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将至,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开心开心的备年货,可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埋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尤其对于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小宝宝来说,危险无处不在。所以,每个家长都要学会防患于未然,掌握一些常见危害的预防急救措施,以防意外发生时,正确应对!

跌落

跌落是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尤其是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所以,家长在看护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以下防护措施要做好:

预防措施

1、婴幼儿睡觉时,做到身旁有大人看护,且尽量在儿童床中完成睡眠。

2、给孩子更换尿布或者衣服的时候,家长或者看护人不要离开孩子,一定要保证始终有一只手是护着孩子的。

3、在孩子会爬行和走路后,要注意把地板上能够绊倒孩子的家具玩具、不平的地毯、电线等收拾起来;

应急措施

1、如果是严重的跌落伤,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孩子可能有颈部或者脊柱的损伤,在专业人士到达之前,不要移动孩子;

2、如果跌落后出现了伤口,要坚持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

3、如果创面有污染,沾有脏东西,可以用白开水、矿泉水、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布来覆盖,有条件最好使用医用纱布。千万不要用炉灰、面粉、牙膏等覆在创面上!

中毒

婴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宝贝们来说,用嘴巴尝是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不小心,宝贝们就可能误吞药物,或者其他的日化用品造成意外中毒。

因此,日常防护措施也很重要!

预防措施

1、不要用饮料瓶、零食盒子等来分装或者存放日化用品。这些包装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并间接导致误食;

2、化学物品、药品等应放在高处或者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孩子无法打开的柜子或者盒子中保存;

3、吃药时,不要哄骗孩子说是糖果。要给孩子建立对药物的正确认知。

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中毒情况,家长应该拿上孩子误食的化学品/药品,及时拨打医院接受治疗。

乘车安全

儿童的身体结构和成人不同,在乘车时,专门为成年人设计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并不能给儿童提供足够的保护。

过年期间,出行较多,要特别注意出行安全。

预防措施

1、未满4周岁的孩子在乘坐私家车时,必须配备儿童安全座椅。这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法律规定;

2、安全座椅要安装在汽车的后排。不满1岁的幼儿在使用时,要反向使用。一岁以上或者身高体重已达到安全座椅使用标准的,可以正向使用;

3、未满12周岁的儿童应在汽车的后排落座;

4、不要和孩子共用一个安全带,也不要在车上给孩子吃东西;

5、告诫孩子,不要将任何身体部位伸出车外,尤其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

窒息

意外窒息最常发生在婴儿身上,是我国婴儿意外伤害死亡的第1位死因。

气道完全阻塞,导致不能呼吸的情况只要持续1分钟,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对于小婴儿来说,意外窒息的可能性会比成年人还要高。尤其是一些小零件、小玩具、坚果等的误吞,很可能导致儿童窒息。

预防措施

1、宝宝吃东西时,要坐稳,不要看电视,不要讲话,逗笑。

2、抱起婴儿喂奶,吃完奶后要抱一会再放下睡觉。孩子吃奶时一定要有人照看,避免造成溢奶窒息;

3、婴儿哭闹或者笑的时候,不要进食或者喂药;

4、不要给3岁以下的婴幼儿吃果冻、花生以及其他带壳的坚果。

应急处理

宝宝吃东西噎住了,很多时候,送医院怕是来不及。应离开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目的是反复快速拉压冲击,直到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0~3岁的宝宝:

1、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侧,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部,让其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宝宝背上拍1~5次。

2、若经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可把宝宝翻过来。抢救者以中指或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2岁以上的宝宝:

1、宝宝取立位或坐位,救护者坐或跪在宝宝身后,并将双手环绕在宝宝腰部,同时让宝宝弯腰头部前倾。

2、救护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处顶住宝宝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2厘米。

3、用另一只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拉压冲击宝宝腹部。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以上几种是孩子常见意外伤害。

尤其是过年期间,大家忙着过年、走亲访友,但无论多忙碌,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都不要有丝毫松懈哦。

高半米育儿说开通视频号喽

科学育儿方法科普、育儿经验分享……你想要的,这里统统都有不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1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