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金之吾119更新
吾,张铭,北京人 数九寒冬,四十不惑 无法忘却的马不停蹄 继续下去的不忘初心 催生此集 刀、剑、鞭、锏、锤 执金之吾籍此将古兵的偏爱之心碎碎念 孤芳自赏顿挫一撇随笔 良莠品阶看客一捺随评 百多古铁百重山 一湾溪流一曲烟 开篇曾言 百多日后汇聚成册 今日兑现 『执金之吾』胖东家(张铭)古兵器个人藏集,历时九个月,共三十余章节,时至今日已更新完毕,随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校对工作,完稿后限量精装版印刷百册,以半数赠送半数售卖的方式进行发售,敬请期待。因印刷数量有限,特将全部内容用自媒体方式进行展示,以供藏友同好品鉴。本藏集将伴随新藏入库,随时进行更新。 年10月18日更新 年11月9日更新 执金论鉴 鉴,鉴别,鉴赏。 然赏,当断其真伪后再论赏故。 说通俗些,您买个大瞎活看什么看,看当真了,今后买到的都是这类东西,首先保证真品才是欣赏的基础。所以就正论而言,别始于赏,赏位别后,不要搞混了顺序,因为这个顺序将引导您成为实干藏家或者国宝帮成员。 民国有赵汝珍著《古玩指南》,其中对诸多门类进行概论,援引个案进行真伪论证,时今已近百年。百年沧海亦无法桑田,古玩暴富之事不绝于耳,鉴真与作伪相爱相杀,伴随着各种高科技继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争夺着收藏者有限的人民币。 今天我们马放南山,书归高阁,就扯干货。 作伪之事在古玩圈内少被提及的原因多种。同为藏友,不愿意得罪人也许是第一大要素。人家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多钱,交了那么多好朋友,甚至吃住在一起,你忽然告诉他,您闺蜜卖您的东西都不对,你就是毁灭他世界观的大魔王,你有病啊,你有药啊,药都不用给他,早吃饱了。 无良商贩常言:每一件藏品都有他的卖家。切题深入后不难发现潜台词却是无论真假。牛逼大哥又昭告天下:我之馈让皆真藏。潜台词却是拼凑、篡改、小零件亦或开门不到代。 伪作千千万,塑不坏金身坦然处之的基础在本人看来源于生活中的高情商特质。如有相熟不难发现此类在平时都是有趣之人,然而有趣又源于对新生事物的学习能力,和周遭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在某一非古玩专业的佼佼者通常不在此列,因为他会套用在本身领域中的成功范例傲视一切而不求甚解故步自封。 一则小引奉上:纳藏刀刃之时请务必擦拭刀刃上的油垢,一般而言使用布块难去其渍,可使用洗涤灵一类进行清理后再做端详,大量新刀伪条做旧之时酸洗土埋,表面铁胎干涩疏松,不良之人遂使用油类浸泡,常年囤积油渍渗入铁基,再伴之适度反复擦拭,皆为冒充开门刀刃之清亮原皮。急于指责本人危言耸听者,不妨自家实验一二,必有惊喜。再有意志坚强不为所动者,建议去吃顿日式铁板烧,询问一下厨师如何清除新铁板上的铁锈味,刷荤油烤上几次可以出现黑皮包浆,定会令您食欲大增而开拓见闻。 这段小文就来源于生活,试问您在吃饭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自己二流藏家的身份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铁板烧又怎会入您法眼? 这里提到身份的问题可以再做一篇文章,人会自我催眠,进入到古玩圈更是如此,马上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土布宽衣,品茗论古的世外高人就是你走向失败的第一步。记得很多年前,我还在经营日式茶道具时相识的一个朋友,特别热爱记录日本人的名字。有一次在他店里看到一件喜爱之物询价,被告知的价格远远超过我的认知,随后问他为啥这么贵。他两眼瞪大非常惊恐的问我:“你不知道上田照房么?多有名啊!上田照房!”请注意,在这时,你脑子里土布宽衣的藏者形象就会开始作祟,我知道么?我不知道啊!但是我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啊!我得说我知道啊!当你貌似茅塞顿开假装知道发出哦哦哦知道知道作答几声后,你已经被洗了一半脑了。我问他:“是谁?你家亲戚啊?”(这里提示一下,其实他除了能记住这名字,别的也不知道。