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消化不好中医推拿几下使得
李女士的小孩名叫君君,今天4岁了,活泼可爱,特别讨人喜欢。上周末君君因高烧不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了几天。 病愈出院后几天,李女士再度带着医院儿科复诊,反映孩子无发烧了,但连日来食欲不振、腹胀、汗多、睡眠不安稳等,接诊的儿科叶永青中医师说:“从中医角度来说,孩子有可能是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叶永青中医师介绍说:“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孟仲法主任医师在年首次提出。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失调(例如泄泻,大便虽成形但次数多,或大便难解)、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肢倦乏力、腹胀、轻度浮肿、轻度贫血、口流清涎、睡时露睛或多汗等症状。 叶永青中医师介绍说:“这些情况在儿童成长阶段较为常见,对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也影响很大。西医治疗上多采用抗生素、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或制霉菌素及其他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则通过健脾和胃,扶正祛邪,促使孩子体质的提高。 中医儿科专家孟仲法主任医师通过数千名患儿治疗经验积累,提出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首推小儿推拿法。减少药品副作用给孩子带来健康危害的同时,家长还可随时随地掌握方法,为孩子治疗。 叶永青中医师介绍说:经过数年的治疗体会,选取脾经、腹、脐、脊柱等小儿推拿特定穴为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治疗脾虚证,的确能调畅气机、扶脾健运,免除小儿服药之苦并能顾护脾胃之气。 叶永青中医师介绍说:小儿推拿操作均以滑石粉为介质。 取穴:脾经、板门、三关、耳尖、腹、足三里、脊 1补脾经握住患儿左手,将患儿左手拇指屈曲,循拇指挠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约3分钟,如图所示: 推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增食欲、化痰涎,补后天之本之功效。 2补大肠握住患儿左手,沿患儿左手食指挠侧边缘,由指尖直推向虎口,约2分钟,如图所示: 补大肠经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3揉板门握住患儿左手,用拇指端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约3分钟,如图所示: 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 4推三关握住患儿左手,用右手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沿患儿前臂挠侧自腕推向肘,约3分钟,如图所示: 三关穴性温热,推之能温阳散寒、补气行气,可用于一切虚寒病证。 5摩腹用掌或四指在小儿脐周摩腹,顺时针约2分钟,逆时针约2分钟,如图所示: 摩腹可使胃肠及腹部的肌肉强健,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使胃肠的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从而改善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6提耳尖用双手食中两指第二掌指关节夹住患儿双耳,向上提约10次,如图所示: 提耳尖有消食,治痰气,除虚退热等功效。 7按揉足三里按揉足三里握住患儿小腿,用拇指螺纹面在患儿小腿胫骨旁开1寸,外膝眼下3寸处按揉,约1分钟,如图所示: 按揉足三里有益脾胃、调气血、助运化、补虚弱、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8捏脊患儿取俯卧位,背部裸露,用拇指螺纹面顶住患儿脊背皮肤,食、中二指前按,或医生半握拳,两食指屈曲,以食指挠侧缘顶住患儿脊背皮肤,两拇指前按,前后指合力拿起皮肤,前指向后退,后指向前推,作翻转动作,两手交替向前移动,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由下向上随捏、随按、随拿、随推、随捻、随提、随放,一直捏到大椎穴处为一遍,如此捏六遍。从第三遍始用“捏三提一”法,捏三下,向上提一下,如图所示: 捏脊疗法可以使全身气血条达,脏腑调和,经络疏通,疾病得愈。叶永青中医师提醒家长们,动作要领一是手法操作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二是捏脊时要沿直线捏,不要歪斜,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治疗以每日推拿一次,连续7天为适宜。 此外,捏脊时有下面三个注意事项: (1)两手接替时要连贯,在没有衔接前不可松手; (2)要用指腹捻动,不可用指端; (3)捏拿的皮肤不宜太少,太少不易捻动,且易引起患儿疼痛。 叶永青中医师提醒说:“孩子一旦出现症状应引起重视,积极干预,及时调治。否则孩子长期食欲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 医生介绍叶永青,中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徐振华,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多年,擅长应用中药及中医传统疗法(如小儿推拿等)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发热、咳喘、消化不良、湿疹、体虚易感等疾病。 出诊时间:请咨询客户服务部 出诊地点:6号楼一楼儿科门诊8号诊室 文稿改编:黄嫦娥 编审:黄嫦娥任凤英 版面策划:冯晓琳 稿件整理:鲍晓颖 美术编辑:黄平阳 订阅方法1、医院名称,一键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1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冰球猎手队国外比赛林志颖为其握拳助威
- 下一篇文章: 助力新生宝宝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