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最近,帮妈追完了一部犯罪悬疑剧《摩天大楼》。这是很好的女性题材剧,同时把“家暴”这个话题,再一次用鲜血淋漓的方式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就连帮妈之前吐槽过“不会演戏”的Anglebaby,这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还被影后章子怡表扬演技。

可帮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第九集中叶阿姨使用安全套对被柜子砸晕的孩子进行急救的惊险一幕。

剧中的男孩亮亮,被倒下的书柜砸伤腹部,昏迷不醒。

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保洁阿姨叶美丽迅速让王太太从家里拿出一个避孕套。

她把一些急救工具消毒后,剪开避孕套,将其紧紧绑在一个锐器上。

正打算扎进孩子受伤的腹部时,被一脸震惊的旁人拦住后,她说:“如果你不想他死,就相信我!”

锐器扎进后,避孕套迅速膨胀。

医院后,医生说还以为当时有一位专业的救护人员在现场,幸亏抢救及时,不然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后来有网友分析,这是“张力性气胸”的急救措施。

尽管影视剧中的情节,具有不可复制性,家长们如果没有专业的判断不能轻易模仿。

但帮妈还是惊艳于叶阿姨临危不乱的急救意识。

之前,就有一位1岁的男孩就因为吃瓜子时不慎噎住,最后抢救无效身亡。

而另一个孩子,因为护士分秒必争,及时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措施,就幸运地活了下来。

作为普通人来说,都应该掌握相关急救措施,说不定你就可以在未来某天突发情况时,挽救一个生命,避免悲剧发生。

如果你是一位妈妈,孩子处于心智发展初期,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合格的父母,都必须掌握一些常见的意外急救技能,也要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最近很多宝宝都开学去幼儿园了,有宝妈问我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帮妈就想起我女儿露露,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起太早在校车里睡着了。

直到老师点名的时候,才发现她还在校车里,一边哭一边喊的。

把我和她爸爸吓出了一身冷汗。

帮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和家长们最担心安全问题,整理了4个孩子最常出现的安全意外案例和相应的急救或自救措施,希望您多转发给家人,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这篇诚意满满的文章,都是为父母准备的干货。内容较长,建议父母耐心读完后收藏~

毕竟,我们当父母的每多一个急救意识,孩子就少一份危险,关键时刻还能挽回生命!

孩子溺水:女孩淡定漂浮自救

最近,北京一位不会游泳的女孩,在公园不小心掉入水中,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地漂浮在水面等待救援。

有位女士发现后以为是死尸,赶紧联系工作人员将其打捞上岸。

救援的时候发现她呛水咳了一下,才知道是活的。

之前一位四年级的小女孩,也是在帮弟弟捡掉在水里的书包时不小心掉进水里,立马起了老师说:如果落水不要乱动,全身放松,等待救援。

所以她一直也保持着漂浮的状态,直到有人把她救上来,而当时那个水库深达10米,可以说很是凶险了。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孩子的应变能力十分重要,也是每一位父母应教给孩子的必修课。

告诉孩子,当他不小心落入水中时,一定要镇定,不要慌张,大喊大叫,或者挣扎,这样只会造成呛水。

这种自救的方式应该更多普及出去,让所有的孩子都了解并学会。

我老公和P仔在浴缸洗澡的时候,就会跟他一起玩“憋气游戏”,然后去泳池玩也会教他练习各种自救的漂浮姿势。

孩子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后,才不至于在落水的时候乱了阵脚。

除了这种大字型,全身放松躺在水面的方式外,还有一种自救方式叫水母漂式自救法。

一种是抱膝式:头缩起来,双手抱住膝盖,用膝盖紧贴着胸部,就像平日里看到的水母一样,如果想换气,就用双脚慢慢地踢,双手向前,头抬起来换气,换完之后再缩回去。

另外一种是垂直式:脸埋入水中,双手和双脚自然向下伸直,与水面形成垂直样子,想象自己如同水母一般漂浮。想换气时,双手向下压水,同时双脚前后夹水,利用反作用力抬起头来,瞬间吸气之后,再继续漂浮,等待救援。

有位网友曾经分享过,自己在水里实验这种水母漂的感受,他说:

当然,父母教育孩子不要靠近深水才是从源头解决安全问题,切记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任何东西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在露露和p仔四五岁的时候,帮妈就给他们报了游泳暑假班。

这种技能式的本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在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孩子窒息:

家长必学的心肺复苏

宝宝被噎住是非常常见的意外!但是据统计,当孩子噎住时,英国四分之三的父母都不懂急救知识,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只会更高。

帮妈生第一胎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专业老师学习了各种急救技巧。

我把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同时父母们也要勤加练习,千万别过目就忘!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表现确实是由于异物阻塞气管导致的。

当你确定孩子是异物阻塞后,又只有一个人在场。

记住,先用下面的方法急救两分钟,再拨打。

气道阻塞急救法(1岁以内):

1、先把宝宝面部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以膝盖作为支撑,用手托起宝宝的下颌;

2、在肩胛骨中间的区域用手掌根给予5个向前向下的冲击;

3、若异物没有出来,用双手和双前臂紧紧固定孩子的身体,翻个身,手臂放在另一侧膝盖上;

4、让宝宝仰卧在手臂上,头部放低,手托住宝宝的头;

5、将两个手指放在宝宝乳头连线稍下方的胸骨上,快速按压5次,每次胸骨下陷深度约4厘米。

气道阻塞的海姆立克急救法(1岁以上):

1、救助者站或者跪在孩子后面,使孩子紧紧贴近救助者;

2、一手握拳,放在肚脐上、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包住这只手,用拳头快速向上、向内推压腹部;

