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无故哭闹,肠绞痛肠胀气如何处理
在育儿的道路上,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茫然无措,崩溃抓狂。。 最近很多宝妈咨询宝宝无故哭闹的问题,总结起来基本上是以下的症状: 宝宝快2个月了,晚上有时候莫名哭闹,哭闹起来脸胀的通红、肚子鼓鼓胀胀的、用力蹬脚,喂奶都哄不住。 有时候吃完放下就醒,一定要抱着才睡,白天晚上折腾得全家人都快要崩溃。 这个时候,提醒宝妈们要警惕宝宝是不是“肠胀气”。 什么是肠胀气? 婴儿肠胀气伴有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可能是肠绞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 根据研究显示,约有10~20%的婴儿曾有肠绞痛的现象。一般开始于二至四周大的小婴儿,四到六星期会达到高峰,通常最晚到四到六个月大左右多会自动改善。 肠绞痛一旦发作,特征为宝宝常会有反复发生的腹痛及哭闹,症状在白天时会比较好,但傍晚或晚上时,就会有间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会连续哭闹三、四个钟头,不论做什么努力,都很难让他安静下来。 大多数会合并有不安、脸胀红、膝盖缩起来以及握拳踢腿的情形,常会有腹胀现象,等到过快的肠蠕动消失或排气后才会缓解,通常发作几小时后宝宝会安静下来。 宝宝肠绞痛的症状:1.哭闹不安,睡觉不踏实:睡觉的时候会使劲,手和腿蜷缩起来,发出使劲的声音,有时候脸还会憋红; 2.抱睡:以为宝宝睡熟了,但是放下就立刻醒,多数宝宝如果喜欢抱睡都应考虑可能是胀气的原因;宝宝蹬腿等动作,其实是想自己按摩自己的肚子;3.吃奶不老实;宝宝吃奶的时候总是扭来扭去,不愿意安静吃奶。4.不停的要吃:每次含上乳头之后就不哭闹了,所以家人以为可能是饿了,其实是宝宝找到了安抚的方法,但是吃的太多,又会加重胀气;5.哭闹:突然的剧烈的哭闹,膝盖缩起,握拳踼脚。6.放屁、排便:有的宝宝会放屁,这是典型的胀气特征之一。通常胀气的表现在宝宝排气和排便后有所缓解。 什么情况会导致肠绞痛? 肠绞痛发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几大类:肠胃不适(肠胀气、肠痉挛、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及吞咽过多空气等)、情绪问题及神经发育未成熟等。一般认为婴儿四个月大以前,肠道神经发育尚未成熟,所以肠蠕动容易异常的过快或过慢,因而导致肠绞痛。 由于是良性的问题,一般这些婴儿,往往喝奶量是正常的(有严重问题的宝宝奶量会减少一半以上),且体重也多半稳定增加。 宝宝半夜哭闹不安,碰到如此“夜啼郎”,是需要多些耐心来照顾及观察宝宝的。 母乳喂养宝宝不易有肠绞痛 在婴儿饮食上,建议尽量母乳。据研究统计,喝母乳的宝宝较不易有肠绞痛,因为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能会促使肠道不适应而加重肠绞痛症状,当然哺喂母乳的母亲也应注意不要摄取刺激性或易过敏性食物,如含咖啡因的饮料、牛奶及坚果类食物。若因某些因素已经无法哺喂母乳的宝宝,可能需要使用特殊婴儿配方奶粉,此时可找专科医师帮忙诊断,是否为牛奶蛋白过敏或是乳糖不耐症,来决定换何种适当的配方奶粉。但牛奶蛋白过敏宝宝诊断的确立不易,症状类似有喂奶后出现哭闹不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10%才会出现严重解血丝便或吐血情形。 所以,有肠绞痛的宝宝,有时直接换减敏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看是否会改善。或者建议改用低乳糖或者无乳糖奶粉,来减少乳糖不耐的机会。不过,乳糖不耐的宝宝,大便会呈现大量的酸水可供分辨。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不建议使用药物来治疗肠绞痛。