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孩子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城东家长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桌面凌乱不堪,做作业拖拖拉拉,学习用具丢三落四,更别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了……各位爸爸妈妈,你是不是也经常感叹,家里有个“小懒虫”! 那么,如何让“小懒虫”爱上劳动?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意义?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不要错过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和孩子一起聊聊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吧! “浙江家长学校”赵纪华老师建议各位爸爸妈妈要重视劳动教育,教会孩子一些劳动技能,尊重孩子的劳动!课前预习按照惯例,当然还是要为大家 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讲教师 ↓↓↓ 赵纪华 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认真听讲《家有“小懒虫”,如何让“小懒虫”爱上劳动》 主讲人:赵纪华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编为大家划好了这一课的重点,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啊! 什么原因使孩子变成“小懒虫”? 1.包办代替 祖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呵护,对本该由孩子承担的一些责任大包大揽,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孩子事事依赖的懒散行为,使之缺乏基本的自理习惯。 2.催促指责 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势,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赏识。家长对于孩子懒散行为的失望,逐渐演变成了对孩子的不断催促和一次次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对自己形成了刻板印象——“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改变不了的!”长此以往反而对催促形成了依赖——“不急,反正你们会催我的。 3.自我放任 处处包办的生活,让孩子习惯了安逸自在,对于凌乱的桌面、书包等视若无睹。因此,孩子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失去了自我改变的力量。 “小懒虫”主要特质: 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用品摆放无序凌乱,疏于整理;学习用具丢三落四;完成任务极其被动,需要经常催促。 “小懒虫”在学校的表现: 对教师规定的行为标准常常不能达到;集体观念薄弱,做事没有参与热情,课堂上目光游移,不积极思考,与他讲话常常走神,注意力容易涣散,不会倾听,思维浅表化。 面对日常生活凌乱无序 做事拖拉的“小懒虫” 改变的策略就是—— 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不只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更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人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 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建议一:家长要重视劳动教育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不让孩子劳动;有些怕孩子干不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业重,功课多,不想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有些则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劳动作为一种技能以后自然会做……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弱。 因此,家庭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劳动教育,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以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的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确他作为家庭一份子,劳动是责任,也是义务,劳动是规定动作,而不是选择动作。 建议二: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技能 劳动也需要一定的技能,干什么活都有一定的干法,这就要求父母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程序,劳动的操作要领、方法及劳动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学习过程,父母应该耐心地教孩子去做,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简单地对他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他搁在一边不管,或者严厉地责怪他。这样只能起反作用,让孩子还没有养成好习惯,就放弃去做。 在过程中要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在劳动体验中感受到快乐和信任。 建议三:注重实践锻炼 如果父母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劳动就是纸上谈兵。 建议四:尊重孩子的劳动 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豪感,对干得好的要予以表扬。 一定要限定孩子干家务活的时间,不允许孩子在做家务活的时候拖拖拉拉,以使孩子所需要的学习、与家人交往,或自由轻松的时间不至于受到干扰。 要意识到孩子有时对劳动消极抵抗的计谋,如争辩、拖延、绷着脸或故意做出不会做的样子。家长要理解孩子,但不认同他的行为。 不要把分配家务活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也不要把劳动与金钱挂钩,否则就曲解了劳动的意义。 建议五:运用方法巧促孩子劳动 方法一:每周一次贴出孩子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 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孩子去干,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计划,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同时,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父母,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方法二:轮流干某些活儿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等做完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这可促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方法三: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 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父母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非常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使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各位爸爸妈妈 “身教重于言教” 让“小懒虫”爱上劳动 从您的行动开始!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p/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味ldquo养生宝贝rdquo
- 下一篇文章: 运动的同时育人幼儿体育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