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给儿童安排上满满的有趣活动,要做到既能发散思维,又能丰富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

宝宝出生之后,新手妈妈们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一般来说,宝宝们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正在努力长身体,这是让宝妈们欣慰的。

但是好多宝宝特别粘人,宝妈的胳膊一天都无法停歇。更有甚者,在这个期间,关节都出现了问题。

“粘人”宝宝总要抱抱,医生建议:适当趴更健康

一位宝妈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她家宝宝才2个月大,但是却是名副其实的高需求宝宝。平时就特别粘人,只要醒着,就必须陪孩子玩耍。

等到宝宝困了想要睡觉的时候,也必须在妈妈的怀抱里睡去。而且感官十分灵敏,每次宝妈想要放下宝宝的时候,他都能敏锐察觉到。

只要宝妈一放下,他就又开始哭了起来,直到宝妈抱着哄好。没办法,宝妈只好辛苦自己,总是抱着宝宝。

医院进行体检的时候,结果显示孩子的发育有些迟缓,略低于平均水平,宝妈很着急。

医生在了解平时的习惯之后,建议宝妈尽量减少抱抱,而是多让孩子练习“趴”,对孩子更有好处。

为啥宝宝满月之后,适合练习“趴”?

雨果说过“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触,没有什么地方比妈妈的怀抱更有安全感的了。可是妈妈长时间抱着孩子,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发育。

在宝宝满月之后,身体各方面都已经发育了一段时间,身体更加强健,四肢也更加有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宝妈无需担心趴着的姿势,会给孩子的身体造成负担,影响孩子的发育。孩子趴着的时候,为了向上看,颈部肌肉还可以得到锻炼。

尤其是孩子在满月之后,体重也是在不断地飙升,一直抱着对宝妈的负担太大了。及时练习“趴”,让妈妈们更加轻松。

宝宝满月之后练习“趴”,有四点好处:

1)能够更好地锻炼身体

相关实验证明,在宝宝趴着的时候,颈部、背部以及胳膊的肌肉都能得到锻炼,促进肢体发育。

在长大的过程中,宝宝要一步步学会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等一系列动作。

并不是说只要孩子的身高变高就能做到,必须是全身的肌肉都有力了,才能顺利完成这些动作。

如果宝宝长时间的躺着或者被抱着,缺乏运动,可能会影响大运动的发展节奏,严重的话会导致发育迟缓,影响宝宝的发育进度。

2)能够更好地进入睡眠

孩子在趴着的状态下,无论完成什么动作,都会耗费更多的体力。

在用力的同时也是在消耗精力,常常让宝宝保持趴着的状态,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适当的锻炼方式,更有助于睡眠。

3)能够更好地认知事物

如果宝妈总是抱着孩子,虽然宝宝的状态很安定,但是能看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天花板上通常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但是宝宝在趴着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看到周遭的一切,勾起宝宝对周围世界的好奇。这样就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主动认知事物。

4)能够更好地排出胀气

宝宝在小的时候,主要是喝奶,容易出现胀气的情况。在平常,都是宝妈给孩子拍奶嗝儿或者给宝宝揉肚子,排出体内的气体。

然而在宝宝趴着的时候,自然的压力再加上宝宝的动作,能够帮助孩子自行排出气体。

宝宝满月后练习趴,需要注意这三点:

①趴的姿势

在宝宝刚开始趴着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不舒服的,所以家长要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在宝宝身下铺上毯子或者是垫子,让宝宝的触感比较柔软。注意不要压到孩子的胳膊,否则等到孩子感到酸麻的时候,会对趴着产生抵触。

②选择恰当时机

宝宝刚喝完奶的时候,是不合适趴着的。腹部的挤压,容易导致胃部发生倒流,甚至发生吐奶的情况。

在家长陪着宝宝娱乐放松的时候,可以采取趴着的姿势。一起趴着看黑白卡,或者是在宝宝面前放置一面镜子,引起宝宝的好奇。

③控制好时间

实践证明,应当先让孩子保持趴着2~3分钟的姿势,每天重复3次左右,帮助孩子适应。之后逐步增加时长和频率,最后达到15分钟左右为宜。

在开始训练的时候,趴着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宝宝的肌肉还不是很发达,很容易支撑不住。

糖果爱唠叨

宝宝的成长总是离不开宝妈的精心呵护,婴儿期宝妈除了照顾好饮食起居,也别忘了让宝宝适当的运动,不仅有助于大运动发展,还能让宝宝更聪明。

糖果互动:你的宝宝多大开始练习趴的?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zl/1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