因为他在看你反应)看似戏谑的回答貌似无知,但是却为你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回家上网做做功课,查查日本网站,看看这人到底是谁,他的东西在过往的拍卖中卖了多少钱,初步建立一下这个人真正的普世价格体系,会不会比你情急装逼来的实际一些?上我卧房先生? 说到功课继续再做一篇文章,古玩门类庞杂,即便专攻古兵一门尚有刀、剑、鞭、锏、锤庞杂细分,千变万化的器形,五彩斑斓的包浆,并不存在一个单一方式进行辨识,当你没有一位直言相告的朋友可以相帮的时候,而临时抱佛脚绝对不是你在这条路上可以走的更远的方法。更何况这次是个炉子,我几乎不玩。那么我的功课就是打开电脑,搜索近十年以来所有正经拍卖行真实价格成交,相同底款铜炉的照片加以自己能看明白的简约说明拼接后对比反复对比。我得到答案了么?也未必,但至少是一个方法,至少我发现左下二富博斯年十七万成交的炉子底款有小修的迹象,请问你发现了么?研究了两天后再去实地上手,心里就踏实了许多,最后这件东西因为别的原因并没有买下,至于原因,我就不说了,我怕得罪卖家...... 吹毛求疵,存疑不购。您如果问我:你这么一个龟毛的人,你还能买点什么呢?我可以买到的很多啊,忘记哪位大咖曾经说过,所有藏品最终的归宿都是变现。我的初衷同样简单,我也会老去,我也有不挣钱的那一天,古玩作为一门长期投资,当我养老需要保障的时候,我随便拿一件东西卖一卖,我可以活下去,没准还可以活的很好。试问如果你积攒下的藏品都是问题货,期待变现的时候,你要等待的不是一位藏家,而是一位比你更加愚蠢的人。朗朗乾坤大千世界,谁比谁傻多少?在古玩圈,脑子进水的比比皆是。那么你天天烧香拜佛的不是你要买到好东西,而是比蠢。 上面谈到的是方法,下面咱们聊聊价值观。所谓价值观,包含了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区别。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很多节目中一些嘉宾对藏品的殷切赞许:啊!这就是一件艺术品啊!作为一个观众,他娱乐了你。而作为一个收藏者你需要思考如何正确区分工艺品和艺术品,咱们以某传为例,当你看到一件造像,尝试把自己放置在与它同期的年代游走在八某街,身处其中后你会发现四周的摊位上都是一样崭新的造像,他们风格一致,分大中小号,伴随着年代推移来到了梦醒后你的手中,这个是古玩,古玩中的工艺品。他们具备相同的工艺,相同材质甚至相同器形,物以稀为贵,你看不到第二个的原因,是因为卖家还有一百多尊在柜子里。为啥这两年法器价格飙升?因受“佛说造像量度经”节制,法相照葫芦画瓢即可,自古难求突破。金某杵如法相对宽泛,自然百花齐放,所以,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多观察,多琢磨,也许说的不对,别人又不会杀了你。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过艺术生,这里也要为艺术生正名,他们口中念念不忘的味道,就是独具匠心,无可复制。但是过度的味道又会让你一屋子抱残守缺,价值感欠奉。两者如何权衡,也许和天分有关吧。 那么再来聊聊抱残守缺可好?常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常言:不玩普全独求精残。是不是听上去都糊涂了?私以为,普全精残皆过客,有钱就买精全货。又精又全多好,但是古玩的趣味多样化,遗憾始终是藏家勇往向前的源动力。普全可做商品,交友转手以藏养藏。精残可做标本,最起码能照本宣科。但是问题来了,由于古玩价格近年来的疯狂飙升,精藏入世如泥牛入海,资源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精残冠以绝品之名高价出售。作为你,正念才是对的起你兜里人民币的最佳回报。普全,是普全的价。精残,是精残的价。精全的话,老板,我多给你几万吧!千万别搞混了,钱可好了,别特么瞎花,钱不单单可以买古玩,还可以让你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不知道现在三百场都涨价到六百场了?你去一千场,给你找来的全是一百串台的你干么?一个道理。 歪道理摆了一堆,咱们也该买买东西了。实战经验同样千变万化,买对买不对都在一念之间。