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博母婴小儿推拿真人高清图解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对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1、龟尾 位置:在尾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2、肺腧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 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 称揉肺俞。 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次, 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3、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 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 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 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4、天枢 位置: 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 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 轻轻的按揉,揉50~次。 功用: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 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提醒您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 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5、腹阴阳 别名:腹。 位置: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6、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 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 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 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7、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 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 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 高热,口渴,惊风,咽痛, 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 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8、一窝风 别名: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 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9、内劳宫 位置: 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 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 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次。 功用: 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 发热、烦渴、目疮、 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10、老龙 位置: 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 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 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11、小天心 别名: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 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 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小便赤涩, 夜啼,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2、手阴阳 位置: 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 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 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 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 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 寒热往来,腹胀、腹泻、 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13、板门 位置: 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 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 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 可以止吐。 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 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暧气等。 14、五指节膻 位置: 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 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次。 功用: 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 祛风痰,通关窍, 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 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15、四横纹(四缝)膻 位置: 手掌面,食、中、无名、 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小儿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 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 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 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 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16、小横纹膻 位置: 在掌面食、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 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 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17、掌小横纹膻 位置: 掌面小指掌根下,尺侧掌横头。 操作: 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 功用: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 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 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 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18、肾顶膻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 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19、肩井膻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 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拉肩井, 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 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2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20、天柱骨膻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 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吐,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21、迎香膻 位置: 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 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 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 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 鼻塞流涕。 22、小儿推拿需知 (1)常用介质 推拿介质是指: 在推拿施术穴位的皮肤涂敷不同剂型的滑润剂。 介质能发挥推拿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也能滑润、保护皮肤,使手法灵活自如。 一般来说: 病属表证,多选用解表药, 如葱汁、姜汁、薄荷汁等。 属血瘀,宜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如红花鸡油膏等。 属热证,则选用寒凉药物作介质, 如薄荷汁、猪胆汁、淡竹叶浸液。 (2)常用推拿手法 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 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 强调轻柔、渗透, 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操作的基本手法有: 推法、揉法、按法、摩法、掐法、 搓法、拿法、运法、捏法、擦法、 捣法、捻法、刮法、摇法、拍法。 除了基本手法外, 医家还总结出一些有固定程序的操作方法, 这些操作方法往往是用一种手法, 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上进行, 故现称“复式操作法”。 (3)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 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 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 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 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 最后是胸腹腰背。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 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 旋转及垂直方向, 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直线方向 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 总的补泻原则为: 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 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 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 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 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 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旋转方向 多用于揉、运、摩等手法, 施于面、点状穴位。 总的补泻原则是: 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补,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 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 如果是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时, 其补泻原则为: 向内旋转为补,向外旋转为泻, 双向旋转为平补平泻。 垂直方向 多用于按、掐、拿等手法, 施于点状穴位。 其补泻原则以手法的轻重定补泻, 重手法为泻法,轻手法为补法, 不轻不重为平补平泻。 此外, 还有一些穴位的操作方向为特定的, 不受以上补泻原则约束, 例如推三关、清天河水等。 (4)禁忌证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 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 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 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艾博国际母婴护理会所 艾博国际母医院月子中心的高端私人月子会所,坐落于有“皇家园林”之称的星河湾小区内,园区绿化面积达80%,匠心精粹的小区环境,奢华富丽的私密空间,为母婴营造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 艾博秉承“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超越需求”的服务理念,由医疗、护理、营养、保健、心理、胎教、幼教等膈方面专家组成强大、专业的服务团队,为母婴提供独家超值服务。 会所医院绿色通道,可全程免挂号费、免产检费、免排队、提前预约、随查随走、优先选择房间、自由选择接诊医生。 为宝妈提供山西省首家催眠无痛分娩技术的全程指导。催眠分娩法是贯穿于怀孕、分娩、母乳、育儿等过程的总体分娩方法,使您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从孕妇到宝妈的华丽转变! 为了这一个月一切都是值得的!!! 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2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提醒太糊涂家长竟拿这东西给宝宝退烧
- 下一篇文章: 辨证施治,孩子呕吐最全的小儿推拿方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