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跟宋大夫做一个测试。

四个手指,

握住大拇指,

呈握拳状,

伸直手臂,

向下压手腕。

手腕处,

你是否会感觉到,

疼痛,

刺痛,

酸痛,

那么,

很明显,

你患上了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俗称“妈妈手”。

妈妈手

名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别名:妈妈手、抱仔手

英文名称:stenosingtenosynovitis

常见部位:手腕部

发病群体:中老年人多见

前言

产后哺乳期的妈妈,常因为宝宝的头不好控制,用手来支撑婴儿的头,长期使用,造成手腕肌腱发炎,手腕附近疼痛肿胀,从而有了“妈妈手”的由来。然而不只妈妈会得“妈妈手”,工作中常大力使用拇指,长时间过度使用的人也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问题。流行病学显示“妈妈手”发生的年龄约在三十到五十岁,其中女性发生率更高达男性十倍。

病因病机

病因

新手妈妈得腱鞘炎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妈妈在妊娠、分娩时内分泌激素水平发生了变化,为了让生孩子变得更容易,女性的肌腱和关节又会在孕期逐渐变松。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之下,频繁活动会引起肌腱和腱鞘的过度摩擦,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无菌性炎症。

另一方面是妈妈在照顾婴儿的时候,频繁用手腕、大拇指的力抱娃、做家务,慢性过度的使用手腕引起肌腱和腱鞘的过度摩擦,导致发炎。

其实“妈妈手”并不是妈妈的专利,许多爷爷奶奶们帮忙带小孩,也会发生,另外一些职业,如长时间操作机器、打字、玩手机,厨师、餐厅服务生等,因长时间使用双手,或施力不当过度使用造成发炎现象。

病机

人体在手腕的拇指上有两条肌腱,包括外展拇长肌与伸拇短肌,这两条肌腱绕过拇指后突起处,通过一条狭窄的腱鞘隧道。手的屈指肌腱均有腱鞘将其束于掌骨头和指骨上,以使在屈指时防止屈肌腱向掌心弹射和两侧滑移,肌腱弹射力以掌指关节处最大,该处腱鞘最厚为环状韧带。两肌腱穿出狭窄的鞘管后与鞘管形成一定的角度,分别止于第一掌骨基底及拇指近节指骨基底。当腕与拇指活动度很大时,肌腱的折角加大。在手指用力时屈肌腱与环状韧带摩擦,在长期用力使用手的活动中,二者都可发生慢性损伤,致腱鞘、肌腱水肿、增生、粘连。纤维鞘管因充血、水肿亦明显增厚而使骨纤维鞘管狭窄压迫肌腱,肌腱可呈结节状或葫芦状肿大,妨碍肌腱滑动,产生疼痛等症状。当肿大的肌腱不能通过狭窄的鞘管时则肌腱伸屈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1、通常开始很轻微,拇指一侧手腕变得红肿或肿胀;

2、关节活动受限,拎不起重物;

3、在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侧有局限性压痛,有痛性结节;

4、当绕动手腕,抓握东西,或握拳的时候都会带来拇指底部到手腕的疼痛;

5、伴随着疼痛并且疼痛逐渐加重(通常晨起时疼痛加重),有时这种疼痛还可能辐射到近端的前臂;

6、大强度或重复性的拇指活动时,疼痛会加重,大拇指有时候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还能在疼痛部位触摸到凸起的肿块。

伴发症状:手指屈肌腱鞘炎(弹响指)

详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