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睡觉不踏实时间短夜醒哭闹
宝宝从出生开始,睡眠时间就有一个大致的发展规律: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一天累计的睡眠时间约在18-22小时。 宝宝月龄增加,大致规律是: 2-5月龄宝宝睡11-12小时,外加两小觉(每次2-3小时); 6-12月龄宝宝睡10-11小时,外加两小觉(每次2-3小时); 1-3岁的宝宝睡9-10个小时,外加两小觉(每次1-2小时)。 对比这个规律,我们才会担心宝宝没睡够、没睡整觉。这些宝宝睡不好,除了你以为的肚子饿了,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1、宝宝还小 宝宝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所以易惊,睡眠时间也不长,这是正常的生理原因。 2、宝宝不舒服了 如果被子盖太厚或者太薄,宝宝就会被热醒或者冷醒。再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小便或者尿布湿了。宝宝半夜哭闹,爸爸妈妈首先检查一下是不是尿片湿了,你半夜裹着个湿漉漉的裤衩也睡不着呀。 3、宝宝缺营养了 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容易睡觉不踏实,母乳的妈妈要注意补充维D,避免缺钙,宝宝要多晒太阳。 4、宝宝睡前太兴奋 家里来了客人或者新保姆,宝宝睡觉之前玩得太嗨,晚上就会睡不安稳。 5、生物钟 宝宝生理上没有树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生物钟昼夜规律的调整,需要爸爸妈妈和宝宝去渐渐调整。 6、寄生虫 宝宝体内有患寄生虫,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的情况。 其实宝宝不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这些都被我们的宝宝统统表现成了:要奶奶、要哄哄、要抱抱。 其实大家经历的睡眠难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而不是简单喂一喂,哄一哄,抱一抱,更不是只要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解决。 中医认为,小儿心气有余,见闻易动,易受惊吓固可见夜寐不宁。同时也可见夜晚饱食不舒。即胃不和夜不安。 宝宝如入睡后翻来覆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这即是胃有宿食,脾胃不和的缘故。如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咋”,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平时家长要多观察一下宝宝的舌尖部分,看看是不是相对舌头的其他部分要偏红;小便是不是比较黄,有时气味很大,如果再加上入睡困难或者睡觉之后易醒、易哭闹、不踏实,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宝宝睡得不好是因为心火旺引起的。 小儿推拿对安神定志、消食导滞具有好的效果。 小儿推拿助睡眠基础穴位:补脾经次;运内八卦次;清心经次;清肝经次;开天门次;捣小天心次。 1、补脾经次 脾经位置:在拇指的螺旋面 操作方法:用旋推法补脾经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 2、运内八卦次 内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 操作方法: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 功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3、清心经次 心经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功用:清心经:清热泻火、养心安神。 4、清肝经次 肝经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功用:清肝经: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5、开天门次 天门穴位置:两眉之间向上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两拇指交替由下向上直推,称开天门 功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6、捣小天心次 小天心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 操作方法:用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平时在宝宝的饮食护理上,睡前不要吃得过饱,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虽然需要营养物质,但吃得过饱,胃肠负担过重。 便可能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的问题,其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质量。“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这句名言,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推广证实其的确是宝宝养生保健的真理。 神拿世家期待你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5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睡觉时感觉受到惊吓睡不踏实,怎么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