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周为大家整理的静脉抽血技巧(点击底端“阅读全文”回顾)得到了广泛好评,今天应儿科护理人员的要求,我们整理了儿童静脉采血操作技巧,供大家学习。一、头皮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1月龄-5周岁的患儿,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采血方法。

方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或侧卧位,固定其头部,选择额部、颞部、耳后等处静脉,采血针针尖与头皮呈15°-20°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过程中应妥善固定患儿头部,防止采血针滑出血管。采血前,在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前提下,可鼓励患儿多饮水,使静脉更充盈,采血过程更顺畅。

二、肘正中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3周岁-14周岁的患儿。

方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用压脉带在肘关节上方5cm处扎紧,嘱其握拳(年幼不配合者,可在肘关节下方6cm处增加1根压脉带扎紧,以代替握拳)。采血针与皮肤呈20°-30°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可嘱患儿采血前用力甩2-3次胳膊,以增加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利于采血成功。

三、股静脉采血法

适用于1天-14周岁的患儿,是新生儿首选的采血方法。

方法: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穿刺侧臀下垫小枕头,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固定好患儿,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然后用左手食指准确找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行,并轻轻按住,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根据患儿胖瘦程度,针梗进入2/3或3/4后边退边抽吸,见回血后固定,抽吸所需血量。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

技巧要点:

①无法扪及股动脉搏动的患儿可直接按照解剖位置定位,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可扪及一处凹陷,此处可作为进针点。

②对于体型肥胖的患儿可右手执注射器与皮肤呈90°垂直进针,进针宜深,进针后,右手缓慢向上提注射器,边提边抽吸,左手固定注射器针栓,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③对于消瘦患儿,可在进针点处外侧1cm处的大腿上进针,针尖向腹股沟区呈30°-50°斜刺进针,进针后采血方法同前。

四、资深护理人员经验总结

1、不同的静脉采血的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工作中不要刻意采取某种方法,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决定(如采血量较多时,不建议选择头皮静脉)。

2、无论采用哪一种静脉采血方法,操作前一定要和家长沟通好,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周岁以上患儿应做好心理护理。

3、患儿对扎针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对护士的言谈举止十分敏感。穿刺过程中多使用赞扬、鼓励的语言,能极大地满足患儿的虚荣心,使其心情愉快,这样更容易获得患儿的信任和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减轻恐惧感、消除对抗情绪的效果。

4、采血时一定要妥善固定患儿,避免患儿躁动,否则容易造成采血失败。若穿刺失败,不可在同侧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形成血肿。

5、如患儿正在咀嚼东西,待其咽下或吐出后方可进行穿刺,以防因穿刺时患儿哭叫引起食物阻塞气道致窒息。

6、面对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患儿,准确定位股动脉的小技巧:

五、新科技:血管显像仪

血管显像仪可直接显示出患儿静脉粗细、走形和布局,可帮助儿科护理人员顺利寻找患儿静脉,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虽然由于该设备成本较高,目前国内运用并不广泛,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好帮手。

下期内容是“冷热疗法的心得或经验总结”,如果您有冷热疗法的小技巧或心得,可回复“护理+您的小技巧或心得”发送给我们,您将有机会向全国同行展示您的才华!小编编辑:曲奇

华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参考资料:朱新春《几种儿童静脉采血方式的应用》,曹艳华《儿童静脉采血法护理操作常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成人静脉抽血技巧↓↓↓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白癜风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hukb.com/wqbbtp/316.html