也很尴尬。”

“饭桌上他爱吃的菜,谁都不能碰,就连爷爷奶奶都不行。”

这些问题你家孩子中了几条?

孩子不爱分享怎么办,

五个小妙招!家长们请接招!

妙招一·尊重物权,培养宝宝正确的“借”与“还”的观念

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帮助孩子发展出正确的物权观。

妙招二·鼓舞孩子当个小老师

让孩子在分享过程中体会教导别人的成就感。

妙招三·给孩子示范,告诉他分享是好事

家里要有分享的环境,大人们之间的相互分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影响。

妙招四·建立规则

多带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玩,教孩子社交技巧,随着社交机会的增多,孩子更容易学会分享。

不是孩子小气、自私,

孩子不爱分享,有以下几点原因。

与孩子额叶发展水平有关

额叶负责理性判断和行为自控,是儿童大脑发育中发展最慢的脑区。儿童的额叶发展并不成熟,自我需求占主导,会出现不爱分享的情况。

物权敏感期

孩子2岁左右会进入一个物权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的控制权极强,不爱将自己东西分享给别人。这个表现并非自私,而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很多家庭都对宝宝百依百顺,孩子缺少与人分享的机会,这客观上催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感”,只考虑自己的意愿,不想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享。

大人引导不得当

大人提出要孩子分享东西时,孩子如果不答应,很多大人会假装要抢夺或是吓唬孩子。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更加不能接受分享自己的东西。

孩子不明白分享的意义

在孩子心里,就是单纯地觉得“我把我的东西分享给你,你也该分享你的东西给我”。孩子没有明白分享的意义,没有体会到分享的乐趣,所以不会产生分享行为。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这么做才是正确的方式!

方法一·树立宝宝“借”与“还”的观念

要孩子学会分享,一定是以尊重孩子的物权为基础。

家长平时在家中,应该让孩子觉得他是自己物品的主人,对自己的物品有分配权,很多宝宝还不懂分享的含义,他可能觉得心爱的玩具给别人玩了,自己就没有了,因此不愿意将玩具给别人玩。对此,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玩具是你的,别人不会随便拿走,只是刚好别人也喜欢,只是借来玩一会儿,玩够了就会还给你的。让孩子明白分享不等于失去,失去只是暂时的。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孩子喜欢抢占别人的玩具”这个问题。父母还应该告诉孩子:“别人的玩具是属于别人的,你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也要先问过人家,同意了才可以玩,玩够了也要还给人家。”

方法二·鼓励孩子当个小老师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把玩具分享给别人,是因为自己很喜欢这个玩具,给了别人自己就没得玩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弟弟/妹妹还不会玩呢,你教教他。”让孩子跟别人一起玩儿,让他觉得玩具还是在自己手里的,而且孩子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分享和教导别人的成就感。

方法三·以身作则,告诉他分享是好事!

我们不能说孩子出现了跟别人争抢玩具的情况时才来教育他,而是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分享的能力。家里要有分享的环境,大人们之间的相互分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影响。在家中,可能没人和孩子抢玩具,但经常出现争抢食物的事情,比如孩子爱吃的东西,他就都揽到自己一边,不让别人动。这时父母应指出,食物是每个人都有份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即使父母并不想吃,也要告诉孩子这一点。

方法四·制定相关规则并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教孩子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等社交技巧。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必须遵守规则,要和所有孩子轮流玩。当孩子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和同伴轮流玩玩具,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和规则,让孩子们一起遵守。可以一起玩的玩具,鼓励孩子一起玩。孩子磨蹭拖拉,这是我听过最有用的7点建议提升专注力、社交能力、情商......小游戏有大魔力!暑假孩子玩手机没节制?“解药”或许在家长身上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