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发展广西陕西等地都先后确诊了儿童病例婴幼儿本来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没有感染过这个疾病的人群都是易感的家长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央视新闻报道,根据各地卫健委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

1月20日至1月27日,共有8名儿童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更让人揪心的是,继北京9个月婴儿感染以后,目前最小年龄感染者来自安徽,是一个仅为8个月大的婴儿。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此前没有婴幼儿和儿童感染的案例,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接触病毒暴露的机会不多,孩子都待在幼儿园和学校内,直接接触感染者的机会比较低。

随着学校幼儿园放假,春运期间人员流动甚至是走亲戚,孩子们暴露的风险也就相对更大。

病毒不挑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出现的病原体,几乎所有人都是容易感染的。病毒随机碰上了谁,谁就有可能感染。

对于儿童以及婴幼儿的防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感染,发病可能更快、更严重,更需要重视预防。

孩子戴好口罩

就可以避免被传染了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口罩并不是「保命符]。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也就是说,孩子就算戴了口罩,没有做好手部卫生,在到处触摸后又摸自己的口鼻眼,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为了孩子的健康,比起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染,大人更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做好居家外出的防护工作,避免接触引发的病毒传染。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家居防护?

?家居防护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用手肘遮挡自己的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

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孩子呼气、喘气,不要嚼食喂孩子,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严格规范洗手

饭前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都要督促孩子认真洗手。不要让孩子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

?加强房间通风

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1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

?家庭清洁消毒

可以用75%的乙醇(医用酒精),或按照说明书稀释后的含氯的消毒水(一般是指次氯酸钠「84」这类无机消毒液)来擦拭地面、家具等。

孩子的玩具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30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以用酒精喷洒或擦拭。

外出买回来的东西可以水洗的就水洗,或者用消毒液、酒精,进行二次消毒再使用。

给孩子玩的大人的手机,也需要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

孩子发烧、医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初期症状类似:发热、感觉四肢无力、干咳,也有症状不明显病例,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

当下疫情高发,却也是流感和感冒高发的季节,孩子如果出现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不要过度紧张,医院反而会增加孩子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果孩子是有发烧、咳嗽的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建议根据情况暂时在家观察,对症缓解:

发烧:

当孩子发烧时,3个月以下的宝宝,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3个月后的孩子,因为发烧而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6个月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吃布洛芬(美林)。

咳嗽:

不要擅自给孩子吃止咳药;1岁以下要保证液体量(奶量和/或水)的充足;

1岁以后的孩子还可以睡前吃一小勺蜂蜜来缓解咳嗽。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4种情况,医院就诊。

?呼吸不正常(主要是呼吸次数)

呼吸急促,一分钟呼吸次数超过正常年龄段呼吸次数上限。

2月龄,呼吸≥60次/分钟;2~12月龄,呼吸≥50次/分钟;

1~5岁,呼吸≥40次/分钟;

怎么数呢?

等孩子安静,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数呼吸次数。因为孩子的正常呼吸频率会在孩子活动状态下或发热时受到影响。通过看胸廓的起伏来数,一起一伏算一次。听诊可能会刺激孩子哭闹,导致呼吸频率假性增快。

最好记完整的60秒来进行评估,准确率更高些。

?面色、口唇发青,出现了三凹征。

三凹征的具体表现可以点击视频查看。

?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对周围事物兴趣减低,反应能力减退。

?尿量减少、脱水

孩子出现了尿量减少(婴儿和年幼儿童4~6小时没有尿湿尿布,年龄较大的儿童6~8小时无排尿需求)、脱水的情况。

孩子与疑似病人接触了怎么办?

从卫健委公开发布的信息发现,被感染的儿童大多有湖北接触史,或者父母也是被感染者。

图片来源:新京报微博

如果孩子接触过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者,或者去过疫情区,都要格外重视。

病毒的潜伏期最短1天即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

最好带着孩子主动在家隔离观察14天,14天后无症状就可以解除隔离,期间也尽量不要外出。

儿童病情变化快,一旦有上面说到的紧急症状,需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链接:儿童如何做好防护?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作者: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刘静副主任医师廖亦男副主任护师覃芳华消化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莉出品:医院宣传健教部

避免接触人群

目前所知,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特别是小于1米之内的距离,病毒随感染者说话、咳嗽、打喷嚏传播,特别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感染者,在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中危险性更大。儿童对病毒的抵抗力弱,疫情高发期,避免外出,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人群才是预防的关键。建议儿童非必要不外出,保持家中环境通风,建议家中早中晚定时开窗通风。开窗选择对流窗,利于空气流通,时间为30分钟。春节期间,避免儿童外出的同时,家中应谢绝访客,尤其是有过疫区暴露史的,避免人群聚集引起病毒传播。当咳嗽、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没有纸巾、手绢时,用胳膊肘掩盖口鼻,之后还要洗手,这样孩子被感染的机会就减少。建议有发热、咳嗽者避免接触宝宝,如果实在必须接触的话,应该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如果一定需要外出,一定要给宝宝戴口罩。

如何为孩子挑选口罩?

