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这些家庭急救小常识,宝爸宝妈请收
意外伤害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伤残、死亡的“头号杀手”,那么该如何准确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内对孩子进行准确的家庭自救呢? 宝宝烫伤如何处理? 日常生活中以热水烫伤为常见,多发生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特别是1~4岁小儿。小儿抵抗能力较弱,且创面污染机会多,容易发生感染。发生烫伤,家长应第一时间切断热源,把小朋友带离热源附近,选择通风的地方进行安置,把握好“冲、脱、泡、包、送”5字诀,脱掉衣服,尽量暴露烧伤部位,伤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大量清水冲洗烧伤或者烫伤的部位,使局部降温,降温后用无菌巾或者干净毛巾轻轻包裹患处,医院治疗。 宝宝误食药物怎么办呢? 宝宝们的好奇心重,五颜六色的药丸很容易被当成美丽的糖果被误吞。误食药物该怎么办? 若发现孩子误服了药物,切莫惊慌失措,或指责、打骂孩子。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1首先,要早期发现孩子吃错药的反常行为,如孩子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孩子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家长遇到此事,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 2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掌握情况。如果误服的是一般性药物且剂量较少,如毒副作用很小的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3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如误服避孕药、安眠药等),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 提醒注意: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4现场急救:立即催吐、解毒。催吐的目的在于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可给温开水,然后刺激咽部使其呕吐。催吐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手指,按压舌根,并碰触扁桃体,使机体产生反射,发生呕吐反应。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超过三四个小时,则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 特别提醒:已经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者不能进行催吐,以防发生窒息。 宝宝误吞异物的紧急处理? 气道异物吸入是比较凶险和常见的一种意外事故,孩子在玩耍或哭闹、大笑时进食,将异物如饭菜、奶、果冻、糖果、豆粒、花生米、扣子等,吸入咽喉、气管、鼻腔,容易导致窒息死亡。 如果孩子不慎发生气管异物,家长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因为孩子获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1首先应立即让患儿侧卧,检查患儿口腔及咽喉部,如果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立即进行抢救,将异物排出。 2第二可以尝试采用海姆克立急救法(适合年龄较大孩子以及成人) 第一步:异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时,不论孩子是坐位还是站位,站在他的后面,用两手臂抱住他,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放在他的肚脐和剑突之间,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 第二步:有节奏地使劲向内上方推压6-10次,使横膈抬起,使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管内冲出,以便将异物冲到口腔里,从而解除窒息。 3或者可以尝试拍背法(适合幼儿)。 急救者坐位,小儿背朝上平放在两腿上,头低脚高,其胸紧贴在急救者的膝部,用一手指使小儿口张开,另一手适当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有时可把异物咳出。 提醒注意:小朋友如果误吞异物后没有引起呼吸障碍、呛咳、嘴唇青紫、呼吸停止或者腹痛等情况时,家长可不必急躁和慌张。切忌不能人为刺激患儿咽喉部强行催吐,企图将异物吐出,以免反将异物反流至气管,引起窒息,这样更加危险。及时就医,做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建议多食用蔬菜类食物(最好多食用韭菜及芹菜),以促进肠道的生理性蠕动,加速异物排出。 学走路的孩子磕碰后如何处理? 宝宝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磕碰,譬如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或者是自己撞到家具的边角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妈妈们首先应安抚宝宝,然后检查伤口。如果一直安抚无效且意识状态差,或者肿包在短时间内增长到很大,应用毛巾轻轻压医院。 本文来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辣妈手记丨那一天终会到来,你该怎样给宝宝
- 下一篇文章: 辣妈手记丨王宝强离婚,有多少人关心离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