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要懂点心理学一
成绩优秀的女儿却莫名其妙地患上了饮食失调症;礼貌懂事的儿子不可思议地出现暴力倾向;乖巧听话的女孩儿居然早恋甚至早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变“坏”?世界大乱了吗?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正确教育孩子的前提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最 教育孩子最难之处便在于对孩子心理上的忽视和无知。若家长不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常识,而总是抱着成年人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则必然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矛盾、冲突,让孩子委屈、受伤。当起码的沟通都存在障碍时,也就无从谈起正确教育了。 某天,我在社区的儿童游乐场闲坐,看着几个孩子在热火朝天地玩滑梯。这时,一位年轻母亲领着她蹒跚学步的宝宝来到滑梯前。宝宝看着其他小朋友滑滑梯,脸上显现出一种好奇又胆怯的神情。妈妈鼓励他说:“宝宝,你也去和他们玩儿,滑滑梯可好玩儿了。”说着,便拉宝宝过去。但是,宝宝有点抗拒地向后退。妈妈说:“那咱们先看一会儿,宝宝看会了我们就去玩儿。”就这样,宝宝一手牵着妈妈,一手塞进嘴里,一边专注地吃着手指,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儿滑梯。 大约站了十几分钟,那位妈妈突然很不耐烦地把宝宝的手从嘴里拿了出来,说:“这么大了还吃手指,真不乖!”宝宝马上反抗,又把手指塞进嘴里,妈妈又训斥着拿了出来。就这样反复几次后,宝宝十分不高兴,大哭起来。妈妈赶紧用其他玩具哄,但是宝宝依然大哭。妈妈看上去有些恼火,一把抱起孩子往回走,一边大声训斥着:“我真不明白,手指有什么好吃的!让你去玩儿,你就站着发呆,这么大了还吃手指,真不听话!”孩子在她的训斥声中哭得更加响亮…… 其实,一直旁观的我也很不明白,这位妈妈怎么突然就不高兴了?看上去不过只有一岁多的宝宝吃手指没什么不对啊,值得如此恼火吗?我想她一定认为吃手指是很不好的行为,既不卫生又不雅观,而且最危险的是,如果养成习惯,孩子五六岁,甚至七八岁还吃手指就会比较麻烦,因此对孩子的“屡禁不止”感到极为光火。 这让我想起曾见到的另一位妈妈。对孩子极为严厉,四五个月大的孩子只要吃一下手指,她就会打一下手,说这是个坏毛病,必须从小纠正。这两位妈妈一定是有类似的想法,但是这种貌似严格的教育却暴露了她们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无知。 对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来说,他可能会握拳、蹬腿、甚至挥动胳膊,但是这些动作是完全不受大脑控制的,只有吃手——把手伸到嘴里并留在那里,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行为。对大人来说,也许这个动作看上去不如蹬腿、握拳那么让人感到振奋、有力,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探索人生的伟大开始。 要知道,把手正确地放入嘴里,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孩子用吃手的方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唤醒手部的感觉,是一件既有意义又能带来满足感的事情。此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当孩子逐渐会用手抓东西后,他会把抓到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以便探索和了解。如果妈妈了解这些规律,就不但不应阻止他吃手,还应该选择一些安全、卫生的东西供孩子闲暇时去“吃”、去探索。 而对一岁多的孩子来说,吃手也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尤其是当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心里有些紧张无措时,会通过吃手的方式来试探融入新环境——这是口的敏感期所构建的探索方式,两岁前儿童有此行为都是正常的。 如果不让四五个月大的孩子吃手,就等于阻止了孩子对自身的探索和学习——手部得不到吮吸等碰触,也会减少脑与手合作的练习。这种人为的阻碍极不理智,犹如用盖子压住新生的幼苗,结果只能有两种,一是得不到生长,二是弯曲生长。 如果不让一岁多的孩子吃手,他可能一时找不到自我安慰的方式,心理上的恐慌就会加剧,更难以适应新环境,甚至对新环境产生抗拒,从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障碍。 家长心理帮交流QQ群现已开通,欢迎家长朋友们加入:更多活动会在QQ群中及时通知! ①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家长心理帮”即可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SEM(竞价)总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1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长快看大庆有很多孩子在这里告别了上课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儿无眼症到底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