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培训的教育类App拟叫停,
2月17日,北京市教委起草了一份关于“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和管理的征求意见稿,闹的沸沸扬扬。 主要其中一条显示,面向学龄前儿童培训的教育移动应用一律停止运行。 而且,“无论是学科还是非学科,都禁止向学龄前儿童提供在线培训服务。” 消息推送出来后,很多人在后台纷纷留言,宝宝巴士会停掉吗?斑马会停掉吗? 我们一起来谈谈: 一、政策加码,学龄前线上“培训业务”即将“清零”。 清零一词在整顿校外学科培训时经常见到。 曾经我们以为双减主要瞄准的是K9,后来我们知道是K12,现在连学龄前也加入了进来,其实准确的说法是K15,从3岁到18岁,整个青少幼年的培训,全部包括在内。 而,这次北京教委叫停学龄前儿童的教育APP,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的双减文件里,就有一句话:“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 这句话,其实已经明确了对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持禁止态度。 这次意见稿只是为了配合双减的深入、落地。 二、影响面多大? 其实,这条规定影响的远远不止大家熟悉的两家。 有数据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市场规模高达亿元。据某机构发布的“幼儿学前教育软件排行榜前十名”,都会受到冲击。 依次包括:洪恩识字、叫叫识字儿童认字、熊猫博士识字、叽里呱啦、小伴龙、宝宝巴士、儿歌多多、儿歌点点、麦田拼音和凯叔讲故事。 这些都是启蒙领域的老玩家,和K12领域培训机构跨界过去的不同,比如学而思、高途、作业帮、猿辅导等,去年收到风声后,纷纷果断下架学前课程。 但这些玩家,客户群体全是学龄前,一时间也让这些公司蒙上阴云。 洪恩教育的股价更是一度跌到临近历史最低点。 据《财经十一人》报道,有内部人士表示,即便注册地不在北京,公司也需早日做好合规准备,叫停学龄前儿童培训App将是大势所趋。 三、转型方向在哪里? 以宝宝巴士为例,宝宝巴士(BabyBus)专注打造儿童启蒙数字产品的原创品牌,累计服务全球5亿家庭用户,并且正在筹备募集资金18.48亿元。 这下卡在了当口。 然而,问题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什么是线上培训? 尤其当前这些早教类App的学习课程早已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或某方面的知识,而是融合了多种形式、主题多样的课程。 他们包括了直播课、录播课,也有动画视频、AI互动游戏、教具搭配教材等。 如果直播课算是培训,那么ai互动课算不算呢? 如果录播课算是培训,那么动画视频算不算呢? 难题留给教委吧。 有人说教委向其所在公司传达的定义是“以提高成绩为目标组织的活动”就是培训。 个人觉得吧,这就像如何定义“学科和非学科”一样,需要聘任专家小组进行鉴定。 当然,如果确认培训业务无法开展,宝宝巴士们其实还是有可以转型的方向的。比如数字出版、实体教具。 洪恩教育的产品定位就是“数字出版”。 5、网友们怎么看? 有网友说:如果宝宝巴士下架了,他们家又要鸡飞狗跳了。 作为家长,我也是宝宝巴士的用户,女儿2岁,很喜欢看,而且我看了他们的制作的动画,还算是很精良的,能够结合一些生活场景给孩子一定的教育,还有一些类似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孩子爱看。 这种APP如果下架了,真的不知道要给学龄前儿童学什么了? 不过目前这个还属于意见期,昨天登录了下斑马,标价的直播课程还可以正常报名。 有网友说,如果所有课程都下架,只要那些吃喝玩乐的内容, 这是要让下一代变成快乐的小傻子吗? 对此,你怎么看?一起评论区讨论下。 作者介绍:八月哥,教培江湖主笔,爱写字,不合群。跑过三个马拉松,不抽烟,女儿奴,现居郑州,感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bq/11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怕打针,辣妈有高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