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6%98%8E%E5%9B%BD/23354490?fr=aladdin

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每个刚出生的婴儿,只要满了一个月后,父医院检查身体,看看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身高体重有没有达标。医生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经常会让孩子抬抬双手,踢一踢小脚,还会让孩子趴在婴儿床上,让孩子多抬抬头。

检查完身体之后,医生还会叮嘱父母,让孩子回到家中要多让他趴着玩,多练习抬头。医生这个说法并不是开玩笑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讲“趴着”是孩子这一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促进孩子身体发育的好方法。

老话说的也没有错,孩子的生长顺序无非是“一抬头,二挺胸,三翻身,七滚八爬”。这些都是周岁内的宝宝的大运动发展的正常过程。

一抬头的意思就是刚满月的孩子能够慢慢的抬起头部。那么我们来讲一讲趴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

趴着对孩子的好处

好处1、减少胃胀气

月龄小的孩子的胃部功能没有发育完全,就算是纯母乳喂养,孩子也会出现胃胀气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要让孩子多趴一趴,不仅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孩子在趴着时会不停的扭动身体,在扭动身体的过程中,使肠胃接受到“不一样的按摩”。

而且经常趴着的孩子的体力也会消耗很多,让孩子自己主动的抬起头部和扭动身体,会加快肠胃的消化功能。所以每天都会练习“趴趴功”的孩子会减少胃胀气出现的概率。

好处2、锻炼颈部肌肉

孩子在练习“趴趴功”时,他为了让自己可以看到更多的玩具和景色,就会想尽办法地抬起自己的头部。天天都会坚持锻炼,那会使孩子的颈部肌肉变得更加结实。

为了自己在三个月后能够快速的掌握翻身,也会了可以让妈妈竖着抱,为了让自己的头部不会在竖抱的时候摇晃而做好了准备。因此只要孩子愿意配合父母,那家长就要让孩子多多练习“趴趴功”。

好处3、塑造完美的头型

为了让孩子的头型变得更加完美,宝妈们经常会在孩子睡觉的时候不停的调整孩子的睡姿,防止孩子以后的头型偏平或者后脑勺长偏了。其实对于月龄小的孩子来讲,趴着是最适合孩子做的事情了。

因为孩子在趴着的时候,头部不会压在枕头上,而是悬空的,那孩子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活动自己的头部,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的头部变得更加完美,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脑容量的发展。

好处4、孩子会更聪明

根据权威的儿科机构报道:经常接受按摩和抚触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聪明。而且每天练习趴着的孩子来讲,他们有很多机会锻炼自己的的四肢,这种锻炼方式比宝妈抚摸的效果更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脑部的发展。

正确趴着的方式

最适合也最正确的趴着的姿势是:双手放在胸部前面,宝宝稍微抬起头部、肚子要接触到床。

我们让孩子在锻炼趴趴功时,我们要在一边看着,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练习趴趴功。这样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也可以随时观察到孩子的动静。

避免有异物堵住孩子的鼻子和嘴巴、以及孩子的双手被身体压住的情况发生。对于胃部不舒服的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吃完饭的30分钟后再练习趴。

可以让孩子趴在宝妈们的腿部,但是不要刚吃完饭就趴在床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吐奶的概率。

一天应该要趴多久

对于孩子每天要趴多长的时间,这是我们说不准确的,因为每个月龄的孩子趴的时间都不一样,这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去调整。

首先、0-1个月的孩子

0-1个月的宝宝还很小,力气并不足够,所以每天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并不多,每天练习1-2次就可以了。

每次趴着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秒左右,不要让孩子趴的太久,否则就会加快孩子的疲惫感或者就会让孩子的颈部肌肉受损。

其次、1-3个月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适当的延长练习趴的时间和次数,在孩子愿意配合妈妈的情况下,每次练习趴的时间可以掌控在2-5分钟左右,整天可以练习3-5次。宝妈在帮孩子更换尿不湿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趴着玩会。

再者、3-6月的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可以适应竖着抱了,颈部的力量也提高了很多,那宝妈们也可以加长孩子练习趴的时间。

每次练习趴的时间延长到15分钟左右,整天可以练习5-8次。只要孩子愿意配合妈妈,不会哭闹就可以,不要勉强孩子练习趴趴功。

最后、6个月的孩子

6个月的孩子的颈部力量已经很足够了,每天可以多练习几次趴趴功,每天可以练习8-10次,每次趴着的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以上。

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会自己做坐着了,此时宝妈让孩子练习趴趴功的话,孩子可能会不愿意。当孩子不愿意配合宝妈的时候,宝妈可以跟孩子互动,玩游戏,用玩具逗逗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趴着的乐趣。

小允儿妈麻寄语:

对于小宝宝来讲,世界上的每个物体每个时间段都会遇见很多千奇百怪的事物,都会给孩子带来新奇感。

虽然我们看着孩子趴着很无聊很无趣,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就一次充满刺激的挑战,也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因此在我们陪着孩子成长的时候,要让孩子多练习趴,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开心,也会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1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