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亲近自然,4月17号,我校组织学生前往天津自然博物馆,开展一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其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年由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对于学生们来说它是一个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接触生物最为便捷,最为有趣的展馆。

  进入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型动物模型展区。这些大型标本瞬间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随后,同学们坐电梯来到了二楼家园·生命展区。这一展区分为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命诞生,地球不再荒寂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自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在不停运动,地壳运动造就了地表千变万化的地貌形态,主宰着海陆的变迁。

  第二单元神奇爆发,生物从此繁盛

  距今5.8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大量动物“爆发式”的发展起来,在当时的海洋里,不仅有原生动物,而且还有后生动物中各门类的动物,它们有的在水中漂浮,有的固着海底,有的在海底爬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三单元各显其能,争霸喧嚣海洋

  这一展区将古海洋生物与现生海洋动物完美结合。展示了体现海陆变迁的岩芯、软体动物、鱼类等等。

  第四单元从水到陆,开拓崭新家园

  从水到陆,是生命史上至关重要的一环,生命从此开始了几次大的辐射飞跃。下图为学生们在参观首先登陆的维管植物与肉鳍鱼类到两栖类的演化过程。

  现生的由古海蝎演变而来的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第五单元多样演化,爬行鼎盛一代

  爬行类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能比两栖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已经灭绝的恐龙与现生的蛇、龟与蜥蜴都是这个类群的生物。

  第六单元鸟儿飞天,天空的新主人

  现生鸟类均起源于近鸟龙,根据鸟类所处环境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猛禽、游禽、陆琴、走禽、鸣禽、涉禽、攀禽。

  第七单元兴衰更替,哺乳动物辐射

  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还有古哺乳动物,剑齿虎、猛犸象都是其中的代表。现生的哺乳动物类群庞大,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

  第八单元人猿分野,智慧生物起源

  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一些古猿不得不离开森林,他们逐渐学会直立行走,从而完成了从猿到人最具革命性的一步。

  三楼的家园·生态展区展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动物群。随着农业工业不断发展,地球家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因为在浩瀚的宇宙里再也找不到比地球母亲更适于我们居住的环境了。

  本次活动为学生们架起了一座与大自然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们更为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学生们对科学的理解从课本走到了生活中,对自然、对科学充满了无限感叹。活动过后,学生们纷纷展示了学习成果,受益匪浅。

本文编辑:水上小学德育处

感谢各位班主任提供照片!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