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都有夜醒的情况,但夜醒过于频繁,不仅会让爸妈忧虑宝宝的这种情况是否不正常,而且往往是“一娃夜醒,全家难眠”,孩子醒了就开始哭闹,家长又不得不起床用尽各种方法哄睡宝宝,这一来二去,可真是苦不堪言...但宝宝夜醒真的是不正常的吗?NO,那是因为你没有弄懂这背后的原因!宝宝为什么半夜老是醒!1、生理原因◆睡眠模式跟大人的不一样婴儿入睡的前10分钟属于入睡期;10~20分钟进入熟睡阶段;20~30分钟为深度睡眠阶段;30~40分钟可能会从深睡眠逐渐苏醒过来,此为浅睡阶段;40~50分钟左右又重新进入这样一个浅睡眠的状态。因为浅睡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夜晚比较容易醒,而且也容易被一些细小的声音惊醒。◆夜间需要吃奶婴儿的胃容量非常小,刚出生那会就跟个葡萄一样大,所以不能一次吃太多奶,容易感到饿,3个月前经常夜醒很正常。4~5个月的宝宝几乎每晚都要醒来2~3次。◆其他情况1、长牙。最早从3个月开始,宝宝就开始陆陆续续要长牙了,随着宝宝口水增多,牙龈肿胀,爱啃东西,有些伴低烧,很多宝宝晚上开始突然频繁醒来起来。等过了长牙期渐渐会恢复。可是,宝宝一直要长牙至2岁,也就意味着这样的频繁要出现好多次。2、尿尿了或者尿布湿了。一般宝宝尿尿是有可能会醒过来,特别是一些被把惯的宝宝。还有些宝宝对湿掉的尿布特别敏感。3、太冷或者太热,太干或者太湿。夜间有个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能让宝宝睡眠安稳很多。4、环境中太多刺激物。不舒适的衣物棉被会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空气中的粉尘,宠物细毛,刺激性气味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而频繁醒来躁动不安。5、生病了。6、分离焦虑。这点对职业妈妈尤为明显。7、宝宝长能耐了。很多人发现,当宝宝在掌握某项特定的能耐之前的一段时间,会非常频繁的醒来。8、白天过于兴奋和劳累。9、肚子饿了。2、环境影响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对宝宝的睡眠也非常重要。如果卧室中的空气过于浑浊;温度过冷或过热;床被尘螨较多,宝宝不停地挠耳朵、揉鼻子、皮肤感到很痒……都会导致宝宝在夜间醒来。3、心理因素白天受惊或者睡前太兴奋,又或者是父母吵架,父母不在身边等等,都会造成宝宝夜里睡觉睡不安稳。找准原因,才能合理应对如果不理解孩子夜醒的真正原因,就没办法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当孩子夜里醒来,不要急于用抱或者喂奶制止哭闹,否则这些不合理的干预还可能导致孩子习惯性夜醒。1.分析夜醒的类型频繁夜醒的三种情况:前半夜醒得多,每隔一小时甚至45分钟就醒,后半夜反而睡踏实了。这可能和孩子胀气、消化不良、热、分离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前半夜有4小时以上的长觉,后半夜一两小时醒一次。可能是孩子养成了不好的睡眠习惯,比如不抱、不喂奶就不能入睡。这类情况比第一类常见。整夜都多。非正常觉醒的两种情况:夜惊一般发生在晚间入睡后的1~4小时。噩梦一般是下半夜发生。2.注意夜醒出现的时间长短突然出现的夜醒:往往有生理(长牙、猛长期等)或心理(受惊吓等)上突发的原因。长期存在的夜醒:一般是孩子先有生理上的影响因素,家长给予了额外的安抚,但后来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孩子养成了这种习惯。针对原因改善夜醒1.生理因素导致的夜醒首先要解决产生问题的生理因素。尝试白天规律作息,保证白天要吃饱,别让孩子饿醒,还要避免孩子过度疲劳。2.夜惊、噩梦等非正常觉醒夜惊和噩梦更容易发生在具有以下特点孩子身上:作息不规律、睡眠自主性不强、严重依赖睡眠道具、睡眠偏少;睡前摄入过多液体,有憋尿情况;睡前过于兴奋,或父母和孩子互动很少,孩子有焦虑情绪。如果婴儿夜里惊醒,突然大哭不止,无法完全辨识父母,必要时父母可以开灯或者声音叫醒他。孩子彻底醒来反而就不哭了,有的甚至还会笑。有一些情况下宝宝醒后仍然有情绪,这时家长可以尝试:用哺喂、抱等方式安抚孩子;用言语、抚摸进行安抚;用灯光、声音甚至换个地方进行唤醒;什么也不做,等待孩子自己度过这个异常阶段(大概会用十几分钟)。婴幼儿受发育阶段所限,很难完全避免夜惊。爸妈也不用太着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睡眠的成熟,这种情况会逐渐减少。3.睡眠习惯导致的夜醒如果是睡眠习惯导致的夜醒,家长可以尝试改变孩子睡前的条件。可以逐渐减少喂奶喂到孩子睡着之后的次数,在喂到迷糊的时候尝试取出,留给孩子自主入睡的空间。想学习更多专业母婴知识,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mj/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