有时一些“乳酸菌”或整肠药物会有帮忙,应找专业的小儿胃肠科医师检查处方,因为有时仍需要做些检查排除严重的问题。儿科医师有时也会给予一些帮助排气的药物给宝宝服用,也可稍缓解而让宝宝得以一夜安眠。 6个月后烦恼解除 肠绞痛依程度轻重不同,有的几个礼拜后就自然解除,但有的必须奋斗到六个月大,对父母而言真是个刻骨铭心的经验。提醒家长,安抚宝宝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造成婴儿摇晃症而脑部出血受损。 半夜哭闹一定是肠绞痛吗? 是不是婴幼儿在半夜哭泣时就一定是肠绞痛呢?要确定婴幼儿是否为肠绞痛,必须先观察宝宝是否有其它需求而哭泣,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鼻塞、环境温度太冷或太热,或是做梦,也有的宝宝是睡醒后想要有人抱或找人玩。如果都不是,才考虑是否为肠绞痛所引起的肚子痛了。 若仍无法排除有问题的状况,一定要请教儿科医生,来鉴别是否罹患了肠套叠、疝气等肠阻塞的问题,以免延误病情。尤其是“肠套叠”一般为小肠末端跑进去大肠里为最常见,是指肠子的前段套入后段的肠腔内,而产生肠黏膜肿胀及肠道阻塞。 由于婴幼儿跟小动物一样不会说话;无法表达不适,所以父母有责任在就医前,务必要细心观察腹痛持续的时间、疼痛的程度、喂食的状况、排便的型态及有无伴随其它症状(如发烧),以提供给医师作为诊断的重要参考。 婴儿肠绞痛属于婴儿发育中常见的问题,不必担心。 肠胀气的缓解方法——给宝宝的肠子做“体操” 1、给宝宝按摩腹部。当宝宝因胀气难受哭闹时,妈妈可以用你温暖的手,轻轻地呈顺时针方向为他按摩小肚子。一方面可以缓解腹胀,另一方面宝宝也会因为舒服而转移注意力,或按摩足三里穴位调节胃肠道。 2、宝宝在吃奶的间隙或吃完奶以后,给他拍拍嗝,让宝宝竖直后背地坐在妈妈的腿上,轻轻地拍宝宝的背部,直到宝宝打了嗝。 3、“飞机抱”。当宝宝哭闹不止的时候,还可以尝试着给宝宝换个环境,或者是换个人抱,让宝宝肚子向下类似于趴着的状态,有些宝宝就会很快停止哭闹。 4、安抚宝宝的情绪,左右适当运动宝宝的双腿,增加宝宝肠蠕动的机会。 如果宝宝能“噗噗噗”放几个屁,效果最好。 教你识别宝宝的几种屁 1、臭屁,放屁或呃逆不断,并有酸臭味儿,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应减少奶量,加喂开水减少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将喂养的食物调的稀一些。 2、空屁,断断续续不停地放屁,但无臭味,多是胃肠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蠕动增强造成的。还会听到阵阵肠鸣音,这种情况是宝宝饿了,应及时喂食。 3、多屁,多屁多粪便,常由于孩子多食了淀粉含量高等食物引起,这时应减少淀粉含量高的食物的食量,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类食物。 刚出生的宝宝时常发生胀气,肚子难受,妈妈们有空就可以帮宝宝做做排气操,不仅能帮助宝宝排出肚子里的废气,通过抚触按摩还可以使宝宝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感,促进宝宝机体发育哦~ 如果你在母乳喂养及育儿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疑问,欢迎留言。 如果可以,希望也能够帮你解疑答惑。 如果你是在育儿路上很有心得的宝妈,也欢迎来投稿交流。 欢迎朋友们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学习到正确的育儿及喂养知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2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推拿常见问题答疑amp小儿常见疾
- 下一篇文章: 科学育儿孩子溺水了,我们应该怎么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