建立一念,正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考试,转瞬而至。私以为无外乎:心、眼、法三则。 心 -拾玖- 明八角档凹面长铁锏 始于晋唐,由鞭简化所制,继称“简”。以铜或铁制成,锏身无节异于硬鞭,长而无刃,锏首钝化无尖。锏身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锏之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不存定式,再观兵典史籍,鞭锏皆将帅所执,故可定论为高阶定制类兵器,泛观世界武备,鞭锏大气磅礴之中华气质唯华夏独有。长锏之材百炼复锻之苛不输刃兵,铁胎质纯,传世皮壳判若铜色蟹青,明风八角档规整滢洁,抱瓜锏尾籍见匠心,原汁原味器形完美,好锏难求,长锏更甚,予一见不能释手,敝帚纳藏之物莫若于此。 这件东西在卖家手里放了挺长时间,一直因为价高而未曾成交,个人也是惦记良久,怎奈囊中羞涩。有一天跟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忽然听闻江湖中风评此为赝品。心中甚喜,为啥喜呢,古兵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你捂着半张脸跟人家说,我跟你说,你丫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的话,几小时后就尽人皆知了,所以听众中,必然有卖家那对儿可爱的小耳朵。古玩无价,皆因见识或卖家心气定价。好东西,自然价高,但是如果感觉自己东西有问题了,心,也就乱了,怕砸在手里,价格自然也不敢猛叫了。这怪不得别人,心,是你自己的心。我憋着坏等了两个礼拜,这个坏也是带引号的,我的坏并没有去误导如何人。我的坏更多应该叫智慧吧?呵呵。你需要等这种风言风语发酵,让卖家那对儿小耳朵足足充斥够了再出手。在一个周末,灵感来了,马上联系卖家,给出了一个非常坚定的价格,几乎是他的进价,在听到对方惴惴不安的回答后更放心了:兄弟,少了点吧。话不多说,再加点,成交。一只因为被涂抹了暖气管子银漆而导致包浆异于常态的明代精钢而制的八角凹面长铁锏入手。这里,我感谢江湖的风言风语,但是这些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因为在没有实物上手之前,任何人给出百分百或真或假的答案,在我看来都是扯淡。后来江湖中又有传言,卖家明白了,说我骗了他。您看了通篇累牍,宝宝何骗之有?面对卖家,我甚至没有一毛钱愧意和感恩,因为在交割的一瞬间,这东西是按照一件假货脱手给我的,你说,我说的对么? 眼 -拾伍- 清睚眦如意宝剑 初识仅得图片,原品脏污不堪,鞘装遗失,剑刃铁胎泛青包浆存疑。因见器形周正,反卯确凿夯实,双槽精神奕奕,长度与硕大剑装比例完美,符合古制特征,即愿赌服输购之。入手观察,刃铁为防锈银粉漆满覆,遂着褪漆剂几经擦拭,古铁之态跃然于目,正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全长一百,刃长八十,剑装铸造殷实,精铜妙工雕刻,睚眦剑格鼓腹饱满,孔武有力,如意剑首双侧微拱,玲珑古美。其后遵循古制进行修配,剑装择古铜融炼,取剑首如意之形铸造复刻。木鞘择老木做胎,十二道生漆阴干打磨成型,历经半年,抱残守缺之憾终得圆满。 山西平遥地摊货,能看到的只有这两张不太全面的照片,从正常分析而言,剑条存疑,因为铁胎泛垢不应为此般绿皮,铁锈的传世状态也相距甚远,但是转念综合而言,此剑巨大,剑柄两件无箍,与剑刃双槽,同属清早期制式无疑,双槽挺拔,长度比例适中,整体气势未见疑点,重点为尾部少见的反卯,图中卯部包浆透亮感与柄装磨损完全相符一致,三七开赌一把,上手后开始清理着实出了一后背冷汗,除锈剂不足一分钟,剑刃表面脏诟完全脱落,底铁明晰可见。观察良久,发现与之上的铁锏同属一例,被涂抹的银漆防锈,遂使用脱漆剂和稀料进行再次清理,古胎铁刃跃然于目。眼力很重要,眼力很重要,眼力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次,我洋洋得意。 法 -贰玖- 明竹节水磨钢鞭 红漆覆盖,箍环崩坏,若古兵收藏尚未崛起,此物般一根工艺复杂的铁棒,依然会作为搅拌水泥的工具继续使用。