因N95口罩密闭性较强,儿童缺乏行为能力,佩戴N95口罩有窒息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不适宜给儿童使用,棉布、纱布口罩阻隔性欠佳,不推荐给儿童使用。选择市面上在售的防飞沫口罩即可。戴口罩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染,但必须大小合适,佩戴正确,否则为无效保护。①大小要适宜,一定要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和脸型选择适合的口罩。②配戴方法要正确,佩戴时有鼻夹的在上方,口罩必须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佩戴好后用双手食指压紧鼻梁两侧鼻夹,确保贴合皮肤,不漏气。③随时观察儿童状态,儿童佩戴口罩会影响呼吸,所以要一定要注意观察随时调整。④注意更换口罩。口罩内外不能交替使用,戴过的口罩,外层会积聚很多灰尘、细菌,而里层阻拦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口罩两面不宜交替使用。取口罩时应注意折叠保护好内面,再丢弃,摘口罩后应立即洗手。

如何给宝宝物品消毒?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nCoV)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摄氏度30分钟,乙醚、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根据以上特点,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如奶瓶、奶嘴、碗筷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容器中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对于不耐热的玩具类物品,可以通过用75%乙醇(医用酒精)擦拭玩具表面或喷洒在玩具表面进行消毒。孩子的衣物,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事,喷晒消毒时,务必要避开孩子的眼睛和嘴,消毒后建议静置一段时间再与孩子接触。由于医用酒精易燃,在喷晒过程中还需避开火源。

如何给宝宝洗手?

不管什么时候,流动清水+香皂或洗手液洗手方式都是首选。3岁以上儿童可以自己洗手的,具体步骤参见7步洗手法:第一步:首先要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然后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最后要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洗手结束后,家长一定要检查孩子是否彻底冲洗干净,再用洁净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婴幼儿需要家长协助按照以上步骤洗手。没有流动水可以用免洗洗手液吗?

在没有流动水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选用免洗洗手液进行手卫生。如果宝宝双手没有明显的污垢或者油污,可以选择含60%-9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能够有效的起到有效的消毒作用,当然选择酒精浓度在70-80%时效果更佳。

学龄期儿童可以喷大约一角钱硬币大小的洗手液,双手搓洗各个部位(参考七步洗手法),到完全干燥,通常需要15-20秒。需要等免洗洗手液干燥,不能用纸擦去手上的洗手液,否则会影响效果。等手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手拿东西吃。

对于婴幼儿,需要成人把洗手液喷到自己手上,然后由成人帮助幼儿擦拭双手,直到完全干燥。

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活禽野味,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肉蛋鱼类食物),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其次,注意餐具卫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建议家中每人单独备碗筷,使用公筷分餐制,避免通过唾液交叉感染。餐具消毒时需注意,每人餐具需分开单独消毒,建议使用开水(或至少56℃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宝宝的饮食上,建议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重口味食物,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对于食欲好的宝宝,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蛋、豆制品等等。对于食欲不佳的宝宝,建议少量多餐饮食,可以选择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瘦肉粥、青菜粥、鸡蛋羹、烂面条等等。同时注意液体的补充,多饮水,多出汗,多排尿,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否有药物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因为是新发病毒,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中成药如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如何判断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所致?

冬春季节本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孩子生病可能还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主。但是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警惕:1)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2)或发病前2周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以上流行病学史,若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建议到就近医院进行常规血常规以及流感病毒筛查,必要时完善胸片检查,听从医生建议,遵医嘱治疗。

孩子出医院?

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乏力、胃肠道不适、食欲降低,说明孩子生病了,医院检查。一般来说,呼吸道病毒或肠道感染较为多见,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如果排除上述原因,近两周去过武汉旅游或者在武汉居留,或者和来自武汉的发热、咳嗽症状病人有过接触,或者呈现群聚性发病的特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原则上,孩子只是常规体检或复查的疾病,能推后尽量推后,医院。医院时,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医院医院儿科门诊,请尽量提前预约门诊号,按时到达,医院停留时间。没有预约,只有急诊,也建议常备带上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口罩、免洗洗手液或者带酒精的一次性湿纸巾,水杯,隔汗巾、就诊卡、医保卡等。若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就近至官方公布的发热门诊就诊。不管在任何科室就诊,应配合医生治疗,听从安排,尽量不触摸公共设施,戴好口罩,避免用手揉眼睛,避免手入口,医院出来后尽量流动清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链接:如何做好儿童的疫情防控?儿科专家9问答详解

作者

叶乐平,医学博士,医院儿科呼吸专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健康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4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