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吃手其实这是他她精细功能发育的过
小情景 宝宝(天真脸):“嗯,手手原来是这样的。” 妈妈(嫌弃脸):“哎呀,脏死啦,不要吃手。” 宝宝(委屈脸):“我只是想认识手手呀。” 有些家长会因为宝宝吃手很不卫生,所以每次看到宝宝吃手都会阻止他们,却不知做好宝宝的手部清洁;还有一些家长觉得玩具不干净,总是不给宝宝去抓;更有家长为宝宝提供“一条龙服务”,喝奶奶瓶扶着、吃饭一勺一勺喂着······然而这些都不利于宝宝的精细运动发育,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正常宝宝的精细功能是如何发育的,千万不要错过黄金时期哦~ 什么是精细运动? 精细运动主要指机体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调动手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群运动来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是人体在获得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视觉功能的逐步发育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促进精细运动的发育;因此,姿势和移动、上肢功能(主要是手功能)、视觉功能三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育的过程,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岁前是儿童精细运动发育最迅速的时机。 那么宝宝的精细运动是如何发育的呢? 新生儿 紧握拳,触碰时可收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主动握物动作出现,握持反射消失。 1个月 双手会经常握拳,物体触碰手时,握拳更紧。 2个月 偶尔张开双手,给物可拿住,偶尔能把手或手中物品送到口中舔。 3个月 可用手摸物体,触物后偶尔能抓住,手经常呈展开姿势,可握物持续数秒。 4个月 仰卧清醒状态时,双手能凑到眼前并可注视手的动作,6个月以后该运动可消失;常常去抓东西,但对距离判断不准;可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握物时间延长,且能用眼睛对握物进行片刻跟踪,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5个月 手碰到物体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会玩衣服,能用双手玩玩具,用双手去抓物并放入口中。 6个月 可迅速伸手抓握面前玩具,可用全手抓积木,握奶瓶、玩自己的脚,会撕纸玩具。 7个月 可用拇指及其他2个手指握物,可自己完成手中物品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的传递和转移。 8个月 可用桡侧手掌或桡侧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能捏起物品,能用多种方法玩同一个玩具,如放入口中咬、拍打、摇晃等,能自己将物品递给别人。 9个月 能将手中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示指捏起小的物体(如黄豆、玻璃球等)。 10个月 可用拇指和另一手指准确捏起直径为0.6cm的物品,可用示指触物,能扔掉手中的物品或主动放下物品,传递物品时不松手。 11个月 喜欢听物品扔到地上的声响,可主动拆开物品的外包装。 12个月 能用拇指与示指捏更小的物体,可单手抓2~3个小物品,会轻轻抛球,能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个。 15个月 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 18个月 搭3~4块积木,用小绳穿大珠子或大扣子。 21个月 能搭4~5块积木,可模仿画线条,但不连续,可用双手端碗。 24个月 搭6~7块积木,模仿画垂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 27个月 能模仿画直线,会脱鞋脱袜。 30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裤子、短袜和鞋子,会解开衣扣。 36个月 搭9~10块积木,临摹“O”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能缓慢向杯中倒水。 参考文献: .徐开寿,儿科物理治疗学.中山大学出版社,.7,P10-13 .左天香,徐冬晨,人体发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P77-95 .刘振寰,戴淑凤,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P44-46 图片:《人体发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及网络。 本期作者:冯振飞 编辑:邱慧莹 指导老师:何璐 监督:徐开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榆林7岁男童总是流浓鼻,只因四年前鼻腔进
- 下一篇文章: 教你如何逐步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