《宋史·王继勋传》:“继勋有武勇,在军阵,常用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异于刀剑刃兵,鞭自史料有所记载之初即为王将执柄,武财神赵公明戴铁冠、骑黑虎、执铁鞭。秦琼、尉迟敬德执鞭锏拱卫门庭,足见同时期民间俗世对此物之敬畏。历时八个月两百余天的修配,取样史料,复其柄装,大明钢鞭遗韵再襄,吾辈对鞭类古兵的诸多工艺特征皆囊获其中,盛赞其为同类标准器亦非妄言。 法,方法。最简单,也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圈内朋友经常私下指责本人不及时处理一些知假贩假的商贩。大哥,我是群规的执行者,不是道德模范,群体就是一个古玩城,您看到潘家园哪个地摊贩子因为卖假货被请出场外了?他们可以存在的原因就是遵守了这里的规则而偷生,至于你买到什么,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买瞎了你去找市场管理或城管保安,看他理你么?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呗,如果说因为卖瞎货就被凌迟处死的话,世界上就没有古玩商了,恩,一个没有。嘿!说你呢,别看了文章丧良心给别人说你就没有啊,呸~ 然后在我们稽古藏兵这个群里呀,有很严格的群规,群规的严格让很多成员一时间难以适应,但是呢,我们除了要求,还有付出。就是我们群内私下交易的中介服务,不单单有私下交易的中介服务,我们还有拍卖的货不对板无偿退货的保证,试问哪个著名拍卖行可以做到?但是呢,很多成员选择无视群规,进来不到五分钟两次违规就被踢了还谩骂本宝宝,私下交易不使用中介买出了问题,又说群里卖假货,你真可怜,大字不识几个还玩什么古玩呢?支付宝你现在用么?没听说过赶紧注册一个,骄傲的中国人民几乎都在用,就差你一个啦!死活不用也没关系!你如果在淘宝买了假货,淘宝会给您提供马云他们家地址,让你上门打丫的。 这件东西出自陕西,搅拌水泥几十年了,看到图片的时候感觉问题不大,但是依然无法百分百判断真伪,卖家报价后,我试着砍了两万,卖家很为难,我告诉他:兄弟,这样吧,价格我不砍了,您如果不放心东西,就亲自送到我家来,两万!我给!第二天,见面验货转账后我们开开心心一起吃了中午饭。 法!方法!记住了么! 今后我写的一些乱七八糟都会在执金之吾一帖中不断更新,有兴趣就来看看,没坏处。我就这三十多件东西,没啥给你洗脑的必要,都卖你了,我还玩个屁啊。而且我这破嘴也爱得罪人,难免文中会映射到谁,别在意,你在意我才开心呢。万水千山都是爱,好好学习,好好收藏,能省一块是一块。感觉我通篇胡说八道的也别激动,不用搭理我,你自己选择看的,我又没逼你,谁理你啊。 下面还有其他乱七八糟,有工作,有生活。起码,宝宝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谢谢。 点击下方标题可进入跳转 古兵收藏之少数派报告 点击下方标题可进入跳转 给我一架支点,我能撬动蓝天 自驾米格-29全景纪录 点击下方标题可进入跳转 赐我一双大脚,我们征服冰岛 深度越野自驾全景纪录 全集高清图,可点击浏览 -壹- 明缠枝莲鋄银铁如意 灵秀隽永之物,倚心经石牌陈于家宅玄关,意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云头浮祥云显祥瑞,内侧鋄八卦图,持柄中路起脊俊朗,落差舒缓自然,柄侧亦有鋄线呈现。器物历经明清两代,擎于掌中把玩,铁性温润。置于文房案头,气定神闲。古铁造物为避其锈,鋄金银择铁胎剃凿布目纹为发路,二则锤金银箔片覆鋄罩,三则融汞烧砑,四则錾凿钩花,以线条精工为上作,鱼籽地满鋄则次之,其固千年不腐,因漏铁点漆的工艺早已失传,黑漆经年与铁胎融合交织的传世皮壳,亦可做鉴别真伪之旁佐。 -贰- 明铁雕龙吞纯铁锏 虽为出土器物,然铁性不失。经除锈悉心养护,铁色黑漆古皮壳顺滑油润。锏身方形四棱,线条呈自然放量,至根部渐变敦实粗壮,吞口龙形雄强挺拔,具备遗存元味的明早期典型特征。『此处看似满足雕刻之需,实则为符合击打的力学原理,二者兼顾的精妙权益』。与明式折沿刀挡熟铁延打技法不同,锏挡上下沿口单独制作后铜焊成型。八宝锏尾楞线打磨倒角,花形尾卯饱满圆润衔接入扣铁锏头尾兼顾一气呵成。脱俗干练之简,大明王将之锏,亦如是。 -叁- 清袖锤 顾名思义,藏锤于袖,袖中之锤,又称金瓜。清康乾戡乱富国两朝盛世,诸多精妙防身之器始现于民间。四锤皆为传世品,铜质精纯光润细致,磨损自然舒缓。