3、连续推压,直到看到异物排出或急救人员到场,或孩子失去意识。

以上步骤需反复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宝宝出现强有力的咳嗽、哭、呼吸。

如果在急救过程中,发现宝宝意识模糊,或者失去意识了。

需立即停止改为心肺复苏,按照“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顺序反复进行抢救。

(一)胸外按压要点

1、判断孩子有没有意识,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

2、一岁以内孩子:没有呼吸,开始胸外按压:将两个手指放在乳头连线正下方的胸骨上进行按压,深度约4厘米;

一岁以上孩子:被救者为儿童的话,一个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1/2的部位,另一手不放;被救者大于青春期的话,另一手放在第一个手上面,手指交织在一起,两手掌根接触按压,深度约5厘米。

3、连续按压30次,频率为一分钟-次。

若仍旧没有异物咳出,则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工呼吸要点:

1.一手轻压宝宝额头,一手抬高下颌骨头部分;

2.先检查口腔有没有异物,若发现异物,小心地取出;没发现异物也不要盲目地去掏;

3.吸一口气(不需要深呼吸),用口包住宝宝的口鼻或口,给2次呼吸,每次吹气1秒钟。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呼吸,再重新按照“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顺序反复进行抢救。

直到异物排出,或出现强有力的咳嗽、哭、呼吸,或有人接手进行急救,或急救人员到场为止。

源自小豆苗:一岁以下的孩子发生气道阻塞怎么办?

千万别小看这几步,关键时刻能救孩子一命!

孩子被拐:

10个防丢锦囊

抓住被拐后的黄金8小时

作为母亲,深知孩子的走失,背后毁掉的整个家庭!

帮妈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有至少一次突然找不到孩子的惊慌感,彷佛世界崩塌了。

露露还2岁的时候,我抱着她去公园玩,坐在板凳上修改会了稿子,也就一两分钟的功夫,孩子就追着一支蝴蝶跑远了。

把我吓得一阵后怕。

对于妈妈来说,孩子就是我们的命!为此,帮妈搜集了全网最实用的10个孩子防丢失锦囊,希望每一个家长都重视起来。

孩子防丢锦囊

1、在孩子会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父母的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及家庭地址;

2、教育孩子不轻易跟着陌生人走,在有人假扮熟人、礼物诱惑、求助带路的情况下,都要坚决说“不”;

3、教孩子学会识别穿制服的人员,一旦与父母走散,要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平时最好不要用类似“再不听话,警察叔叔来抓你了”的话威胁孩子)

4、若条件允许,可以给孩子佩戴信息发射器,或者携带有定位装置的手机,如电话手表等;

5、家长每次在带孩子出门前,最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出门之前用手机或相机给孩子拍一张正面照片留存;

6、不将孩子的详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或者公开的社交工具;

7、去人多的场合可以利用防走丢绳把孩子“拴”在身边,在外面千万不能留孩子一个人或交给陌生人照看;

8、在孩子衣服里随身携带身份卡,留下家长的详细信息;

9、家长可以为小朋友买一个带有指南针的哨子挂在书包等相宜的位置,遇到危险时可以大声吹哨以引起路人的注意并求助;

10、熟记孩子体貌特征(尤其是胎记、疤痕等特殊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

最近,帮妈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很受用,分享给大家。

这个是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博士教妈妈,遇到人贩子抢孩子时该怎么做?

孩子被抢时

首先,遇到人贩子暴力抢娃,千万不要一只手去打人贩子,因为一只手是抱不住的,很容易被抢走!

危急时刻,孩子要抱紧妈妈的脖子,头贴在妈妈身上,双腿缠住妈妈身体。

妈妈的双手紧紧抱住孩子的身体,通过旋转身体,挣脱人贩子的拉拽,大声呼叫且迅速逃离到人群多的地方。

动作讲解

帮妈也抱着露露试了一下,觉得这个动作简单易学,孩子也容易理解,还是挺适合各位宝妈学习的。

那如果,孩子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抱走,那该怎么办呢?

最重要的,是抓住孩子被抱走后的“黄金8小时”!

孩子走丢后的黄金8小时

1、家长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失踪24小时后才能报案一般是指成人立案,而儿童失踪马上找附近最快的警察局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

2、启动“十人四追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发明的“十人四追法”,是失踪3小时内科学有效的寻人方法。

①母亲原地等待儿童,父亲发动十人以上的亲友;

②这10个人之中,安排4人在两公里范围内,东西南北一个方向至少一人,沿着大路紧急追寻;

③另外4人,也在两公里范围内,去往附近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寻人;

④剩余2人,一个人到派出所调取监控录像,一个人留在家中,等候孩子,希望自己能回家。

⑤多余的人可以沿小路更大范围的搜索。

3、利用公安打拐系统。(“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系统”,又叫“团圆”系统。)

家属报案后,打拐民警登陆团圆系统发布寻人信息,系统会依据时间和半径画圆向事发地特定范围内的民警、巡警及合作的移动平台的目标范围人群推送消息。

“团圆”系统一小时推送方圆公里,2小时公里,3小时内公里,超过3小时推送公里。

如果有人提供线索,“团圆”会立刻通知发现孩子的地方的打拐民警核查,并尽快找回。

4、选择逻辑能力清晰的家属,立刻前往失踪地所辖监控中心。仔细分析丢失前的GPS路径,理清楚逻辑关系。孩子当天是去干什么,应该走大路还是小路?偏离距离有多远?

进入监控中心后,第一件事情调取重叠路径,孩子有GPS的移动路径中的天网信息,从最后信号地用倒叙的形式调取沿途天网。

第一时间调取最后信号地周边最近的半径监控。

5、散布和整理悬赏信息。悬赏信息应该怎么发:

悬赏的地址一定是一个范围,不写经过,写关键词。要有小的利益来扩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xx/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