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推拿图解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功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治]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操作]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功用]发汗解表,补益气血。[主治]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位置]在小指顶端。[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功用]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主治]自汗或盗汗,解颅。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次数]~次。[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位置]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操作]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功用]开胸散郁,化痰。[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次。[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别名鱼际交。[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操作]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功用]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位置]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功用]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主治]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次。[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为更好的服务大家,迪兰朵国际产后康复中心营业时间改为:9:00—21:00宝妈们到店要记得提前预约我们的康复师哟!只为遇见更好的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1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减肥不在于节食,在于补肾
- 下一篇文章: 宝宝吃手到底为什么真的是智力发育的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