锤头开瓣均匀等分,龙吞錾刻剔透深峻,造型各异或具地域特色。锤柄鼓腹角质起弦线,凹凸有致。尾瓜细腻精巧,承上而不失比例,浑然一体。另:『铜质性柔,钝击砍砸易弯曲。故所见唯袖锤配铜制锤杆,如遇长锤配铜杆劝君顾多思量,古代兵器制作的合理性,执此可见一斑』。 -肆- 清双槽旋焊文房短剑 如意剑首雕宝相花,古秀玲珑;睚眦剑挡弧线圆润,兽牙四凸;外装铜雕挺拔工整,蟹壳青皮;提梁伏螭龙,鞘木裹鱼皮;剑条旋焊似掌纹,古铁抚若绫罗绸;通背中路起脊,双槽磨砺有度,剑尖圆钝尚有明风。『古法鞘皮选材苛求,择颗粒细密均匀为上佳,推大漆数道,百年皮色与木作大漆相近,常伴均裂蛇腹断。装具紧箍鞘面,微凹力度均匀,必无做伪之嫌』。 由于长枪和佩刀甚至火器在古代战场上大规模的使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以短距穿刺为主的剑,后期成为职别的象征亦或高悬文房之雅物,在装饰性大于使用性的前提下,着重外装的华丽,琴心剑胆,动静相宜,文房短剑类藏品更为时下藏家所追捧。 -伍- 清双槽羽毛旋焊短刀 日本回流,木鞘年久腐溃,后经修复如初。清中早盛世之作,铜装胎体肥厚殷实,錾刻苍龙纹具备明式遗风的时代滞后性,兽吐元宝刀挡合模铸雕,提梁卧螭龙衔挂环,皮壳青黄。刀背洗练出落,双槽明快深峻,旋焊羽毛纹错落有致,分布均匀,刀刃原磨犹利。旋焊之说个见仅为锻工一例,乃铁胎复锻搅动结构差异而成,然有意控制纹、刃关系者可为佳作,凡见纹大喜趋之若鹜者三思,劝君误做等级之唯一判别。好刀难求,短刀尤甚,敝帚自珍之。 -陆- 清铁雕乾坤流星胆 流星胆亦称乾坤袖胆或流星锁,由链状双头或鞭类兵器演变而来,袖中隐蔽,爆发袭人的特质,曾属关东绿林中的奇门兵器,盛行于清中期至民国年间,现今亦有大量存世。此副胆锁部件五十有四,左右对仗工整,扣形六式各异,繁而不冗。瓶胆形配重合理,舞动生风若灵蛇吐信。铁胎黑皮温良如缎,盘玩掌中环扣相碰清脆悦耳,仿生铁雕万向节连环丝丝入扣,十对夯卯完整一致。整副胆锁精铁手锻,奇巧致用,万中无一的小品良器。 -柒- 明八宝浮屠铁锏 浮屠者,佛也。大明永宣笃信藏传佛教,吐蕃器物传至中原,对宫廷礼器乃至民间寻常之物产生深远影响。取梁思成先生所著《中国建筑史》中佛塔说解之例,十六面莲蕾形锏尾,向上可做塔之“宝瓶”,上下柄箍錾刻“仰莲”互望,手执木柄则为“刹”,柄箍方形锏档万字回纹相连为“刹”之“仰莲座”,“下泚”之处刻明式缠枝莲,锏吞叠加双层塔身束腰,四面奉藏传八宝图样,锏首三分一处八宝复之为束,铁锏之身则为塔之阶基,凌霄直上,法相庄严。古兵并作法器致用,此锏便为其一。 -捌- 明节杆兽吞圆鼓战锤 节,掌节,法度,威仪。古代军帐等级制度森严,杆做节式异于寻常必有深意。此类锤制始于宋辽,钝器伤筋挫骨以至内伤,曾一度取代刀枪成为辽金马、步主战器,明早期归为制式兵器。八瓣鼓锤细錾微纹,莲形托底,至凹凸环箍一体铸造,套固于杆首。节杆双箍,兽吞相望,长度傲人,配重合理,似掌八荒之力,舞动搅乾坤。皮壳靛绿,绿中透红,红中皴黄,青铜可辨。存世战锤以明清老修亦或现今修配作伪居多,锤首顶卯,锤尾铸铜,观器形,辨伪浆,贯穿诸元素合理性可得全品之锤,反之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玖- 清道光款六棱雷火鞭(铳) 古兵鲜见完整纪铭,“大清道光拾捌年拾月贰拾九日置”,十四字竖列两行刻于鞭身之上。雷火异于鞭锏,近可做钝器防身,远可做火器伤人,虽只单发单动,在科技未达昌明之时,功效之甚不言而喻。初识此鞭,脏垢铁锈覆于全身,隐见刻工,旋即除锈保养,保留执柄铁色黑漆古包浆,铳杆节分满錾花纹,明快英朗之势跃然于目,惊现铭文再添惊喜,除引药照门遗失外完整一器。古铁之锈异于包浆,轻则腐其表,重可蚀其骨,熟识铁性了然于心,节制手法复其古器之美,尚属古兵收藏独占之不二法门。 -拾- 辽金龙吞军帐铁钩 龙首、龙吞、握拳、骨朵、节杆、错银、莲台、八宝、纽纹箍、万向节,一气贯通、一蹴而就将辽金古兵的多重特质集为一身,却仅为行军帐钩一军器。细品龙唇外奢,四齿明晰,握拳有力,骨朵锐凸,更喜包浆殷实醇厚,节杆力度饱满,错银完整,辽金军器制作精良如此般,并非寻常之物,应为中军大营之用度亦非妄言。藏者若见此类小品不应错过,正如字典掌中宝,对提升中古兵器诸多综合工艺的判定或大有裨益。近年古兵收藏渐热,不良之人更将此类军器断首切割,修改为尺档或剑档。自信溢满之藏者若有心,不妨暗自端详自家无类神兵,必有惊喜相伴。 -拾壹- 清夔龙纹睚眦双剑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饕餮、夔龙、云雷三式为商周青铜器主要纹饰。前清好古,多复刻夔样于金石之上。剑装阴刻夔纹,起线不苟,纹样遵从古制亦有匠心独具之处。铜胎殷实肥厚,睚眦剑格大气蔚然,雕工起阶错落,官气十足。剑格等分各一半,两剑合拢似一剑,同归一鞘。双剑以单剑刃面单面起脊而合璧,此剑却做双面起脊之工。剑刃修长挺拔,收腰走势舒缓,剑尖略显圆钝尚有明风遗存。剑鞘老木完整,裹皮为后期修复,刃面古铁阴斑分布合理均匀,可证其入鞘保存年代之久远。双剑合璧高悬屋墙,古雅文雋彰显文武双全。 -拾贰- 明如意金铜锏 风磨铜质,佐金、银等贵重矿物三十三种,冶炼少则六炼多则十二炼,明时铜质尚为稀缺物资,坊间多以铜钱回炉取之,谓之金铜。此作锏尾开瓣端丽圆浑,原木锏柄干皴裹实,阶形圆档云纹鱼子地满錾,四面如意纹环抱锏吞,锏首雕铜作束,相伴缠枝莲,整器走势匀停,铜色红斑瑰丽,金光内敛硬中见棉,枣红皮壳传世铜锏,虽为兵器,尚有金石文房之雅味,亦作庄重沉稳之案头,此形此味,无出明代。锏多为铁质,铜作甚之又少,若为佳作,多为贵胄相携,更望藏者惜之。另,铜做物打皆质弱,长度必有节制,前之已有提及,此番再做醍醐。 -拾叁- 明青田铭鋄银铁如意 如意有铭:一汝志逊尔名得时则驾毋怠于行青田铭。青田,明代帝师刘伯温。刚正不阿之气相佐如意俊俏风骨之形恰如其分。正面中路起脊,三路起线,竖列分布满鋄工,如意云头,七星北斗,海水江崖,香草云龙,折枝花。背面万字锦地与米字锦地环抱铭文,又做花鸟配饰。如意隽永舒朗,云头玲珑可人,必擎于怀中方可叹其比例之精妙,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若神来之笔。 南北朝时期,道教既出现如意的记载。《音义指归》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大扺如意一物为魏晋时清谈之士执手中作谈佐物,为当时及后代用作指挥之器。然作兵器之说,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战群魔”。皆因古印度佛教记载均未见如意图形,足见如意与中原本宗道家渊源甚深。 -拾肆- 明龙吞四棱长铁锏 龙吞之龙即睚眦,睚眦者,龙之二子,虽为龙种,然身似豺豹。其父嗔,欲弃之,幸而母哀求,得以苟全性命。常言龙生九子不成龙,故其形皆照中原王朝文化源流向外散射,取其最似龙形为佳作,此锏此吞器形尤为一例,似龙非龙,面似豺,喜腥杀,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必报之情跃然于目。明式木瓜滚边档托其吞口,木柄硕大,八宝作尾,锏身硬朗干练,经除锈维护保留其铁色黑漆古,无舔足之花纹,无瑕疵之夹灰,可见其铁胎精锻之功,锏器入清中后皆世俗化作防身之用,长度较实战器大为缩短,故此锏诸元明风遗存,可断明末清初之作。 -拾伍- 清睚眦如意宝剑 初识仅得图片,原品脏污不堪,鞘装遗失,剑刃铁胎泛青包浆存疑。因见器形周正,反卯确凿夯实,双槽精神奕奕,长度与硕大剑装比例完美,符合古制特征,即愿赌服输购之。入手观察,刃铁为防锈银粉漆满覆,遂着褪漆剂几经擦拭,古铁之态跃然于目,正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全长一百,刃长八十,剑装铸造殷实,精铜妙工雕刻,睚眦剑格鼓腹饱满,孔武有力,如意剑首双侧微拱,玲珑古美。其后遵循古制进行修配,剑装择古铜融炼,取剑首如意之形铸造复刻。木鞘择老木做胎,十二道生漆阴干打磨成型,历经半年,抱残守缺之憾终得圆满。 -拾陆- 辽金龙虎链枷梢杆 五代至南宋,宋与以辽、金少数民族建立王朝,连年征伐中原北方攻城略地,大量外族武备衍生乱世。布鲁头,本作投掷器,游牧民族授猎工具猎杀动物,后改为武器。布鲁下接链枷至此杆,杀伤对敌远可攻,近可防。青铜杆首兽吞衔环接链枷,五式纽纹节分列铁杆,盘龙虎踞,题材鲜见难得,形象古韵拙朴,杆尾托莲骨朵硕大饱满。铜铁合制器,经年腐蚀,节杆铁胎势弱,铜质硬朗尤喜,整器抖擞大雅无伤。 -拾柒- 明金铜点穴尺 “尺”为我国传统兵器,亦有“点穴尺”之称,或名“笔架叉”,起源于唐宋,为衙役捕快之常用,易于携带,可暗于腰间。16世纪传至琉球,日本吞并中国附属国琉球,随之传至日本成为“十手”。