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真康白癜风抑菌乳膏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81.html

今天看到一则可怕的新闻:

近日在安徽阜阳,5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时猝死。

事发当天9点,孩子的姥姥把他送到幼儿园时,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到了中午,孩子犯困说想睡觉,老师便带他午休。下午两点,家长接到幼儿园电话,说孩子流鼻血尽快赶到了幼儿园,当到达现场后证实,孩子已经无生命体征。

从急诊病历上显示,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院前死亡)。而后,警方介入调查,尸检结果显示,符合肺水肿性猝死,未见炎症、心脏病、中毒迹象。

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尽管老师也承认失职,称没有在孩子午睡后查看情况,但不幸已经发生,悔恨无用,只有找到事情的真相,防患于未然,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对此,我查阅了以前的相似案例,这样的幼童午睡离奇死亡事件,此前也有发生:

年,广东5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后,再也没有醒来。调查发现,孩子的嘴巴和鼻子里都有饭粒,可能是因食物倒流、堵塞气管而亡;

年5月12日,海珠区某幼儿园一名4岁男童,午休时停止了呼吸;

年12月14日,东莞厚街一私人幼儿园托管的3岁男童,午睡时死亡;

年3月27日,辽宁4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时离开了人世;

年9月11日,广州5岁男童午睡时突发呕吐,诊断为"呕吐误吸窒息死亡";

年11月26日,6岁女童在幼儿园午睡时猝死,死因不明……

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忍揭开道道伤疤,但为什么一直在发生?痛定思痛,孩子的健康安全需要大家重视、并反思。我们每天都要睡觉,但睡觉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特别是对于小孩子……

01睡与不睡,因人而异

父母们为了孩子能长得更健康,都希望他们有充足的睡眠,但事实是孩子的机体存在个体差异,并非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都一样长。

我们不必强求孩子在午休时间"必须休息",父母应该做好三件事:

1、观察自己孩子的睡眠时长,注意"时长"会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儿子快七岁了,有个同班同学属"于精力超级旺盛型"的男孩,每天晚上11点过才睡得着,整天在学校也不会瞌睡。我儿子就不一样,每天必须保证八点上床、八点半睡着,否则睡不饱便会表现出各种情绪暴躁。

在睡眠这件事情上,没有"必须"的规则,衡量的唯一标准是自身的"精神状态"。

2、小孩子在选择幼儿园时,可以考察一下作息安排。我记得儿子以前读的那所幼儿园,"午睡"就不是必须的。不习惯睡觉的小孩,只要家长告知学校一声就可以不用午睡,在二楼的音乐教室安静看书。

3、不忽略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说自己不想睡、或者有哪里难受,一定要留意判断原因。即使是已经入睡,也要尽量做到"一听二看三模"——听呼吸是否顺畅、看神态举止有无异常、摸额头温度。

02教会孩子正确的睡眠习惯

养成孩子这几个好的睡眠习惯,科学的睡眠才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1、吃完午饭30分钟后,再睡觉。刚吃完饭后人容易犯困,小孩子也一样。这时不能马上睡觉,你的"困意",是因为血液集中在胃部进行消化工作而造成,并非真正的"累了"。

2、睡觉姿势的推荐方式是,曲腿右侧卧。右侧卧不会压迫我们的心脏,而且如有在睡觉时突然呕吐的情况,侧卧可以预防因食物倒流而阻塞气管。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喜欢趴着睡,这的确是令他们具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的姿势,值得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孩子四肢力量不够,趴睡可能引起窒息。

坐着睡比趴着睡更好,或使用U型枕让头部经络畅通。有的幼儿园或小学没有配备午休设施,孩子只能趴在桌上睡。"趴着"这个姿势,容易引起大脑缺血、眼压上升、面部肌肉变形、内脏压迫等问题,对全身上下都有危害。

3、睡醒之后慢慢起来。不管是早上起床还是午睡起床,我们需要几分钟时间在床上"清醒清醒"再起来。比如躺着伸个懒腰、坐起来揉揉眼睛都是不错的方式,让全身的血液流通起来。

03孩子被食物噎住,怎么办

介绍一下最常用、也最简单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希望在紧急关头能派上用场。

一、对2岁以上的孩子施救:

1、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

2、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

3、持续几次挤压,直到气管堵塞解除。

二、对1岁以下婴幼儿施救:

1.一只手捏住孩子下颌骨,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2.一只手托住宝宝,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3.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再将婴儿翻正;

4.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

5.重复上述动作,一直做到有东西吐出来为止。

注意:勿将婴儿双脚抓住倒吊,从背部拍打,这样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颈椎受伤;若是液体异物,应该先畅通其呼吸道,吹两口气,若无法吹入,可能是异物堵住呼吸道。

希望宝爸宝妈们看完这篇文章,对孩子的睡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能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如果觉得对你有用,请分享给你重要的人,一起守护我们的孩子,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美妈晴子小姐,一个热爱生活的妈妈。喜欢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育儿途中的经验和乐趣,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1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