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医讲堂宝宝感冒发烧积食儿童
医院医院门诊3楼,每天上午都能见到络绎不绝的家长们。小编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些家长都是带着孩子来做中医推拿的。 罗女士向小编表示,她已经不是第一次带孩子过来了。“儿子小的时候感冒,医院做过一次推拿,效果很好。最近他又吃住了,天天说肚子涨得难受,我就又带他来了。” 感冒、积食……这种大众意识里需要吃好几天药、甚至打针才能治好的病,竟然靠推拿就能治好?小编觉得很新鲜,在征得罗女士的同意后,观看了医生的推拿过程。 只见中医师韩唐俊左手持孩子手掌,右手轻捻了一些爽身粉,从孩子大拇指指尖向指根揉去,边揉边解释道:“小儿皮肤娇嫩,爽身粉既可以保护皮肤、又便于清洗,必不可少。我要先按脾经、然后补大肠、至二马、推天河水、清板门、分腹阴阳、推七节骨,最后以捏脊收尾。” 一套动作下来,颇有武侠小说中“点穴”之感。大约15分钟过后,孩子的精神好了许多。据韩唐俊介绍,类如感冒、发热、积食等常见病,一般每天1次,3至5天即可痊愈。对于病情复杂的患儿,会辅以中药贴敷或口服药等治疗方式。 和成人相比,小儿具有“脏腑娇嫩,穴位敏感“的特点。中医推拿的原理,即通过推拿手法调动小儿经络穴位的敏感度,发挥达里透外、防病治病的作用。与传统的打针吃药相比,推拿是“手指为针、手掌为药”,无创伤、痛苦小,更易于家长与患儿接受。除了发热、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小儿中医推拿的适应范围还包括遗尿、脑瘫、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看了这么多,有没有家长朋友想学一招?治疗小儿“寒湿泻”的秘籍,这就来啦! 炎炎夏日来临,家长们恨不得24小时让宝宝待在空调屋内,加之宝宝不能自控,过多地食用冰糕、西瓜等寒凉食物,清凉舒适的同时,恼人的小儿寒湿泻也随之找上门来。寒湿泻的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肠鸣、泄泻,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色黄或绿不臭,1日次数不等,或时有漏出,多泡沫,腹软喜按喜温,四肢欠温。这种疾病,待家长们学会了对应的七步推拿手法后,足不出户即可将其“拿下”。 补脾经脾经穴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跟呈一直线。术者一手持小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螺纹面;或将小儿拇指屈曲,以拇指端循小儿拇指桡侧缘由指尖向指跟方向直推-次。 补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术者一手持小儿食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由小儿食指尖推向虎口-次。 揉外劳外劳穴位于掌背中,与内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相对处。术者一手持小儿四指令掌背向上,另一手中指端揉穴处,揉-次。 推三关三关穴位于前臂桡侧缘,自阳池(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至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呈一直线。术者一手持小儿手部,另一手以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次。 摩腹揉脐腹即腹部,脐即肚脐中。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摩腹5分钟,揉肚脐-次。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术者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20-次。 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七节骨位于自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龟尾穴位于人体臀部的尾椎骨处。术者用掌跟由下向上推七节骨次,后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稍用力按揉龟尾穴20-次。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安静无吵闹,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房间进行。小儿过饥或过饱不可操作。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多饮水。5.若小儿腹泻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医院就诊。 中医科金玉晶、宣传科武豪/文图 信息科文珊/编辑 往期回顾 2岁男童误服30多片止泻药,命悬一线…… 孩子,好吃的东西那么多,别再吃电池啦! 2岁男童反复感染、腹泻,个体化免疫功能检查帮其查明病因 五岁男童“醉酒”住进监护室,只因邻居逗他喝酒 3岁男童误吞7医院争分夺秒成功取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了它再喝水,3岁宝宝停止了呼吸家长千
- 下一篇文章: 警惕16岁少年被切掉肺叶,只因这个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