尺多铁质,铜制为材尤为稀少,两尺年份相近,尺首平头方扩,反势收腰中路起脊,手花孔异于刀剑而置中,格挡一平一翘各具巧思,瓜楞尺尾鼓腹饱满,全品无缺,尽展中华气韵,源流道法自然。 -拾捌- 清活眼龙吞铁杆铜锤 常言:味道。何为味道?两字活学活用,千百万化,不离其宗之意莫如品相不佳抑或档次不高再或不知用途之物,需阁下在布道者循循善诱的指点下,一知半解貌似顿悟后升仙涅槃。久之,味道凌驾于品相,年份,稀缺性,继而成为捡漏二字后又一神曲。此锤传世状态,包浆熟美,比例匀停,铜铁合制,锤顶、莲托、柄箍、尾托作红铜套色,锤若盈蕾,铁肤若缎,长杆一顺入吞,龙形唇口外侈錾刻不苟,角柄鼓束错落有致,顶尾双卯铜铁交融。然起线、榫卯、雕花、比例等诸元,古兵良莠可循木作之法,如法之作,必为佳品。故可谓,味道皆过客,正见价更高。 -拾玖- 明八角档凹面长铁锏 始于晋唐,由鞭简化所制,继称“简”。以铜或铁制成,锏身无节异于硬鞭,长而无刃,锏首钝化无尖。锏身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锏之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不存定式,再观兵典史籍,鞭锏皆将帅所执,故可定论为高阶定制类兵器,泛观世界武备,鞭锏大气磅礴之中华气质唯华夏独有。长锏之材百炼复锻之苛不输刃兵,铁胎质纯,传世皮壳判若铜色蟹青,明风八角档规整滢洁,抱瓜锏尾籍见匠心,原汁原味器形完美,好锏难求,长锏更甚,予一见不能释手,敝帚纳藏之物莫若于此。 -贰拾- 清如意铁装瓦槽官刀 明中后期受倭刀影响,戚家刀形多弯曲修长,清刀渐复宽厚之姿,较之明代更具多元,燕毛脱胎燕翎之形,刀尖圆钝可避断尖之损,夹钢处理使之侧重于挥动劈砍。双面瓦槽旋焊,刀刃马牙夹钢,铁胎搅锻亦可控制旋纹走势当为上品。铁装阴刻鎫银,罩银年久尽损龙纹完整尚存,鞘装头尾铁雕如意云纹相望呼应,再彰明时遗风,官造制式军器皆周正挺拔,长度配重趁手,却逢朝代更迭必遭缴没,全装无缺之物由甚,此刀可作一例。 -贰壹- 明铁雕虎头钩 钩身似剑,前端有钩,称为钩头;后部如戟,尾同剑尖,称作钩尖;钩有护手,亦称护手钩,护手似镰,称为钩月。钩为矛戈戟三器混制,未列十八般兵器,因锻造成本远高于刀枪等常见兵器,未成军队的制式武器,却在民间流传较广,并形成相应的武术流派。此钩铁雕兽吞虎头仅见罕有,柄系原缠原漆再添弥足,护手钩一体锻打更有别同类铆接拼合之拙做。钩身双侧开刃,年久亦不失其锋,中路起脊英挺俊朗,铁色黑漆古包浆匀实,实为明风古器之味。 -贰贰- 清手叉 原主断代为明晚期,购得上手结合诸元再做评判,应为清中期南方地区所制,因地域偏离中原腹地,工艺特征具备较强的时代滞后性。与同类手叉相比长度傲人,器形走势舒缓,线条劲道挺拔,元宝档手外侈,铁胎连作,铜件精铸,与铁径完美契合,边槽起线不苟,磨损自然,八瓣叉柄檀木入嵌,因年代久远有些许起撬并无影响整体性。铁雕束莲叉首,叠层莲尾明风卓然,原汁原味万中无一的手叉经典之藏。 -贰叁- 宋兽吞尾挂飞锤 锤尾固环链接绳索亦或铁链系于腰际,近可执为战锤,远可抛为流星。首、箍、吞、挂四部比例匀称,青铜传世皮壳磨砺自然,器形罕见。百多年南北宋与外族的战争,催生诸如此类兵器的交汇融合,亦有内敛气韵若锤首,兼顾草原彪悍之风如兽吞,自成宋锤一系。 -贰肆- 明铁鋄金银云芝长锏 始于山西平遥老户,因年久柄装遗失,多年实无人问津。偶然得以上手,顿觉气韵非凡,锏身修长舒朗,四棱深槽势如剑锋,铁肤如橘皴而抚之无迹,实平矣。首尾鋄金呼应,卷草纹鋄罩甚厚,指扪可觉。柄装惜缺,尚欠整饬。遂以购得,不甘抱残守缺之憾,望为古兵续命也。此锏饶明风,故以明式花样相佐之,多方论证后得此装具器形,鋄银卷草纹辅鋄金滚边云芝剑形档手,双箍同作套色金银双鋄,手花孔择纯金而制,祥瑞云头作尾。修配之工时逾二百余日,反复推敲更甚不惜物料,仅为正其型所弃用之铁胎不计其数,方得始终。 -贰伍- 清兽吞熟铜短锏 京造铜锏,吞形似龙非龙,似兽非兽,应为官造制式睚眦之准绳,其形与睚眦剑格均为同类。过手古兵不在少数,犀角原柄尚为首见,足可证其品阶,却因京籍老户旧时入药之需,刮取所剩无几,后配老檀木恢复原貌。短锏手头匀实,小品更添怡情,置于文房案头亦不输清供之雅韵。 -贰陆- 明鋄金银绞丝仪仗锤首 购得原为“藏印”一枚,金属印面卯固套管相连,为妄人臆造之篡改,剥落印面复其原貌,金银双鋄满覆铁胎,锤首顶莲开瓣,兼有佛宝梵韵,绞丝浑圆饱满,交织清晰有至,六棱套筒亦做满鋄之工,技可媲大明永宣仪姿,器形仅见,不可以小件而等闲视之,遂配相宜堆银老杆,把玩甚喜。 -贰柒- 清十六金龙职官佩刀 康熙盛世之威仪,官造佩刀之典范。铜装鎏金,透雕錾刻,龙形明风尚存,折沿圆档二龙戏珠双面对工,余下辅以卷草做腾云回望之势,龙鳞若现栩栩如生,合计十六之数。木胎黑漆地刀鞘,年久包浆宛若皮胎,蛇腹断层次杂沓,牛毛纹寸皴细密,虽伴少量露屑漆灰,盖不足为病,故未施修补,保古漆之原貌特征为上佳。刀刃双槽碰尖尽显英朗之姿,为清早期高阶职官刀常见之型,吞口双面鋄银阴刻龙纹,插拔磨砺尚依稀可见。古铁锻打精良,胎面无纹。刃部无锛无亏,器型完整。刀可谓百兵之王,更为中原华夏综合工艺之大成。觅全品遍睹其诸元特征,即为佩刀类藏品的准确辨识提供了无限可能。 -贰捌- 清八旗武状元盔 胄,盔也,贯穿人类古代冷兵器战争始终的护具。此盔形后金之时已初现。八旗实战装备,甲为棉制,将棉花打湿,反复拍打浆化后制成棉片,棉片层叠为极厚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加以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加以强化传统火器的防护亦做御寒之需。盔为铁钵,相配以铁雕鋄金工艺的眉批盔顶。一路融合演变至清末更偏于仪仗之用,后多采用铜皮锤牒鎏金的工艺取而代之,此顶应为清末武状元盔,护颈缎面棉甲年久遗失,眉批、舞擎、盔盘、胄梁各处做铜刻透雕镶宝,钵体左右凤翅相望,管柱之上皆有阴刻。时年虽已国力倾颓,亦不失皇家气派,大气魏然。 -贰玖- 明竹节水磨钢鞭 红漆覆盖,箍环崩坏,若古兵收藏尚未崛起,此物般一根工艺复杂的铁棒,依然会作为搅拌水泥的工具继续使用。《宋史·王继勋传》:“继勋有武勇,在军阵,常用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异于刀剑刃兵,鞭自史料有所记载之初即为王将执柄,武财神赵公明戴铁冠、骑黑虎、执铁鞭。秦琼、尉迟敬德执鞭锏拱卫门庭,足见同时期民间俗世对此物之敬畏。历时八个月两百余天的修配,取样史料,复其柄装,大明钢鞭遗韵再襄,吾辈对鞭类古兵的诸多工艺特征皆囊获其中,盛赞其为同类标准器亦非妄言。 -叁拾- 清八棱长杆铁锤 看似中规中矩,实为清代铁锤标准器一例。起线不苟,长锤铁胎做杆,八棱受力均分,言古兵工艺合理性之凿凿莫如此。长锤铁性饱满,故旧主拨皮去锈复其原貌,趣称“亮晶晶”。细观胎体可见古铁铮铮满覆流水锻纹,锤首大气饱满殷实,组件连接丝丝入扣,古器之韵一气呵成,无浆无皮尚可断一眼大开门之例即如此般。 -叁壹- 元六棱兽吞战锤 六棱锤首,楞筋间分,顶卯夯实,莲台托底,套管两寸至兽吞,锤杆纽纹环箍相隔,硕大双吞双兽向背作锤挡,可谓吞食天地,莲台锤尾完整无缺,全长约一尺二寸,器形仅见,工艺繁复足可归类为蒙元高阶武将配制。惊叹七百年原杆披麻原漆传世完整,但见下绪如法,供箱上书“天野山金刚寺”,已作住持曾我部俊雄之法器用度。蒙元青铜战锤惊现日本佛寺且历久弥新,即做合理性推断使然。忽必烈分别于年、年入侵日本,日本史称“蒙古袭来”,皆以元军惨败而终,以年“弘安之役”尤为惨烈,锤首截面锐器洞穿之处,结合日本兵器突刺砍杀之特性可见一斑,九州八角岛绞戮十万元军,两万余众被俘或屠或奴,大量兵器辎重落失荒野转而流落民间也非凭空臆断。大阪府天野山金刚寺创立于日本天平年间年,乃真言宗御室派大本山,相传弘法大师空海曾在此修行,南北朝时期曾是后村上天皇的行宫,寺中藏有众多珍贵国宝和重要文物。战锤经行七百年斗转星移,辗转归入佛寺,传至住持曾我部俊雄(-)手中,不由唏嘘感叹。历年国内拍卖会日本回流器物的保存状态令人汗颜,精品层出不穷,此番蒙元六棱兽吞战锤圆满归国,更为古兵收藏谱写传奇新篇,其等级与工艺,稀缺性与完整性,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同类毋能出其右者,再为断代标准器之翘楚,实为我辈纳藏之大幸。 藏无止境未完待续 古兵器收藏第一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3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既然生育了孩子,那就努力做一位合格的父母
- 下一篇文章: 海帆讲堂夏天来啦,这3种疾病宝宝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